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7645阅读:77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2-氯烟酸又名2-氯尼古丁酸,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是一种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可用于生产农用除草剂、杀虫剂、医药抗菌剂等。而且2-氯烟酸的衍生物众多,其应用范围涉及精细化工产品链以及有机电合成等新领域。2-氯烟酸以3-氰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双氧水氧化生产N-氧化物,再使用POCl3作为氯化剂进行亲核取代反应,最后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结晶制得2-氯烟酸。

2-氯烟酸生产排放废水主要为生产工艺废水和车间冲洗废水。生产废水包括氧化离心废水、氯化离心废水和水解结晶离心废水。具体情况如下:1.氧化离心废水为强酸性高COD废水,该反应摩尔得率约94%,故废水中含有大量未反应的3-氰基吡啶。2.氯化离心废水为高磷废水,未氯化反应时有磷酸根产生,过剩的POCl3水析时水解为磷酸,氯化反应摩尔得率约93%,故该股废水为高COD,高磷废水。由于该废水磷含量高,投加石灰生成磷酸钙沉淀,离心分离后固体外售综合利用,同时沉淀时形成大量的絮体,絮体吸附高分子有机物,但是离心后的废水COD浓度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解决目前针对处理2-氯烟酸和2-噻吩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满足企业更加环保的生产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前处理:废水经格栅进入初沉池除去悬浮物;除去悬浮物后的废水从初沉池中溢流至调节池,并加入石灰乳将废水的PH值调至中性;

S2、经过S1处理后的废液,水注入絮凝反应池,加入聚丙烯胺絮凝剂并将废水抽至斜管沉淀池;

S3、S2处理后的废液由污水泵输入到反硝化池,在反硝化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将从多功能池中回流的亚硝酸盐、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还原成氮气,同时去除少量COD;

S4、步骤S3中,反硝化后的渗滤液溢流进入一级硝化池中,有机污染物在其中得到降解;

S5、步骤S2中,降解后的渗滤液溢流流入二级硝化池中,通过硝化菌的作用,污水中的N-氧化物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

S6、在步骤S3中,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渗滤液溢流进入多功能池,在多功能池中设置回流装置,通过泵提使回流液回到反硝化池。

优选的,所述垃圾渗滤液的COD浓度为12000mg/L,氨氮浓度为2000mg/L,水力停留时间为7-8天,以梯度增加进水负荷的方式对渗滤液的污泥进行驯化。

优选的,所述反硝化池、一级硝化池和二级硝化池内均加入K3填料,使其曝气充分。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池同时设有曝气与搅拌装置,即可为缺氧状态,也可为好氧状态。

优选的,所述多功能池的内部设有搅拌装置与曝气装置,根据水质来调整多功能池的作用,多功能池中溶氧≧2时,启动搅拌装置,当氨氮浓度高于200mg/L时,启动曝气装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是提出可根据条件改变功能的多功能池的新型工艺,本发明对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中COD、氨氮等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其具有以下优点:

(1)效率高,该工艺对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等均有较高的去除效果;经生物脱氮后的出水,可将COD值降至200mg/L以下,总氮去除率在70%以上;

(2)该工艺运行能耗低,具有节能的优点;

(3)反硝化过程对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效率,如COD、BOD5和SCN-(硫氰酸盐)在缺氧段中去除率在67%、38%、59%,酚和有机物的去除率分别为62%和36%,故反硝化反应是最为经济的节能型降解过程;

(4)缺氧/好氧工艺的耐负荷冲击能力强,多功能池的设置,当进水水质波动较大或污染物浓度较高时,本工艺均能维持正常运行,故操作管理也很简单。

(5)本发明的复合工艺,脱氮效果强,可控制回流液的溶氧,防止缺氧池因大比例回流造成溶氧偏高,影响脱氮效果。

(6)由于采用了聚丙烯胺作为絮凝剂,使得废水中的悬浮物和COD去除率更高,同时使絮凝速度加快,废水在絮凝反应池内的停留时间缩短了一半,因此在不增加任何设备的情况下废水处理能力提高了一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设置运行参数:硝化液回流比500%,控制水温25-30℃,多功能池保持曝气状态,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前处理:废水经格栅进入初沉池除去悬浮物;除去悬浮物后的废水从初沉池中溢流至调节池,并加入石灰乳将废水的PH值调至中性;

