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高含氧饮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含氧饮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饮水装置,除了提供冷、热水等不同温度饮用水之外,还有利用RO逆渗透、 活性碳过滤等提供较佳过滤水质,供使用者饮用。但是,如何更进一步地提升饮水装置的功 能性,例如令饮用水进一步提升含氧量,则是本领域人员亟待努力的方向。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提升水中含氧量的高含氧饮水装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包括一壳体、一供水管路、一滤水设备、一 泵、一制氧器、一高氧桶、一水位侦测器、一逆止阀及一阀体。上述供水管路具有一入水端及 一出水端;上述滤水设备设于上述壳体内,包括有至少一滤水瓶,上述滤水瓶与上述供水管 路连通,且上述滤水瓶包括一瓶体及一盖体,上述瓶体围构有一容置空间,上述容置空间供 容置一滤心,上述盖体与上述瓶体活动结合;上述泵设于出水端与滤水设备之间,用以将所 述供水管路内的水加压由入水端传送至出水端;上述制氧器具有三连通口,其中二连通口 连通上述泵与上述滤水设备,另一连通口设有一单向进器阀,用以供外部气体进入上述供 水管路中;上述高氧桶设于上述出水端与泵之间,上述高氧桶包括一桶体、一进水口、一出 水口、一内管及一雾化器,上述进水口及上述出水口分别与上述供水管路连通,上述内管自 上述进水口处朝桶体内垂直延伸,上述雾化器设于该内管自由端,用以令通过上雾化器的 水分雾化;该水位侦测器用以侦测高氧桶内水位高低,当高氧桶内水位低于一警戒水位时, 该水位侦测器会控制帮浦启动将水由入水端输往出水端,而当高氧桶内水位达到一满水位 时,该水位侦测器会关闭帮浦令其停止输水;上述逆止阀设于高氧桶与泵之间,用以控制水 单向由入水端输往出水端;上述阀体设于出水端与高氧桶之间,用以选择性地令高氧桶内 的水自出水端流出。作为优选,上述滤水设备还包括一用以量测并记录通过该供水管路流量的流量 计、一用以计时的时脉单元、一控制单元及一用以显示流量信息及时间信息的显示单元,上 述控制单元与上述流量计及上述时脉单元电性连接,分别接收来自流量计及时脉单元的流 量信息及时间信息,上述显示单元设于上述壳体外表面。上述滤水设备还包括一用以设定各别滤水瓶的流量参数值及时间参数值的操作 单元,上述操作单元与上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上述操作单元令控制单元选择性地于一时 间模式、一流量模式及一并行模式之间切换,其中当选择时间模式时,上述控制单元对应该 时间信息而发出警示信号,其中当选择流量模式时,上述控制单元对应该流量信息而发出 警示信号,其中当选择并行模式时,上述控制单元同时对应该流量信息及该时间信息而发 出警示信号。
4[0007]作为优选,上述雾化器包括一连接管、一控制管及一弹性件,上述连接管与上述内 管自由端相连接,上述连接管含有一大径段、一小径段及一渐扩段,上述大径段靠近上述内 管,上述小径段连通于大径段与渐扩段之间,上述控制管滑动地穿设于上述小径段连通上 述大径段与上述渐扩段,上述控制管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上述顶端设有一直径大于小径 段的挡水片,所挡水片选择性地抵靠于上述渐扩段,上述底端设有一抵顶缘,用以推抵该控 制管朝内管方向移动的上述弹性件抵顶于连接管与抵顶缘之间。作为优选,上述高含氧饮水装置还包括一扰流器,设于上述高氧桶与上述阀体之 间,上述扰流器具有一纵向流道及至少一横向或斜向流道,上述纵向流道一端与上述横向 或斜向流道连通,上述纵向流道具有一靠近上述高氧桶的开口,上述横向或斜向流道具有 至少一靠近上述阀体的开口。作为优选,上述扰流器呈阶状结构而具有一宽段及一窄段,上述纵向流道的开口 设于上述宽段端部,上述横向或斜向流道的开口则设于上述窄段的侧面。作为优选,上述盖体设有至少一凹槽,上述瓶体设有至少一凸块,上述凹槽包括一 容置槽与一卡槽,上述容置槽轴向延伸至上述瓶体开放端,上述卡槽与上述容置槽连通,使 得上述凸块沿上述容置槽进入上述凹槽,并使得上述盖体相对上述瓶体旋转后与上述卡槽 相互卡嵌。作为优选,上述阀体是一电磁阀。作为优选,上述显示单元为IXD显示界面。本实用新型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使得供水管路内的水逐步与空气混合以增加 含氧量,且令使用者饮用高含氧水后,达到深层舒压之效。
314 凸块672抵顶缘[0032]315容置槽68 弹性件[0033]316卡槽70 水位侦测器[0034]32 :IXD显示单元80逆止阀[0035]33 操作单元90 扰流器[0036]40 泵91 纵向流道[0037]50 制氧器92 横向或斜向流道[0038]51 单向进气阀93 宽段[0039]60 高氧桶94 窄段[0040]61 桶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借由较佳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预期达成的功效,并非用 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请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该高含氧饮水装置包括一壳体10、一 供水管路20、一滤水设备30、一泵40、一制氧器50、一高氧桶60、一水位侦测器70、一逆止 阀80、一阀体25 (例如是一电磁阀)及一扰流器90,其中壳体10主要用以容置其他元件。