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67505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镇供水集中供水装置,确切的讲是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城乡自来水的供应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水源地的水质却越来越差,因 此,集中供水中采用的各种净化措施便都提了出来,一般对于中等质量的水源,必须经过絮 凝沉淀后通过气浮处理,然后再经过沉淀处理,沉淀后的清水进入过滤系统。沉淀工序中比 较先进的斜管或者斜板的下向流沉淀法,也称作同向流沉淀法。而传统的下向流沉淀法沉 淀效率较高,但是,清水与沉淀的泥沙之间的分离,也就是取清水比较困难。另外,过滤模块 的活性炭由于和石英砂一起反冲洗,所受的反冲压力较大,造成颗粒失效,使得过滤效率降 低。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做了认真地研究,提出了本 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模块化供水设备中的下向流沉淀取水和 反冲清洗存在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即提供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该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包 括具有进水管和絮凝排泥管的絮凝池和与絮凝池连接一体的气浮接触室和沉淀池以及过 滤池,在具有调节堰及上部的气浮分离室、其内的排渣槽和下部的排泥管的沉淀池内的沉 淀斜板或者斜管的下部通过清水收集装置连接集水管,集水管经气浮接触室另一侧的配水 区与具有石英砂滤层和活性炭滤层的过滤池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技术效果是:在先进的模块化净化水处理装置内增加了沉淀取 清水装置和过滤增压反冲装置。使得整套系统运行维护周期增加,运行成本降低。而且反冲洗 时不易破坏活性炭的颗粒结构,提高了活性炭的利用率,并使得较为先进的同向流(也就是下 向流)斜板、斜管式沉淀装置得以高效应用。相同的沉淀面积可以增加沉淀效率15-60%。。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面示意视图,附图2是附图1的A向局部视图,附图 3是附图1中B向局部视图。在附图中的序号描述为1、进水管,2、絮凝池,3、气浮接触室, 4、气浮分离室,5、斜管或者斜板,6、清水收集装置,7、排泥管,8、排渣槽,9、集水管,10、石英 砂滤层,11、反冲排污管,12、出水管,13、调节堰,14、活性炭滤层,15、增压水管,16、反冲水 管,17、絮凝排泥管,18、19、调节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中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使用进行详细说明。参照
3附图,该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包括具有进水管[1]和絮凝排泥管[17]的絮凝池[2] 和与絮凝池连接一体的气浮接触室[3]和沉淀池以及过滤池,在具有调节堰[13]及上部的 气浮分离室[4]其内的排渣槽[8]和下部的排泥管[7]的淀池内的沉淀斜板或者斜管[5] 的下部通过清水收集装置[6]连接集水管[9],集水管[9]经气浮接触室另一侧的配水区与 具有石英砂滤层[10]和活性炭滤层[14]的过滤池连通。为了增加反冲洗的效果和提高活性炭的利用率,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作 如下的增强设计。在过滤池的石英砂滤层[10]和活性炭滤层[14]内部装置有反冲排污管 [11],在出水管[12]上具有一个增压水管[15],活性炭滤层[14]内部装置有一个反冲水管 [16]。为了实现多功能的目的,在气浮接触室[3]的与沉淀池连接的侧壁上具有调节板 [18]和[19]。这样,当采用逆向流沉淀时,将调节板[18]关闭,调节板[19]打开,经絮凝后 的水,自气浮接触室[3]下部原来被调节板[19]封闭的孔进入到沉淀池的下部,形成逆向 流沉淀。当采用同向流沉淀时,将调节板[18]打开,调节板[19]关闭,此时经絮凝后的水, 从原来被调节板[18]封闭的孔进入附图1中气浮接触室[3]内,按照正常的同向流(下向 流)沉淀法自气浮接触室[3]的上部进入沉淀池的上部,形成下向流沉淀。该装置的工作过程简述为当从进水管[1]进入到絮凝池[2]的水经过絮凝和曝 气分离后进入到沉淀池中,漂浮物经过排渣槽排出。具有泥沙等杂质的水由于重力的作用 自然下沉,此时,在斜管的分割作用下,泥沙等杂质沉淀物与水同时沿斜管下降并逐渐分离 成层。(具体计算可参阅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崔玉川等编著的《给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 算》一书。)待水与泥沙下降到斜板或者斜管的底部,实现完全分离,则经过沉淀的水就进 入到清水收集装置[6]内经过集水管[9]进入下一道水处理工序。经过石英砂滤层和活 性炭滤层后即可作为合格的供水输出。泥沙则继续沉淀至沉淀池底部积累,然后经排泥管 排出沉淀池。在净化过程中水头压力由于某种原因下降时,关闭出水管[12]打开增压出水 管[15],增加部分水的压头,使得净化水装置能继续工作。当需要反冲洗时,可以将石英砂 滤层和活性炭滤层分开反冲洗,这样就不会造成由于两层同时反冲洗的压力过大破坏活性 炭层的颗粒度。当需要反冲洗活性炭滤层时打开增压出水管[15]管口,关闭出水管[12] 管口和反冲管[16]管口,反冲水从增压出水管[15]管口进入到设备底部,通过底层的滤 帽,水开始反冲洗活性炭滤层,反冲洗后的污水通过上层石英砂滤层底板下部的带丝网的 集水管网,从增压出水管[15]管口排出设备外部。当需要反冲洗石英砂滤层时,关闭出水 管[12]的管口和增压出水管[15]管口,打开反冲管[16]的管口,反冲水从反冲管[16]的 管口进入上层石英砂滤层的滤板下部的带丝网的集水管网,水通过上层滤板上的滤帽,进 入石英砂层,开始反冲洗石英砂,反冲洗后的污水和从V型槽下方孔出来的横扫水溢流到 排水堰,由上排污口的管口排到设备外部。
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包括具有进水管[1]和絮凝排泥管[17]的絮凝池[2]和与絮凝池连接一体的气浮接触室[3]和沉淀池以及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调节堰[13]及上部的气浮分离室[4]其内的排渣槽[8]和下部的排泥管[7]的淀池内的沉淀斜板或者斜管[5]的下部通过清水收集装置[6]连接集水管[9],集水管[9]经气浮接触室另一侧的配水区与具有石英砂滤层[10]和活性炭滤层[14]的过滤池连通。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过滤池的 石英砂滤层[10]和活性炭滤层[14]内部装置有反冲排污管[11],在出水管[12]上具有一 个增压水管[15],活性炭滤层[14]内部装置有一个反冲水管[16]。
3.按照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气浮接触室[3]的与沉淀池连接的侧壁上具有调节板[18]和[1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模块化净化水装置,包括具有进水管[1]和絮凝排泥管[17]的絮凝池[2]和与絮凝池连接一体的气浮接触室[3]和沉淀池以及过滤池,其特征在于在具有调节堰[13]及上部的气浮分离室[4]其内的排渣槽[8]和下部的排泥管[7]的沉淀池内的沉淀斜板或者斜管[5]的下部通过清水收集装置[6]连接集水管[9],集水管[9]经气浮接触室另一侧的配水区与具有石英砂滤层[10]和活性炭滤层[14]的过滤池连通。其优点是在先进的模块化净化水处理装置内增加了沉淀取清水装置和过滤增压反冲装置。使得整套系统运行维护周期增加,运行成本降低。
文档编号C02F9/02GK201648142SQ201020145990
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8日
发明者栾好峰, 毛允明 申请人:毛允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