S2、经过S1处理后的废液,水注入絮凝反应池,加入聚丙烯胺絮凝剂并将废水抽至斜管沉淀池;

S3、S2处理后的废液由污水泵输入到反硝化池,在反硝化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将从多功能池中回流的亚硝酸盐、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还原成氮气,同时去除少量COD;水力停留时间为2.5d,溶解氧维持在0.5mg/L以下;

S4、步骤S3中反硝化后的渗滤液溢流进入一级硝化段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其中得到降解,水力停留时间为3.5d,溶解氧维持在2-4mg/L;

S5、步骤S4中降解后的渗滤液溢流流入二级硝化段,通过硝化菌的作用,污水中的大部分NH3-N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水力停留时间为3.5d,溶解氧维持在2-4mg/L;

S6、步骤S5中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渗滤液溢流进入多功能池,在多功能池中设置回流装置,通过泵提使回流液回到反硝化池。多功能池保持曝气状态。

实施例2

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设置运行参数:硝化液回流比500%,控制水温25-30℃,多功能池保持搅拌状态,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前处理:废水经格栅进入初沉池除去悬浮物;除去悬浮物后的废水从初沉池中溢流至调节池,并加入石灰乳将废水的PH值调至中性;

S2、经过S1处理后的废液,水注入絮凝反应池,加入聚丙烯胺絮凝剂并将废水抽至斜管沉淀池;

S3、S2处理后的废液由污水泵输入到反硝化池,在反硝化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将从多功能池中回流的亚硝酸盐、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还原成氮气,同时去除少量COD;水力停留时间为2.5d,溶解氧维持在0.5mg/L以下;

S4、步骤S3中反硝化后的渗滤液溢流进入一级硝化段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其中得到降解,水力停留时间为3.5d,溶解氧维持在2-4mg/L;

S5、步骤S4中降解后的渗滤液溢流流入二级硝化段,通过硝化菌的作用,污水中的大部分NH3-N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水力停留时间为3.5d,溶解氧维持在2-4mg/L;

S6、步骤S5中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渗滤液溢流进入多功能池,在多功能池中设置回流装置,通过泵提使回流液回到反硝化池。多功能池保持搅拌状态。

实施例3

一种合成2-氯烟酸中污水的处理工艺,设置运行参数:硝化液回流比500%,控制水温25-30℃,多功能池根据水质调整功能状态,包括如下步骤:

S1、预前处理:废水经格栅进入初沉池除去悬浮物;除去悬浮物后的废水从初沉池中溢流至调节池,并加入石灰乳将废水的PH值调至中性;

S2、经过S1处理后的废液,水注入絮凝反应池,加入聚丙烯胺絮凝剂并将废水抽至斜管沉淀池;

S3、S2处理后的废液由污水泵输入到反硝化池,在反硝化池中进行反硝化反应,将从多功能池中回流的亚硝酸盐、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还原成氮气,同时去除少量COD;水力停留时间为2.5d,溶解氧维持在0.5mg/L以下;

S4、步骤S3中反硝化后的渗滤液溢流进入一级硝化段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其中得到降解,水力停留时间为3.5d,溶解氧维持在2-4mg/L;

S5、步骤S4中降解后的渗滤液溢流流入二级硝化段,通过硝化菌的作用,污水中的大部分NH3-N被氧化成亚硝酸盐或硝酸盐,水力停留时间为3.5d,溶解氧维持在2-4mg/L;

S6、步骤S5中含有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的渗滤液溢流进入多功能池,在多功能池中设置回流装置,通过泵提使回流液回到反硝化池。多功能池中溶解氧在2mg/L以上,搅拌装置打开,使其溶解氧控制在0.5mg/L;多功能池中氨氮浓度在200mg/L以上时,曝气装置打开,同时观察其溶解氧浓度,若超过2mg/L,则再次开启搅拌装置。

案例实施1-3的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见表。

表1垃圾渗滤液水质

表2实施例1-3的工艺参数及处理效果

由上述所述的实验结果,本复合工艺中多功能池随水质改变而调整其功能状态时,COD去除率明显提高,且使氨氮去除率高达96.3%。由此可知,多功能池的应用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发展开启了新纪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