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形池内澄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3952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船形池内澄清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之澄清器。
常用的污水处理方式主要有活性污泥法和氧化池法。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在池外另建大型的澄清罐、泥浆转运泵及泵站、刮泥机械设备、转运管道等。这些设施还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并安排人力去管理,是污水处理成本高的原因之一,而且污水处理效率也不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自动排泥、维护方便的船形池内澄清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结构由船体、流入口、活性污泥格、可调节水闸与排放口所构成,船体头部呈流线型,船体尾部设有一流入口,接近船体头部设有一可调节水闸,在船体头部安装有排放口,船体之底部设有锥形活性污泥格,污泥格尖部设有回流孔,污泥格一侧设有污泥排放孔。
本实用新型可代替池外澄清罐,具有节省建厂场地、降低能耗、自动排泥、维护方便等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工作原理图;图号说明1-船体 2-流入口 3-活性污泥格4-可调节水闸 5-排放口 6-水流7-回流孔 8-排放孔 9-水池壁10-池底参阅
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由船体1、流入口2、活性污泥格3、可调节水闸4与排放口5所构成,船体1头部呈流线型,可减少水流阻力,船体1尾部设一流入口2,污水由此进入船内再向船头方向流动,接近船体头部设一可调节水闸4,在船体1头部安装有排放口5,以排放清水,船体1之底部设有锥形活性污泥格3,用于接收下沉的污泥,污泥格3尖部设有回流孔7,部分污泥回流到池中再循环氧化,污泥格3一侧设有污泥排放孔8,通过管道排放,污水在池中船内反复循环,水与污泥分离,达到净化目的。
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放在环形的水池中,污水在水池中不断循环,船头与水流方向相反。池中的污水一部分从船尾的流入口进入船内流向船头,此时由于该船形澄清器独特的设计,船内水的流速显著减缓,污水中的絮状沉淀物不断下沉,沉积于船底的活性污泥格中,清水则经可调节水闸流入船头部经排放口排出,沉积于污泥格中的活性污泥一部分回流入池中与池中污水进一步作用,多余的活性污泥经污泥排放孔排出,经相关管道引流另行处理。
如此,污水在池中不断循环,污泥在船形澄清器内不断被分离和去除,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船形池内澄清器,其特征在于它的结构由船体、流入口、活性污泥格、可调节水闸与排放口所构成,船体头部呈流线型,船体尾部设有一流入口,接近船体头部设有一可调节水闸,在船体头部安装有排放口,船体之底部设有锥形活性污泥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形池内澄清器,其特征在于污泥格尖部设有回流孔,污泥格一侧设有污泥排放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之澄清器。它由船体、流入口、活性污泥格、可调节水闸与排放口所构成,船体头部呈流线型,船体尾部设有一流入口,接近船体头部设有一可调节水闸,在船体头部安装有排放口,船体之底部设有锥形活性污泥格。该产品可代替池外澄清罐,具有节省建厂场地、降低能耗、自动排泥、维护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C02F3/12GK2430441SQ0022810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4月29日
发明者黄远程 申请人:黄远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