供水管路20具有一入水端21及一出水端22,该入水端21与水源连通,该出水端 22则可设有至少一出水龙头,供使用者取水之用。请一并参考图2。滤水设备30设于壳体10内,其包括有至少一滤水瓶31、一流量 计(图中未示出)、一时脉单元(图中未示出)、一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一显示单元(图 式选择LCD操作界面的LCD显示单元32为结构描述)及一操作单元33。滤水瓶31与供 水管路20连通,借此过滤水质,各滤水瓶31可各司其职而具有不同过滤功效,例如可为RO 逆渗透膜、活性碳过滤等滤水瓶相互串接。请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中,滤水瓶31包括一 瓶体311及一盖体312,瓶体311围构有一容置空间,供容置一滤心,盖体312与该瓶体311 嵌设;更明确地说,盖体312设有至少一凹槽313,瓶体311设有至少一凸块314,其中凹槽 313包括一容置槽315及一卡槽316,容置槽315轴向延伸至瓶体311的开放端,卡槽316 则与容置槽315相连通,令凸块314可沿容置槽315进入凹槽313,并令盖体312相对瓶体 311旋转后可与卡槽316活动相互卡嵌结合,达成固定功效。如此一来,当欲更换滤心时, 仅需将瓶体311与盖体312脱离卡嵌关系而令两者分离即可,且上述凸块与凹槽结构更可 有效避免随时间经过而锁死的问题。流量计用以量测并记录通过供水管路10的流量,时脉 单元用以计时,控制单元与流量计及时脉单元电性连接,并分别接收来自流量计及时脉单 元的流量信息及时间信息,LCD显示单元32设于壳体外表面,用以显示流量信息及时间信 息,以提醒使用者各滤水瓶滤心的使用寿命,利于使用者及时更换滤心以维水质干净卫生, 操作单元33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并用以设定各滤水瓶31的流量参数值及时间参数值,且 操作单元33具有切换功能,令控制单元选择性地于一时间模式、一流量模式及一并行模式 之间切换。其中,当选择时间模式时,该控制单元会对应时间信息而发出警示信号,当选择 流量模式时,该控制单元会对应流量信息而发出警示信号,而当选择并行模式时,该控制单 元会同时对应流量信息及时间信息而发出警示信号。
6[0045]泵40设于出水端22与滤水设备30之间,用以将供水管路20内的水加压由入水 端21传送至出水端22。逆止阀80设于高氧桶60与泵40之间,用以控制水单向由入水端 21输往出水端22而不会逆流。制氧器50图式例以三通管为结构描述,其中该三通管式制氧器具有三连通口,其 中二连通口连通泵40与滤水设备30,另一连通口设有一单向进气阀51,用以供外部气体进 入供水管路20中,以初步增加水中含氧量。上述外部气体包括但不限于氧气。请一并参考图4。高氧桶60设于出水端22与泵40之间,高氧桶60包括一桶体 61、一进水口 62、一出水口 63、一内管64及一雾化器65。进水口 62及出水口 63分别与供 水管路20相连通,内管64自进水口 62处朝桶体60内垂直延伸,雾化器65设于内管64自 由端,用以令通过雾化器65的水分雾化。如图5所示,在一较佳实施例中,雾化器65包括 一连接管66、一控制管67及一弹性件68,连接管66与内管64自由端相连接,其含有一大 径段661、一小径段662及一渐扩段663,大径段661靠近内管64,小径段662则连通于大径 段661与渐扩段663之间,该控制管67可滑动地穿设于小径段662并用以连通大径段661 与渐扩段663,控制管67具有一顶端及一底端,于该顶端设有一直径大于小径段662之挡 水片671,挡水片671选择性地抵靠于渐扩段663,于该底端则设有一抵顶缘672,弹性件68 抵顶于连接管66与抵顶缘672之间,用以推抵该控制管67朝内管64方向移动。借此当内 管64中的水流经雾化器65时,会推动控制管67朝上移动,并受挡水片671挡止而朝横向 喷出,借此增加与空气接触的面积,从而第二次增加水中含氧量并使水分雾化。水位侦测器70,用以侦测高氧桶60内水位高低,当高氧桶60内水位低于一警戒水 位时,水位侦测器70会控制泵40启动而将水由入水端21输往出水端22,当高氧桶60内水 位达到一满水位时,水位侦测器70即会关闭泵40令其停止输水。阀体25设于出水端22与高氧桶60之间,用以选择性地令高氧桶60内的水自出 水端22流出。较佳者,阀体25为一电磁阀,且该电磁阀亦受操作单元33控制而选择性开 启或封闭供水管路20的流道。请一并参考图6。扰流器90设于高氧桶60与阀体25之间,其具有一纵向流道91 及至少一横向或斜向流道92,纵向流道91 一端与横向或斜向流道92相连通,纵向流道91 具有一靠近高氧桶60的开口,横向或斜向流道92则呈横向贯通或斜向贯通状而具有至少 一靠近阀体25的开口。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扰流器90呈阶状结构而具有一 宽段93及一窄段94,宽段93恰可塞置于供水管路20内,纵向流道91的开口设于宽段93 端部,该横向或斜向流道92的开口则设于窄段94的侧面。借此,当水流进纵向流道91时, 因流道口径瞬间缩小,会使得水流速度立即提升,而后当水流经横向或斜向流道92时,由 于转动方向的突然转变,会使水流形成紊流(turbulent flow),因此当水流由横向或斜向 流道92开口流出时,其流速甚快且成散射状,故而再一次地与管内空气混合,进一步地增 加水中含氧量。借此,本实用新型于供水管路中分段、分时增加水中含氧量,有利于使用者饮用 时,可饮用到高含氧量的饮用水,达到深层舒压的功效。