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1989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调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工艺中,通常采用烃类以及氮气作为混合工质的组成组分,且制冷循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程参数及混合工质组分的优化上。通过对混合工质组分合理配比,使得在不同的温区范围多股流换热器内混合工质温度曲线与液化天然气温度曲线相匹配,减小传热温差,从而减少能耗,提高液化效率。而现有技术很难达到上述效果Ο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运行安全可靠减少能耗,提高液化效率的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
[0004]本实用新型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包括主压缩机,所述主压缩机上依次首尾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油分离器、第二换热器、多股流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还并联有一预冷机组。
[0005]优选地,多股流换热器内设置有三个流体通道,分别为高压制冷工质通道、低压制冷工质通道及液化气体通道,所述高压制冷工质通道通过节流阀与低压制冷工质通道相连。
[0006]优选地,主压缩机型号为ZB11MC。
[0007]优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为板式换热器。
[0008]优选地,预冷机组型号为ZB21KQE。
[0009]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运行安全可靠减少能耗,且能提高液化效率。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标记:1_主压缩机,2-第一换热器,3-油分离器,4-第二换热器,5-多股流换热器,6-节流阀,7-气液分离器,8-预冷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实用新型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包括主压缩机1,所述主压缩机1上依次首尾连接有第一换热器2、油分离器3、第二换热器4、多股流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7;所述第二换热器4上还并联有一预冷机组8。多股流换热器5内设置有三个流体通道,分别为高压制冷工质通道、低压制冷工质通道及液化气体通道,所述高压制冷工质通道通过节流阀6与低压制冷工质通道相连。主压缩机1型号为ZB11MC。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4均为板式换热器。预冷机组8型号为ZB21KQE。
[001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运行安全可靠减少能耗,且能提高液化效率,选用不同的主压缩机1、预冷机组8及多股流换热器5所产生的制冷量不同。
【主权项】
1.一种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包括主压缩机(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缩机(1)上依次首尾连接有第一换热器(2)、油分离器(3)、第二换热器(4)、多股流换热器(5)、气液分离器(7);所述第二换热器(4)上还并联有一预冷机组(8)。2.如权利要求1所述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股流换热器(5)内设置有三个流体通道,分别为高压制冷工质通道、低压制冷工质通道及液化气体通道,所述高压制冷工质通道通过节流阀(6)与低压制冷工质通道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压缩机型号为ZB11MC。4.如权利要求3所述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和第二换热器(4)均为板式换热器。5.如权利要求4所述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冷机组(8)型号为ZB21KQE。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涉及温度调节装置领域,具体涉及小型混合工质循环气体液化系统,包括主压缩机,所述主压缩机上依次首尾连接有第一换热器、油分离器、第二换热器、多股流换热器、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换热器上还并联有一预冷机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运行安全可靠减少能耗,且能提高液化效率。
【IPC分类】F25J1/02
【公开号】CN205102507
【申请号】CN201520902259
【发明人】刘秋丽
【申请人】陕西高华知本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