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80629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混合离子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净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离子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锅炉、热电站、化工、轻工、纺织、医药、生物、电子、原子能及纯水处理的预处理,以及工业生产所进行的硬水软化、去离子水制备的场合,以及食品药物的脱色提纯、贵重金属、化工原料的回收、电镀废水的处理等行业均需进行离子交换,现有技术的离子交换设备一般采用的是钠离子交换器、阴阳床、混合床交换器,混合床离子交换器,就是把阴、阳离子交换树脂放置在同一个交换器中,在运行前将它们均匀混合,形成由无数阴、阳交换树脂交错排列的多级式复床,水中所含盐类的阴、阳离子通过该项交换器,则被树脂交换,而得到高度纯水。现有技术的混合床交换器一般采用的是体外再生式混床,再生时,树脂需移出设备以外,且阳、阴树脂不能同时再生,因此,需要一些相关的附属设备,增加了操作难度,浪费了人力物力,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体内再生式混合离子交换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器由进水口、观测孔、检修孔、混合滤层、清洗排水口、支座、进碱口、壳体、加气口、出水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设置为圆柱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混合滤层,壳体的上端设置进水口,壳体的下端中间处设置出水口,壳体的下端边缘处设置支座,出水口的一侧设置加气口,壳体的上部一侧设置进碱口,壳体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检修孔,检修孔的水平方向一侧设置观测孔,检修孔的下侧设置清洗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合离子交换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再生时,树脂无需移出设备以外,且阳、阴树脂同时再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进水口,2.观测孔,3.检修孔,4.混合滤层,5.清洗排水口,6.支座,7.进碱口,8.壳体,9.加气口,10.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混合离子交换器由进水口1、观测孔2、检修孔
3、混合滤层4、清洗排水口 5、支座6、进碱口 7、壳体8、加气口 9、出水口 10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8设置为圆柱形,壳体8的内部设置混合滤层4,壳体8的上端设置进水口 1,壳体8的下端中间处设置出水口 10,壳体8的下端边缘处设置支座6,出水口 10的一侧设置加气口 9,壳体8的上部一侧设置进碱口 7,壳体8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检修孔3,检修孔3的水平方向一侧设置观测孔2,检修孔3的下侧设置清洗排水口 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合离子交换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再生时,树脂无需移出设备以外,且阳、阴树脂同时再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权利要求1.混合离子交换器,由进水口(I)、观测孔(2)、检修孔(3)、混合滤层(4)、清洗排水口(5)、支座(6)、进碱口(7)、壳体(8)、加气口(9)、出水口(10)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8)设置为圆柱形,壳体(8)的内部设置混合滤层(4),壳体(8)的上端设置进水口(1),壳体(8)的下端中间处设置出水口(10),壳体(8)的下端边缘处设置支座(6),出水口(10)的一侧设置加气口( 9 ),壳体(8 )的上部一侧设置进碱口( 7 ),壳体(8 )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检修孔(3 ),检修孔(3)的水平方向一侧设置观测孔(2),检修孔(3)的下侧设置清洗排水口(5)。
专利摘要混合离子交换器,由进水口、观测孔、检修孔、混合滤层、清洗排水口、支座、进碱口、壳体、加气口、出水口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设置为圆柱形,壳体的内部设置混合滤层,壳体的上端设置进水口,壳体的下端中间处设置出水口,壳体的下端边缘处设置支座,出水口的一侧设置加气口,壳体的上部一侧设置进碱口,壳体的上部另一侧设置检修孔,检修孔的水平方向一侧设置观测孔,检修孔的下侧设置清洗排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混合离子交换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再生时,树脂无需移出设备以外,且阳、阴树脂同时再生,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
文档编号C02F1/42GK202829673SQ20122050877
公开日2013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5日
发明者李新春, 张加明, 徐向国 申请人:山东格瑞水务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