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87808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缩合含碱废水池、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的顶部均通过第一气相管连接缓冲罐,缓冲罐的顶部通过第二气相管连接水汽提塔,缓冲罐的底部通过液体管连接二级蒸发器,液体管为U型管形状。二级蒸发器底部通过浓缩碱液管连接碱液回收池。将多效蒸发工艺成功应用于辛醇生产装置含碱废水处理,消除多效蒸发工艺气液夹带现象,防止汽提处理污水超标造成环保事故,提高外送碱液浓度、降低外送碱液量降低接收单位负荷。本实用新型很好地回收利用了高浓度碱液,防止浪费,降低了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化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丁辛醇装置和辛醇异丁醛装置生产辛醇的过程中,在辛烯醛缩合阶段会产生一部分高COD的含碱废水。高COD含碱废水的处理是困扰和制约的一大难题,尤其是没有解决多效蒸发工艺中碱液夹带和波动的问题之前,国内多数掺入燃料煤中烧掉,由于含大量的醛、醇和丁酸钠,燃烧后对环境危害极大,且对锅炉腐蚀较严重。当前国内多效蒸发装置由于气液夹带的存在导致频繁波动,时常造成外排污水COD超标,碱液得不到很好的浓缩,外送碱液量大,碱液回收单位处理费用高、压力大。
[0003]目前国内多效蒸发处理含碱废水工艺,缓冲罐内液相都是靠高度差产生静压返流回二级蒸发器的上部。这种应对气液夹带的方法存在问题是:当两级蒸发器蒸发量较大,气液夹带较多时,二级蒸发器产生气相会沿着缓冲罐回流管线直接进入缓冲罐,导致缓冲罐内含碱液相无法回流到二级蒸发器,而是被一、二级蒸发器气相直接带入后续汽提阶段,造成汽提阶段外排污水COD严重超标,且碱液无法得到很好浓缩。
[0004]现有多效蒸发装置之前存在以下问题:1、多效蒸发开车异常困难,经常出现碱液被带入汽提阶段的状况,导致汽提外排污水COD超标;2、为保证外排污水COD合格,只能降低一二级蒸发器蒸汽量减少气液夹带。但降低蒸汽量在防止带液方面效果不好,而且降低蒸汽量后碱液无法很好浓缩,缩合产生碱液浓度为2?3%(m/m),而外送碱液经多效蒸发后仅能浓缩到7%。由于碱液浓度过低,导致碱液接收单位负荷过高,处理费用高、压力大。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将多效蒸发工艺成功应用于辛醇生产装置含碱废水处理,消除多效蒸发工艺气液夹带现象,防止汽提处理污水超标造成环保事故,提高外送碱液浓度、降低外送碱液量降低接收单位负荷,防止浪费且降低了成本。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缩合含碱废水池、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的顶部均通过第一气相管连接缓冲罐,缓冲罐的顶部通过第二气相管连接水汽提塔,缓冲罐的底部通过液体管连接二级蒸发器,液体管为U型管形状。二级蒸发器底部通过浓缩碱液管连接碱液回收池。
[0007]将高COD含碱废水由缩合含碱废水池依次进入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中浓缩蒸发,蒸发出来的气相经第一气相管进入缓冲罐,蒸发出来的气相和夹带的液相在缓冲罐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相经第二气相管进入水汽提塔,脱除有机物,降低COD后外排;缓冲罐的底部通过液体管连接二级蒸发器,分立后的液体通过液体管返回到二级蒸发器内,二级蒸发器中产生的碱液经浓缩碱液管进入碱液回收池进行回收加工。[0008]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对废水进行加热将含碱废水浓缩并蒸发出废水中的有机物,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为串联使用,共用一个缓冲罐。在缓冲罐内,从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蒸发出来的气相和由于气液夹带而进入缓冲罐的液相进行气液分离;缓冲罐出来的气相经冷却后成为含有机物但不含碱的高COD废水,进入后续水汽提工艺,脱除有机物,降低C0D,控制COD达到200mg/l以下,6.0≤PH≤9.5后外排。一级蒸发器和二级蒸发器夹带出来的液体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碱,不能进入水汽提塔,需通过缓冲罐底部的液体管返回到二级蒸发器内。液体管为U型管形状,使得缓冲罐与二级蒸发器之间形成一段液封,而不是直接直通式连接。由于液封和阻力的存在二级蒸发器产生气相不会再沿液体管倒冲回缓冲罐,而是直接走阻力较小的第一气相管进入缓冲罐,直接消除了多效蒸发工艺气相带碱液的问题。
[0009]多效蒸发处理含碱废液的优势在于安全环保无污染,且很好地回收利用了高浓度碱液,降低了成本。当前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已成为重中之重。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后,使多效蒸发工艺成功地投用到化工生产中,而且专利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低,效果明显,极易在以后辛醇生产中推广应用。
