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858778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涉及一种在淡水水域形成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共同协作控藻净水关系的新型捕食关系,属于环保水处理蓝藻治理领域。具体是指海水鱼以淡水水域藻类和沉积有机质为食,转化利用后排出的粪便沉降于水底,水底的粪便和有机质被淡水软体动物食用,形成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共同协作控藻净水的捕食关系。将淡水水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原位资源化利用,打通和优化水域物质和能量循环,减轻水域微生物的分解压力,增加淡水水域沉积物有机质的输出途径,增加优质水产蛋白,增加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捕食关系控藻净水效果好,操作简单,不存在二次污染,且持久稳定。适合在富营养化淡水水域广泛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具体涉及富营养化淡水水域中构建出的一种针对蓝藻爆发的新型捕食关系,运用该新型捕食关系,在富营养化淡水水体中能够原位高效解决蓝藻爆发和蓝藻泛滥的问题,为高效控制藻类危害服务。

【背景技术】
[0002]湖泊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形成目前属于全球性重大水环境问题,也是我国急需探索的环境科学前沿,严重制约着流域的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废排放和大气沉降使水域污染物质大量沉积,水体无法排泄多余的富营养化物质,破坏原有健康的水域生态系统,“食物链”无法短时间修复给藻类创造了生存空间从而大量繁殖,最终导致蓝绿藻类泛滥成灾,水体变绿、变脏、变臭。近年来,一到夏季清澈的水面便被蓝绿藻占领,其蔓延的范围和速度大有不可控制之势,养护人员日夜打捞却收效甚微,给园林水系景观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据统计,全国有70%以上的公园、河流、湖泊、景观水体遭到不同程度污染,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很高。富营养化所引起的蓝藻暴发事件在水源地的发生频率和规模也不断上升,威胁到饮用水供应安全,导致附近水厂被迫关停,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和工业企业的发展。
[0003]蓝藻水华爆发是各种环境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由于过度捕捞,水生生物种类和丰度遭到破坏,水域生物多样性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处于崩溃的边缘,阻断了能量和物质流动,有机物大量沉积于水底,加剧了水质的富营养化,使蓝藻的生存环境得到优化,导致蓝藻疯狂泛滥,其原因在于围湖造田,水域缩减降低了自净能力;过度捕捞使抑藻生物缺乏;生态失衡,水域有机质沉积,加剧富营养化。从理论上来说,让蓝藻不再疯狂的技术措施包括:降低水域富营养化程度;强化水域自净能力;恢复水域食物链;重建水域生态系统。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技术、措施和细节依然缺乏,其中牧食蓝藻的水生生物的缺乏和不足是导致蓝藻泛滥的主要原因。
[0004]蓝藻水华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可以预测的过程,根据“蓝藻生长与水华形成的四阶段理论假说”,蓝藻水华包括了下沉休眠、上浮复苏、大量生长、上浮聚集四个阶;直接方法是直接吃掉生长繁殖期蓝藻;高效方法是吃掉沉降期蓝藻,即蓝藻种源,清除蓝藻增殖的种子;间接方法是吃掉蓝藻生长繁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能够在上浮复苏阶段之前清除蓝藻种源,应该是最高效的制约蓝藻泛滥的方法;在蓝藻大量生长阶段,如果能够同步提高转化利用蓝藻的能力,一定能够有效预防蓝藻泛滥。可是,目前还没有能够针对蓝藻存在的不同阶段及减少蓝藻营养来源的方法是可资选择的控藻方法,尤其是没有这种复合效果的控藻净水方法,关键在于还没有找到这种控藻净水的捕食关系。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水域修复和蓝藻治理领域制约控藻净水捕食关系缺乏的实际情况,在淡水水域提供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将淡水水域中的蓝藻和腐肩物质原位资源化利用,将淡水水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转运到动物体和水中,打通和优化水域物质和能量循环,减轻水域微生物的分解压力,增加淡水水域沉积物有机质的输出途径,增加优质水产蛋白,增加经济和社会价值;本捕食关系操作简单,不存在二次污染,控藻效果好,净水效果持久稳定。
[0006]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是指海水鱼以淡水水域藻类和沉积有机质为食,转化利用后排出的粪便沉降于水底,水底的粪便和有机质被淡水软体动物食用,形成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共同协作控藻净水关系,增强淡水水域控藻净水捕食关系。
[0007]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在淡水水域是外来物种,是非土著鱼类,淡水软体动物是曾经和/或现存于淡水水域环境中螺类、蚬类及贝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0008]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食性为杂食性和/或植食性和/或藻食性和/或腐肩食性,海水鱼在内陆淡水环境中能够存活和/或生长,但不能自然繁殖。
