冰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5337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冰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冰箱。
【背景技术】
[0002]现有风冷冰箱对箱内空间采用一体化的冷却控制方案,即冷量送入整个箱体空间,一次性对整个箱体进行冷却,由于箱体空间较大,冷量均匀分配到整个空间后,整个箱内降温速度较慢,特别是对于新往箱内放入食物的情况,由于食物往往放置在箱内的某一区域,因此放置食物的区域需冷量大,但是现有的冰箱不能针对该区域单独制冷,不利于提高冷量的利用率,导致能耗较高,同时也不利于食品保鲜。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箱,旨在解决现有的冰箱的不能对摸个区域单独制冷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本体的控制装置,所述本体内设有数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本体的内腔分割成数个独立的腔体,每一腔体的腔壁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内设有风门,每一腔体内设有一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腔体内的温度控制风门的打开与闭合。
[0005]优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比较各腔体内的实际温度与平均温度的比较模块、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风门的驱动模块。
[0006]优选地,所述比较模块为比较器。
[0007]优选地,当腔体内的实际温度的比较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风门打开,当腔体内的实际温度的比较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风门闭合。
[0008]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壳体组件及与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的门体组件。
[0009]优选地,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背板及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背板与所述门体组件相对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背板包括背壳、与背壳相适配的内胆及设于所述背壳与所述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内胆上。
[0011]优选地,所述温度监测装置设于所述内胆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侧边。
[0012]优选地,所述出风口为一个,设于所述内胆的中间位置,所述进风口为两个,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
[0013]优选地,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0014]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将内腔分割成数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并在每个腔体内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出风口愤懑的打开与闭合,进而实现对每一腔体的单独制冷,有效提高冷量的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利于对冰箱内的物品的保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发明冰箱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本发明冰箱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发明冰箱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20]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参照图1及图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冰箱包括本体200及安装于所述本体200的控制装置400,所述本体200内设有数个隔板201,所述隔板201将所述本体200的内腔分割成数个独立的腔体202,每一腔体202的腔壁上设有进风口 205与出风口 207,且所述出风口 207内设有风门208,每一腔体202内设有一温度监测装置600,所述温度监测装置600与所述控制装置400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00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600监测到的腔体202内的温度控制风门208的打开与闭合。具体的,所述温度监测装置600为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每一腔体202内的实际温度,并将每一腔体202内的实际温度传递给控制装置400,所述控制装置400根据所述实际温度调节风门208的发开与闭合,进而实现每一腔体202的单独制冷。本发明间冰箱内腔分割成数个相互独立的腔体202,并在每个腔体202内设置进风口 205与出风口 207,并通过控制装置400控制所述出风口 207愤懑的打开与闭合,进而实现对每一腔体202的单独制冷,有效提高冷量的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利于对冰箱内的物品的保鲜。
[0021]进一步地,参照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400包括用于比较各腔体202内的实际温度与平均温度的比较模块420、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风门208的驱动模块440。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比较模块420为比较器,当腔体202内的实际温度的比较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驱动模块440驱动所述风门208打开,当腔体202内的实际温度的比较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驱动模块440驱动所述风门208闭合。如,将预设的阈值设定为2°C,那么,当某个腔体202内的温度高于所有腔体202内的温度的平均温度值2°C时,所述驱动模块440驱动该腔体202内的出风口 207的风门208打开,以实现对该腔体202的迅速制冷,而当该腔体202内的温度低于所有腔体202内的温度的平均温度值2V时,所述驱动模块440驱动该腔体202内的出风口 207的风门208关闭,以降低能效的消耗。
[0022]进一步地,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00包括壳体组件220及与所述壳体组件220转动连接的门体组件240,所述壳体组件220包括顶板222、与所述顶板222相对设置的底板224、设于所述顶板222与底板224之间的背板226及设于所述顶板222与所述底板224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228,所述背板226与所述门体组件240相对设置。
[0023]具体地,所述背板226包括背壳262、与背壳262相适配的内胆264及设于所述背壳262与所述内胆264之间的发泡层266,所述进风口 205与所述出风口 207均设于所述内胆264上。所述出风口 207为一个,设于所述内胆264的中间位置,所述进风口 205为两个,设于所述出风口 207的两侧。优选地,所述温度监测装置600设于所述内胆264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 207的侧边。优选地,所述出风口 207设置于每一腔体202的后壁的上部的中间位置,所述两个进风口 205设置于出风口 207的两侧,所述温度监测装置600设置于所述出风口 207的上方,冰箱的冷循环系统通过进风口 205向腔体202内输送冷风,与腔体202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后由出风口 207排出,再次进入冷循环系统。
[0024]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将内腔分割成数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并在每个腔体内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出风口愤懑的打开与闭合,进而实现对每一腔体的单独制冷,有效提高冷量的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利于对冰箱内的物品的保鲜。
[0025]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冰箱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本体的控制装置,所述本体内设有数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本体的内腔分割成数个独立的腔体,每一腔体的腔壁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内设有风门,每一腔体内设有一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腔体内的温度控制风门的打开与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比较各腔体内的实际温度与平均温度的比较模块、及用于打开或闭合所述风门的驱动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模块为比较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当腔体内的实际温度的比较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风门打开,当腔体内的实际温度的比较值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风门闭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壳体组件及与所述壳体组件转动连接的门体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的底板、设于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的背板及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之间的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所述背板与所述门体组件相对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背壳、与背壳相适配的内胆及设于所述背壳与所述内胆之间的发泡层,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均设于所述内胆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设于所述内胆上,且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侧边。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为一个,设于所述内胆的中间位置,所述进风口为两个,设于所述出风口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冰箱,所述冰箱包括本体及安装于所述本体的控制装置,所述本体内设有数个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本体的内腔分割成数个独立的腔体,每一腔体的腔壁上设有进风口与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内设有风门,每一腔体内设有一温度监测装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温度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腔体内的温度控制风门的打开与闭合。本发明的冰箱,通过将内腔分割成数个相互独立的腔体,并在每个腔体内设置进风口与出风口,并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出风口愤懑的打开与闭合,进而实现对每一腔体的单独制冷,有效提高冷量的利用,降低了能量的消耗,利于对冰箱内的物品的保鲜。
【IPC分类】F25D29-00
【公开号】CN104567269
【申请号】CN201410843917
【发明人】朱宇龙, 张静静, 任伟
【申请人】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4月29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