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中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

文档序号:4850669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产养殖中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手段对对虾池生境进行原位修复,以控制和降低水产养殖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污染的方法——水产养殖中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水产养殖对环境的压力,除了养殖系统内部环境因子对养殖生物生长的影响外,对虾养殖池塘排出的养殖废水对近海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高度集约化养殖方式,利用生物学方法,通过建立专门的养殖废水处理系统以减少排污。在这些处理系统中,主要利用滤食性贝类和大型藻类的不同作用,独立放养在不同的处理单位中,利用滤食性贝类来滤除水体中颗粒物质,大型藻类则用来吸收养殖废水中丰富的营养盐,最后处理过的养殖用水再回到养殖池得到循环利用,从环境修复的角度看,这种模式可以被称为异位修复技术。在对虾养殖生产中,这种修复方式已有一些应用。但是,近些年由于流行性对虾病毒病的干扰,人们普遍采用封闭、半封闭方式进行对虾养殖,原有异位废水处理技术在虾池不易实施,虾池自身污染日趋严重。同时,环境的恶化一定程度加重了虾病的爆发。因此,国内外急需一种在虾池内原位进行水质处理、修复受损池塘生境的技术。
实行不同种类之间的混养是一种较好的降低养殖对环境污染的方式之一,它利用多个养殖种类在水体中的互利作用或占据不同的空间生态位,合理搭配进行养殖,减少了对系统内外环境的负面影响。从水质环境修复的角度讲,这种模式可被称为原位修复。但是,综合利用微生物、大型藻类和滤食性贝类对对虾池生境进行原位修复,以降低虾池自身污染以及其排水对近海的污染的技术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滤食性贝类、大型藻类和微生物对虾池水质环境进行综合修复,以修复虾池生态环境,减少养殖对虾池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研究发现,滤食性贝类主要作为一种生物滤器,通过滤食作用滤除水体中的浮游植物等颗粒性有机物质,从而提高系统的物质利用率。但与此同时,其造成的生物沉降作用也会使悬浮于水体中的颗粒转移到底层,导致有机物和N、P等在底质的沉积;再利用大型藻类对虾池富营养化的良好修复作用,显著降低水体中N、P等营养盐浓度,特别是通过它吸收并固定水体中的N、P等营养物质,可以在收获时,将其从虾池中移出,从而大大降低养殖水体营养物质含量,从根本上解决了养殖废水对近海环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然后利用复合微生物减少有机质在水体的积累,通过硝化和反硝化处理水体中的有害氮盐等。以有效降低水体氨氮和底质总氮,使污染物在原地被降解清除,操作简便,对周围环境干扰少。
因此,通过贝、藻比例的优化配比及微生物的合理使用,综合与整合三种生物的各自优点,弥补各自的不足则可以大大提高其修复效果。贝类能很好的处理水体中的颗粒污染物,微生物能加快污染物的矿化速度以及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处理污染物,大型藻类等植物能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化成分。即通过贝—微生物—藻类原位综合处理系统,可以高效处理养殖废水。
一种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清塘工作完成7-10天后,先将至少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的复合微生物投放到池塘中,待对虾放养一月后,再将青蛤吊养到池塘水体中,半个月后放养菊花心江蓠,每隔7-15天施加复合微生物一次,青蛤的放养密度为60-150kg/亩,菊花心江蓠的放养密度为120-250kg/亩。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其成分必须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其数量比例为1∶2,其中,施加复合微生物后,池塘中芽孢杆菌类的密度不小于1.5×1010个/m3。
本发明特点是采用贝—藻—微生物系统对池塘生境修复,其效果好,可以降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和富营养化无机营养盐,减少水体中有害成分的产生。不仅解决了养殖池塘的自污染问题,也从根本上解决养殖废水对周围的近海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大大改善了对虾等养殖动物的生长环境,减少了病害,提高了成活率和生长速度。另外,通过贝类和经济藻类的收获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
实验证明,本发明可以使虾池水质明显改善,系统内自身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体总氮(TN)、总磷(TP)降低10%-20%,底质有机物积累减少40%,系统排污量比传统的系统减少20%-50%。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一种水产养殖中的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清塘工作完成7-10天后,先将至少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的复合微生物投放到池塘中,待对虾放养一月后,再将青蛤吊养到池塘中,半个月后放养菊花心江蓠,每7-15天施加复合微生物一次,青蛤的放养密度为60-150kg/亩,菊花心江蓠的放养密度为120-250kg/亩。
所述的复合微生物其成分必须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其数量比例为1∶2。施加的芽孢杆菌类密度不小于1.5×1010个/m3,该菌类通常其主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光合细菌,如常用的紫色非硫光合细菌等。
为了便于实施本发明,下面详细给出操作方法或规程1.按正常养殖程序清塘后,按通常的放养量和放养规格放养对虾,其放养量一般在20000-40000尾/亩之间。
2.在对虾放养后1个月后放养青蛤,青蛤规格不小于5.0g,放养量为60-150kg/亩。通常在池塘的两个长边打上木桩或竹桩,然后横贯池塘拉上直径不少于1.5cm的绠绳,每隔3-5m左右系上一个浮球,每个浮球下垂挂1个养殖青蛤的吊笼。
3.在青蛤放养半个月后,放养菊花心江蓠。菊花心江蓠的放养量为120-250kg/亩左右。吊挂青蛤笼和江蓠帘网的粗绠绳相互交替排列。
4.养殖期间定期使用复合微生物。第一次施用在清塘7-10天,即通常在药物的药性消失之后,复合微生物的用量为正常的两倍为宜,以后每隔7~15天定期施用一次。复合微生物成分中必须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其数量比例为1∶2,施加复合微生物后,池塘中芽孢杆菌类的密度不小于1.5×1010个/m3。
5.正常进行对虾的投喂等日常管理。定期对青蛤和江蓠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定期清理其上的污物,发现有浒苔等杂藻和螺、篮子鱼、螺赢蜚等以江蓠为食的动物,应予尽量清除。养殖期间不换水,海水只进不出。
实施例12004年5月-8月,以面积为25×25m2的水体养殖对虾,对虾放养密度为20000尾/亩。其中,采用本发明的4个水体作为处理组,水体中的青蛤和菊花心江蓠的放养密度分别为120kg/亩和125kg/亩。水体复合微生物中芽孢杆菌的浓度为2.0×1010个/m3。芽孢杆菌产品名称为“利生健”,主要成分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芽孢杆菌与光合细菌的数量比为1∶2。以没有任何处理的4个水体作为对照组。
结果表明,除了增加了青蛤和江蓠的产出外,对虾的成活率提高了19.37%,对虾产量有所提高,投入产出比则提高38.52%;虾池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水体中TN、NH4-N、NO3-N、NO2-N和TP浓度比对照显著下降,分别降低25%、31%、31%、55%和17%以上;虾池排出废水中的TN和TP分别降低50%和63%,而底质中有机物的沉积量则减少50%以上。同时,系统对N、P的利用率则分别提高了1倍和2.5倍。
表1-表3中的数据分别列出了实施例1中的养殖生物的收获、池塘水质、底泥中TOC浓度、排出养殖废水中TN、TP浓度及系统的N、P利用率等情况。
表1养殖生物的收获情况