[0009]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包括鲻形目(Mugiliformes)和鼠鯖目(Gonorhynchiformes)中一种或几种鱼。
[0010]其特征是所述效果更佳的海水鱼种类包括梭鱼(Liza haematocheila)、觸鱼(Mugil cephalus)、遮目鱼(Chanos chanos Forskal)中的一种或几种鱼。
[0011]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食用位于水底表层的休眠期和萌发期藻类及水域沉积有机质,海水鱼的粪便与水域有机质一起经淡水软体动物摄食和利用。
[0012]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将漂浮期和聚集期藻类及沉积有机质一起捕食,海水鱼的粪便与水域有机质一起经淡水软体动物捕食利用。
[0013]其特征是指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转化利用水底颗粒状沉积有机质,强化水域净化能力,减轻水域微生物的分解压力,在水域减少氮磷等富营养化小分子物质,减少蓝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0014]其特征是形成了以淡水藻类和水域有机质为基础的,以海水控藻工具鱼为中间环节的,以淡水软体动物为帮扶要素的能量流动,使淡水水域沉积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躯体,原位资源化利用淡水水域富营养化物质,增加了水生动物蛋白质产出。
[0015]其特征是所述新型捕食关系的有益效果是构建出以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相互获利的复合生物群落为特色的复合食物网,在水域中原位转化利用富营养化物质,增强水域控藻净水效果。
[0016]使用方法是将一种或几种能够适应淡水环境的海水鱼类保活运输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淡水水域,开展增殖放流和/或水域修复,在当地自然就形成了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组成的复合食物链,形成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该新型捕食关系的优点是在淡水水域构建出新型藻食性食物链和/或腐肩食性食物链,能够强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能够强化水域自净能力;海水鱼类不能在淡水水域繁殖,种群数量不会增加,没有生物入侵风险;在常年禁渔,禁止捕捞任何形式的水产品的情况下,控藻净水效果则更佳。
[0017]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0018]1.本发明在淡水水域构建出包含海水鱼的、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将淡水水域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转运到水中,使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结构更优化和合理,减轻水域微生物的分解压力,增加淡水水域沉积物有机质的输出率。
[0019]2.本发明的益处在于引入的海水鱼类能够在淡水水域生长生活,但是不能在淡水水域繁殖,在淡水水域的海水鱼类种群数量不会增加,没有种群爆发的生态风险,海水鱼类在淡水水域不会成为生物入侵种类。
[0020]3.本发明针对蓝藻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开展清除和转化利用,尤其是休眠蓝藻阶段即蓝藻种源的清除作用;随着温度升高,控藻处理能力增强;兼顾削减水域富营养化有机质;形成食物链逐级强化蓝藻转化利用;强化水环境自净能力,提高环境容量。
[0021]4.本发明在淡水水域中添加的海水鱼类对鱼虾水草无危害,能够存活8-20年,控藻净水效果好且持久稳定,随着海水鱼的生长,控藻净水生物群落净化处理效率会随之提尚ο
[0022]5.本发明能在淡水水域吞食藻类,吞食腐肩物质,原位资源化利用底质中的有机质,有效降低藻类生物量,达到控制藻类含量和减轻富营养化的双重目的,并增加优质水产蛋白,增加经济和社会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发明通过以下实施实例进一步详述,但本实施实例所叙述的技术内容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不应以此来局限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24]实施例
[0025]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是海水鱼以淡水水域藻类和沉积有机质为食,转化利用后排出的粪便沉降于水底,水底的粪便和有机质被淡水软体动物食用,形成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共同协作控藻净水关系,增强淡水水域控藻净水捕食关系。
[0026]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在淡水水域是外来物种,是非土著鱼类,淡水软体动物是曾经和/或现存于淡水水域环境中螺类、蚬类及贝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0027]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食性为杂食性和/或植食性和/或藻食性和/或腐肩食性,海水鱼在内陆淡水环境中能够存活和/或生长,但不能自然繁殖。
[0028]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包括鲻形目(Mugiliformes)和鼠鯖目(Gonorhynchiformes)中一种或几种鱼。
[0029]其特征是所述效果更佳的海水鱼种类包括梭鱼(Liza haematocheila)、觸鱼(Mugil cephalus)、遮目鱼(Chanos chanos Forskal)中的一种或几种鱼。
