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罐(池)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2940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过滤罐(池)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净化工程中一种过滤罐(池)滤料反洗再净过程的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过滤能有效阻截水中的油类、悬浮物等杂质,已广泛用于水净化处理工程。滤料的截污能力与滤料特征及被过滤的水质、水量有关。当滤料阻截的水量达到一定值时,需采用反向冲洗的方式使阻截在滤料中的污染物去除掉,以达到滤料再净的目的。目前使用的过滤罐(池)在反冲洗去除污染物时,采用全面积溢排方式,由于排污管的面积远小于过滤面积(两者的比值约为1∶150~200),加上没有集污装置,造成反冲洗溢排时间长,水耗大,污染物去除不干净。
专利号ZL00224249.4“装有集污斗的过滤器”是在过滤器内壁上部、装有一个锥形斗,罩在进水管出口上,能有效收集反冲洗产生的污物,使之迅速排净,反冲洗时间和水量能节省50%,通过生产使用证实确有上述效果,但由于集污斗装在过滤器内,受结构尺寸限制,集污斗出水面积不可能太小,因此反洗排污时间与耗水量仍偏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过滤罐(池)的顶部设计成锥形,上口加罩,形成集污腔;反洗出的污染物在水力上托作用下,通过锥面迅速汇集至顶部,经集污腔排净。由于锥顶口尺寸可设计成很小,能使排污时间与耗水量成倍减少,排污更彻底。本装置可用于新过滤罐(池)的结构设计与现有过滤罐(池)的技术改造,从而经济有效地解决了现用过滤器滤料易板结失效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将过滤罐(池)的顶部设计成锥形,上口加罩,形成集污腔,可最大限度缩小溢排面积,从而有效缩短溢排时间,减少耗水量,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顶部锥形的锥底角α一般为45°,也可大于或小于此值。


图1、装有排污装置的过滤罐正视剖面图;图2、装有排污装置的过滤池正视剖面图;图中1-顶部锥形斗;2-滤料层;3-集污腔;4-真空破坏阀;5-进水阀;6-出水阀;7-反冲洗进水(进气)阀;8-反冲洗出水阀;9-液位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在顶部锥形斗1上,罩有集污腔3,反冲洗时关闭进水阀5,当水位降低到高出滤料层2约100~300mm(可由液位镜9显示出)时,关闭出水阀6,打开反冲洗进水(进气)阀7,先通入压缩空气,气洗3~5分钟,打开反冲洗出水阀8,再气水联合冲洗1~3分钟,最后单独用水冲洗,直到污染物经集污腔排净为止。当过滤罐内压力低于罐外时,顶部真空破坏阀4会自动打开,保证溢排水流通畅。
(注顶部锥形斗出水面积与过滤罐(池)的过滤面积之比一般为2%~5%。)
权利要求1.过滤罐(池)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将过滤罐(池)的顶部设计成锥形,上口加罩,形成集污腔,可最大限度缩小反冲洗水溢排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装置,其特征是锥底角α,一般为45°,也可大于或小于此值。
专利摘要过滤罐(池)排污装置,其特征是将过滤罐(池)的顶部设计成锥形,上口加罩,形成集污腔,反洗出的污染物在水力上托作用下,通过锥面迅速汇集到顶部,经集污腔排净,由于锥顶口尺寸可设计成很小,能使排污时间与耗水量成倍减少,排污更彻底。本装置可用于新过滤罐(池)的结构设计与现有过滤罐(池)的技术改造,从而经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过滤器滤料易板结失效的缺陷。
文档编号C02F1/00GK2737776SQ20042006859
公开日2005年11月2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日
发明者王克春, 蔡友梅 申请人:王克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