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36186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对传统氧化沟的改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解决的。它包括设于氧化沟内之一台或一台以上搅拌器、推流器和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沟旁前置或镶嵌一厌氧池,其进水口接原污水管和回流污泥管,出水口可与氧化沟进水口直接连通或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氧化沟进水口设置在缺氧区,位于推流器前面,出水口设置于顺其水流方向最后一个曝气机所形成的富氧区,其中沿直线水流方向相邻两台曝气机之间的距离为40~60米。本实用新型在厌氧池内还装有水下搅拌器,氧化沟内的缺氧区内装有水下推流器,曝气机采用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或转蝶式表面曝气机。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氧化沟前设置了厌氧池,且进水口设置在缺氧区,出水口设置于富氧区,可较好地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过程,除磷、脱氮效果好,当进水磷为3mg/l左右时,不用化学除磷,出水可保证达到小于0.5mg/l的要求,从而可简化管理及降低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厌氧池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保养方便。
图中1-厌氧池;2-搅拌器;3-氧化沟;4-推流器;5-曝气机;6-导流墙;7-出水堰;8-连接管;9-缺氧区;10-富氧区。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经过格栅、沉砂等预处理的污水,通过污水管与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通过回流污泥管,进入厌氧池1,在其内搅拌器2的作用下,充分均匀混合,污水在厌氧池1内停留期间,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污染物发生水解和厌氧生化反应,使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变成小分子有机物,并削减部分COD(化学耗氧量)和BOD5(生物耗氧量)。厌氧池1出来的水直接进入氧化沟3,在水下推流器4的作用下,流经缺氧区9,之后,进入充氧段,在曝气机5的作用下,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为好氧微生物提供氧源,同时,污水在曝气机5的搅拌和推流作用下,经设置在氧化沟3内的导流墙6,继续在氧化沟3内前进,并经过两台曝气机5之间所形成的多个A-O(厌氧-好氧)过程反复处理,流入设于氧化沟3出水口旁的出水堰7,从出水管进入二沉池,澄清后排放。
本实用新型展示了另一实施例,它是根据污水处理厂场地的位置和需要进行设置的,如图所示,其厌氧池1设置在氧化沟3环状沟旁边,氧化沟3为六环道沟渠,处理水量大,节约场地资源,其厌氧池1出水口与氧化沟3进水口通过连接管8连接,曝气机5采用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机型,其结构与工作方式及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
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它包括设于氧化沟内之一台或一台以上搅拌器、推流器和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沟旁前置或镶嵌一厌氧池,其进水口接原污水管和回流污泥管,出水口与氧化沟进水口连通;所述氧化沟进水口设置在缺氧区,位于推流器前面,出水口设置于顺其水流方向最后一个曝气机所形成的富氧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直线水流方向相邻两台曝气机之间的距离为40~60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厌氧池内装有水下搅拌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氧化沟内的缺氧区内装有水下推流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曝气机为倒伞型表面曝气机或转蝶式表面曝气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其特征在于厌氧池出水口与氧化沟进水口用连接管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高效除磷脱氮改良型氧化沟,它包括设于氧化沟内之一台或一台以上搅拌器、推流器和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在氧化沟旁前置或镶嵌一厌氧池,其进水口接原污水管和回流污泥管,出水口可与氧化沟进水口直接连通或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氧化沟进水口设置在缺氧区,位于推流器前面,出水口设置于顺其水流方向最后一个曝气机所形成的富氧区,其中沿直线水流方向相邻两台曝气机之间的距离为40~60米。本实用新型由于在氧化沟前设置了厌氧池,且进水口设置在缺氧区,出水口设置于富氧区,可较好地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硝化、反硝化过程,除磷、脱氮效果好,其厌氧池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占地面积小,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简单,维护保养方便。
文档编号C02F3/30GK2605252SQ0227787
公开日2004年3月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13日
发明者申纪军, 杨军, 聂原 申请人:聂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