表2实验期间围隔水化学指标均值(平均数±标准差)

表3排出养殖废水中TN、TP含量,底泥TOC含量和系统N、P利用率

实施例22004年5月-8月,以面积为50×50m2的水体养殖对虾,对虾放养密度为30000尾/亩,青蛤和菊花心江蓠的放养密度分别为60kg/亩和240kg/亩,水体复合微生物中芽孢杆菌的浓度为1.5×1010个/m3。其它同实施例1。
结果表明,除了增加了青蛤和江蓠的产出外,对虾的成活率和产量均有所提高,投入产出比提高了54.92%;虾池水质得到明显的改善,水体中TN、NH4-N、NO3-N、NO2-N和TP浓度比对照显著下降,分别降低20%、16%、33%、28%和12%以上;虾池排出废水中的TN和TP分别降低23%和50%,而底质中有机物的沉积量则减少46%以上。同时,养殖系统对N、P的利用率则分别提高了1倍和1.5倍。
表4-表6中的数据分别列出了实施例2中的养殖生物的收获、池塘水质、底泥中TOC浓度、排出养殖废水中TN、TP浓度及系统的N、P利用率等情况。
权利要求
1.一种水产养殖中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是在清塘工作完成7-10天后,先将至少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的复合微生物投放到池塘中,待对虾放养一月后,再将青蛤吊养到池塘中,半个月后放养菊花心江蓠,且每隔7-15天施加复合微生物一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青蛤的吊养密度为60-150kg/亩,其规格不小于5.0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的菊花心江蓠的放养密度为120-250kg/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复合微生物中必须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且其数量比例为1∶2。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复合微生物后,池塘中芽孢杆菌类的密度不小于1.5×1010个/m3。
全文摘要
一种水产养殖中水质环境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清塘工作完成一星期后,先将复合微生物投放到池塘中,待对虾放养一月后,再将青蛤吊养到池塘中,半个月后放养菊花心江蓠,每7-15天施加复合微生物一次。复合微生物成分中必须含有芽孢杆菌类和光合细菌,其数量比例为1∶2。施加的芽孢杆菌密度不小于1.5×10
文档编号C02F3/34GK1769214SQ20051004469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0日
发明者董双林, 田相利, 马甡, 王芳, 董云伟 申请人:中国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