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 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一种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含氧饮水装置包括一壳体;一供水管路,具有一入水端及一出水端;一滤水设备,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滤水设备包括有至少一滤水瓶,所述滤水瓶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所述滤水瓶包括一瓶体及一盖体,所述瓶体围构有一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供容置一滤心,所述盖体与所述瓶体活动结合;一用以将供水管路内的水加压由所述入水端传送至所述出水端的泵,设于所述出水端与所述滤水设备之间,;一制氧器,具有三连通口,其中二连通口连通所述泵与所述滤水设备,另一连通口设有一用以供外部气体进入供水管路中的单向进气阀;一高氧桶,设于所述出水端与所述泵之间,所述高氧桶包括一桶体、一进水口、一出水口、一内管及一雾化器,所述进水口及所述出水口分别与所述供水管路连通,所述内管自所述进水口处所述朝桶体内垂直延伸,用以将通过所述雾化器的水分雾化的所述雾化器设于所述内管自由端,;一用以侦测所述高氧桶内水位高低的水位侦测器,当所述高氧桶内水位低于一警戒水位时,所述水位侦测器控制所述泵启动将水由所述入水端输往所述出水端,当所述高氧桶内水位达到一满水位时,所述水位侦测器关闭所述泵令其停止输水;一用以控制水单向由入水端输往出水端的逆止阀,设于所述高氧桶与所述泵之间;一用以选择性地令高氧桶内的水自出水端流出的阀体,设于所述出水端与所述高氧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设备还包括一用以 量测并记录通过该供水管路流量的流量计、一用以计时的时脉单元、一控制单元及一用以 显示流量信息及时间信息的显示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流量计及所述时脉单元电性连 接,分别接收来自流量计及时脉单元的流量信息及时间信息,所述显示单元设于所述壳体 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设备还包括一用以 设定各滤水瓶的流量参数值及时间参数值的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 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一连接管、一 控制管及一弹性件,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内管自由端相连接,所述连接管含有一大径段、一小 径段及一渐扩段,所述大径段靠近所述内管,所述小径段连通于大径段与渐扩段之间,所述 控制管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小径段连通所述大径段与所述渐扩段,所述控制管具有一顶端及 一底端,所述顶端设有一直径大于小径段的挡水片,所挡水片选择性地抵靠于所述渐扩段, 所述底端设有一抵顶缘,用以推抵该控制管朝内管方向移动的所述弹性件抵顶于连接管与 抵顶缘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含氧饮水装置还包括 一扰流器,设于所述高氧桶与所述阀体之间,所述扰流器具有一纵向流道及至少一横向或 斜向流道,所述纵向流道一端与所述横向或斜向流道连通,所述纵向流道具有一靠近所述 高氧桶的开口,所述横向或斜向流道具有至少一靠近所述阀体的开口。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器呈阶状结构具有 一宽段及一窄段,所述纵向流道的开口设于所述宽段端部,所述横向或斜向流道的开口设 于所述窄段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设有至少一凹槽,所 述瓶体设有至少一凸块,所述凹槽包括一容置槽与一卡槽,所述容置槽轴向延伸至所述瓶 体开放端,所述卡槽与所述容置槽连通,使得所述凸块沿所述容置槽进入所述凹槽,并使得 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瓶体旋转后与所述卡槽相互卡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是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高含氧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单元为LCD显示 界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含氧饮水装置,包括一壳体、一供水管路、一滤水设备、一泵、一制氧器、一高氧桶、一水位侦测器、一逆止阀及一阀体。本实用新型借由使供水管路内的水逐步分段、分时与空气混合以增加含氧量,让使用者在饮用高含氧水后,达到深层舒压之效。
文档编号C02F9/02GK201753290SQ20102023779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
发明者范志业, 陈君豪 申请人:陈君豪;范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