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1913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轻重工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世界各国的经济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给各国也带来了许多的环保问题,比如说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生活用水严重不足等等。为此,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对废水排放标准、废水处理出水水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尤其对含氮、磷等物质的排放标准越来越严格。因此,研究开发和运用经济合理、功能性强、操作灵活、自动化程度高和运行稳定的废水处理工艺已迫在眉睫。而SBR工艺和CASS工艺作为具有很强竞争力的工艺,无论在城市污水还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CASS工艺是在SBR池内的进水端增加一个生物选择器,实现了连续进水、间歇排水的周期循环运行。该工艺的主要优点有建设费用低,工艺流程短,有机物去除率高,管理简单,不易发生污泥膨胀,污泥产量低、性质稳定,具有脱氮除磷功能等。但其脱氮除磷效率不稳定,通常不能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要求,在运行过程中,能耗大,公用工程的费用比较高,出水水质不够稳定,占地面积相对大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时能耗大、工程费用高且出水水质不够稳定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位于地表下方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且上部相通的生物选择池、兼氧池和主反应池,主反应池的右侧设有过滤池,生物选择池左侧壁设有进水管,主反应池内设有滗水器,过滤池内设有过滤层,滗水器的泵连接有滗水管和反冲洗管,过滤池底部侧壁设有出水管,主反应池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曝气系统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风管,主反应池上方设有控制箱。作业时,污水经预处理污水进水管从生物选择区进水管进入,同经污泥回流进入管从生物选择区顶部进入的活性污泥进行逆流接触,自混合反应后,依次通过生物选择区和兼氧区的间隔壁上连通孔进入主反应区,由曝气装置进行曝气后,再进行沉淀,主反应区底部污泥部分回流,多余污泥经污泥排放泵排出,上清液经滗水器进入过滤池,经过滤层过滤后从出水管达标排放或再利用,克服了现有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时能耗大、工程费用高且出水水质不够稳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地面上仅设置一个控制箱,节省占地,不产生臭气、噪声等污染,能够充分接触反应,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而且滗水器的设计避免了对污泥的扰动,滗水器的泵同时作为反冲洗泵,不仅达到了减少设备、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保证了较好的出水水质,实现了整个流程的稳定运行。

[000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生物选择池,2-兼氧池,3-主反应池,4-过滤池,5-进水管,6-滗水器,7-过滤层,8-滗水管,9-反冲洗管,10-出水管,11-曝气系统,12-风管,13-控制箱,14-溢流管,15-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包括位于地表下方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且上部相通的生物选择池1、兼氧池2和主反应池3,主反应池3的右侧设有过滤池4,生物选择池1左侧壁设有进水管5,主反应池3内设有滗水器6,过滤池4内设有过滤层7,滗水器6的泵连接有滗水管8和反冲洗管9,过滤池4底部侧壁设有出水管10,主反应池3底部设有曝气系统11,曝气系统11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风管12,主反应池3上方设有控制箱13。具体实施过程中,主反应池3上部接有与外界相通的溢流管14,且为了方便设备的检修,只反应池3上方设有若干人孔15。
权利要求1. 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表下方的左右方向依次设置且上部相通的生物选择池(1)、兼氧池(2)和主反应池(3),主反应池(3)的右侧设有过滤池 (4),生物选择池(1)左侧壁设有进水管(5),主反应池(3)内设有滗水器(6),过滤池(4)内设有过滤层(7 ),滗水器(6 )的泵连接有滗水管(8 )和反冲洗管(9 ),过滤池(4 )底部侧壁设有出水管(10),主反应池(3)底部设有曝气系统(11),曝气系统(11)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风管(12),主反应池(3)上方设有控制箱(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解决了现有污水处理设备运行时能耗大、工程费用高且出水水质不够稳定的问题。包括生物选择池、兼氧池和主反应池,主反应池的右侧设有过滤池,生物选择池左侧壁设有进水管,主反应池内设有滗水器,过滤池内设有过滤层,滗水器的泵连接有滗水管和反冲洗管,过滤池底部侧壁设有出水管,主反应池底部设有曝气系统,曝气系统上设有与外界相通的风管,主反应池上方设有控制箱。本实用新型节省占地,不产生臭气、噪声等污染,提高脱氮除磷的效率,而且避免了对污泥的扰动,滗水器的泵同时作为反冲洗泵,不仅达到了减少设备、降低能耗的目的,同时保证了较好的出水水质,实现了整个流程的稳定运行。
文档编号C02F9/14GK202322567SQ20112046225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21日
发明者侯磊, 周美娜, 江家京, 沈鹤龄, 马亚峰 申请人:山西润民环保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