[0010]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有效、较低成本的投入,使多效蒸发装置可以成功应用于缩合含碱废水处理。实践证明该专利的应用使多效蒸发装置可以平稳运行,外排污水COD完全达标,将碱液有效地浓缩到30%,降低碱液外送量300kg/h以上,降低了碱液回收单位的生产成本和压力。
[0011]现有丁辛醇装置和辛醇异丁醛装置缩合共产生废碱液约2000kg/h,经过多效蒸发处理后,仍有至少1000kg/h废碱液外送,且碱液浓度较低,时常会因为碱液夹带造成外排污水超标严重。使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装置可使外送碱液的浓度达到30%,外送碱液量基本在300kg/h以下,且多效蒸发运行平稳,水汽提外排污水不再出现因碱液夹带导致的超标,且很好地回收利用了高浓度碱液,防止了浪费,降低了成本。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0013](1)将多效蒸发工艺成功应用于辛醇生产装置含碱废水处理,消除多效蒸发工艺气液夹带现象,防止汽提处理污水超标造成环保事故,提高外送碱液浓度、降低外送碱液量降低接收单位负荷。
[0014](2)本实用新型将多效蒸发工艺顺利地应用到化工生产中去,对辛醇生产中产生的含碱废水进行处理。很好地回收利用了高浓度碱液,简单有效,防止了浪费,降低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含碱废水池,2- 一级蒸发器,3-第一气相管,4-缓冲罐,5-第二气相管,6-水汽提塔,7-液体管,8-浓缩碱液管,9-碱液回收池,10- 二级蒸发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
[0019]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缩合含碱废水池1、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的顶部均通过第一气相管3连接缓冲罐4,缓冲罐4的顶部通过第二气相管5连接水汽提塔6,缓冲罐4的底部通过液体管7连接二级蒸发器10,液体管7为U型管形状。二级蒸发器10底部通过浓缩碱液管8连接碱液回收池9。
[0020]将高COD含碱废水由缩合含碱废水池I依次进入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中浓缩蒸发,蒸发出来的气相经第一气相管3进入缓冲罐4,蒸发出来的气相和夹带的液相在缓冲罐4中进行气液分离,分离后的气相经第二气相管5进入水汽提塔6,脱除有机物,降低COD后外排;缓冲罐4的底部通过液体管7连接二级蒸发器10,分立后的液体通过液体管7返回到二级蒸发器10内,二级蒸发器10中产生的碱液经浓缩碱液管8进入碱液回收池9进行回收加工。
[0021]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对废水进行加热将含碱废水浓缩并蒸发出废水中的有机物,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为串联使用,共用一个缓冲罐4。在缓冲罐4内,从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蒸发出来的气相和由于气液夹带而进入缓冲罐4的液相进行气液分离;缓冲罐4出来的气相经冷却后成为含有机物但不含碱的高COD废水,进入后续水汽提工艺,脱除有机物,降低C0D,控制COD达到200mg/l以下,6.0≤PH≤9.5后外排。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夹带出来的液体中由于含有大量的碱,不能进入水汽提塔6,需通过缓冲罐4底部的液体管7返回到二级蒸发器内。液体管7为U型管形状,使得缓冲罐4与二级蒸发器10之间形成一段液封,而不是直接直通式连接。由于液封和阻力的存在二级蒸发器10产生气相不会再沿液体管7倒冲回缓冲罐4,而是直接走阻力较小的第一气相管3进入缓冲罐4,直接 消除了多效蒸发工艺气相带碱液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缩合含碱废水池(I)、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一级蒸发器(2)和二级蒸发器(10)的顶部均通过第一气相管(3)连接缓冲罐(4),缓冲罐(4)的顶部通过第二气相管(5)连接水汽提塔(6 ),缓冲罐(4)的底部通过液体管(7 )连接二级蒸发器(10 ),液体管(7 )为U型管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COD含碱废水的多效蒸发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二级蒸发器(10 )底部通过浓缩碱液管(8 )连接碱液回收池(9 )。
【文档编号】C02F9/10GK203613059SQ20132063636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5日
【发明者】张宝国, 常红建, 张冰, 徐显佐, 高常春, 邱勇, 刘洪刚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