[0030]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食用位于水底表层的休眠期和萌发期藻类及水域沉积有机质,海水鱼的粪便与水域有机质一起经淡水软体动物摄食和利用。
[0031]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将漂浮期和聚集期藻类及沉积有机质一起捕食,海水鱼的粪便与水域有机质一起经淡水软体动物捕食利用。
[0032]其特征是指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转化利用水底颗粒状沉积有机质,强化水域净化能力,减轻水域微生物的分解压力,在水域减少氮磷等富营养化小分子物质,减少蓝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0033]其特征是形成了以淡水藻类和水域有机质为基础的,以海水控藻工具鱼为中间环节的,以淡水软体动物为帮扶要素的能量流动,使淡水水域沉积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躯体,原位资源化利用淡水水域富营养化物质,增加了水生动物蛋白质产出。
[0034]其特征是所述新型捕食关系的有益效果是构建出以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相互获利的复合生物群落为特色的复合食物网,在水域中原位转化利用富营养化物质,增强水域控藻净水效果。
[0035]使用方法是将一种或几种能够适应淡水环境的海水鱼类保活运输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淡水水域,开展增殖放流和/或水域修复,在当地自然就形成了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组成的复合食物链,形成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该新型捕食关系的优点是在淡水水域构建出新型藻食性食物链和/或腐肩食性食物链,能够强化水域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能够强化水域自净能力;海水鱼类不能在淡水水域繁殖,种群数量不会增加,没有生物入侵风险;在常年禁渔,禁止捕捞任何形式的水产品的情况下,控藻净水效果则更佳。
[0036]本控藻净水生物群落中的海水鱼类,是最为理想的控藻净水关键生物种类,在淡水水域不吃鱼虾、不吃水草,耐饥饿能力强,能生长不能繁殖,因而是治理富营养化淡水水域蓝藻爆发的理想生物群落的关键要素,能够在淡水水域原位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并构建出以海水鱼类为特征的关键生物链,创造出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
[0037]淡水水域添加海水鱼类,均在本发明的权利保护范围内,使淡水水域产生和形成包含海水鱼类的生物群落的行为均侵犯本发明所属的知识产权。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是海水鱼以淡水水域藻类和沉积有机质为食,转化利用后排出的粪便沉降于水底,水底的粪便和有机质被淡水软体动物食用,形成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共同协作控藻净水关系,增强淡水水域控藻净水捕食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在淡水水域是外来物种,是非土著鱼类,淡水软体动物是曾经和/或现存于淡水水域环境中螺类、蚬类及贝类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食性为杂食性和/或植食性和/或藻食性和/或腐肩食性,海水鱼在内陆淡水环境中能够存活和/或生长,但不能自然繁殖。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海水鱼包括鱼留形目(Mugiliformes)和鼠館目(Gonorhynchiformes)中一种或几种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水鱼,其特征是所述效果更佳的海水鱼种类包括梭鱼(Liza haematocheila)、鱼留鱼(Mugil cephalus)、遮目鱼(Chanos chanos Forskal)中的一种或几种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食用位于水底表层的休眠期和萌发期藻类及水域沉积有机质,海水鱼的粪便与水域有机质一起经淡水软体动物摄食和利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海水鱼将漂浮期和聚集期藻类及沉积有机质一起捕食,海水鱼的粪便与水域有机质一起经淡水软体动物捕食利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指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转化利用水底颗粒状沉积有机质,强化水域净化能力,减轻水域微生物的分解压力,在水域减少氮磷等富营养化小分子物质,减少蓝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形成了以淡水藻类和水域有机质为基础的,以海水控藻工具鱼为中间环节的,以淡水软体动物为帮扶要素的能量流动,使淡水水域沉积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躯体,原位资源化利用淡水水域富营养化物质,增加了水生动物蛋白质产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控藻净水效果的新型捕食关系,其特征是所述新型捕食关系的有益效果是构建出以海水鱼和淡水软体动物相互获利的复合生物群落为特色的复合食物网,在水域中原位转化利用富营养化物质,增强水域控藻净水效果。
【文档编号】C02F3/32GK104478088SQ201410727115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4日
【发明者】苏明, 阳清发, 怀向军, 刘 东, 陈洪斌, 唐贤春, 马秋兰 申请人:上海能正渔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