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9364阅读:6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污水泥渣处理的循环型澄清池,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



背景技术:

澄清池是集混凝沉淀于一体的水处理构筑物,主要用于给水处理,也有用在废水的;水力循环澄清池作为泥渣循环型澄清池的一种形式,能同时实现混凝剂与原水的混合、反应和絮体沉淀分离三个过程;当水泵提升后的原水(投加混凝剂后)高速通过喷嘴时,在水射器喷嘴和喉管周围会形成负压,从而将周围的大量回流泥渣吸入喉管,并与原水充分混合,原水和回流泥渣的充分接触、混凝反应,颗粒间的吸附作用得以加强,絮凝作用更加充分,从而获得了较好的澄清效果。

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具有池体构造简单,没有机械搅拌机等设备,施工和维护均简单方便等优点,然而也存着耗能大,适应能力差等缺点,如果在传统的水力循环池基础上进行些改造,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它存在的一些缺点,更好的发挥优势,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有以下缺点:(1)产水能力较小,适应水量、水质变化能力差:水力循环澄清池各部分的设计参数均是在要求的设计流量下,控制一点儿流速,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的设计,对水量和水质的变化带来的混凝沉淀效果均达不到设计时的要求;例如水量变小时,喷嘴处的流速下降,回流泥渣量减小,带来混凝反应效果变差,影响出水水质,而流量增大,又会带来反应水流紊动激,形成的絮体易破碎,而沉淀区流量增大也会带来翻泥,跑泥等问题,使出水情况变差,也就限制了产水能力的提高;(2)泥渣外排量难以控制: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排泥为定期的人工控制。但因人为因素的影响,污泥的控制环节多,经常会造成循环泥渣量不足,或是旧泥渣量过剩,造成出水跑泥等问题;(3)出水表面负荷不均,带来出水效果不稳定:由于圆形池辐流集水槽的布置,造成池体表面负荷在竖起方向上不均,经测定,近池体圆心侧1/3的池体面积,集水出流负荷高达总出水负荷2/3,剩余2/3面积的池体面积,负荷只有1/3,表面负荷不均限制了产水量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行稳定性大,能够达到稳定出水水质、单池产水量和降低药耗能耗的目的,在实际运行中,将更加适应水量、水质的变化,降低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成本的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

本发明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原水从池底的进水管进入,先经喷嘴、喇叭口,高速喷入喉管,因此在喉管下部喇叭口附近形成真空而吸入大量回流泥渣,回流泥渣与原水在喉管中剧烈混合反应后,然后进入第一絮凝池、第二絮凝池中;从第二絮凝池溢出的泥渣和原水的混合液,在沉淀区分离室中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向上,经集水槽收集后外排,沉淀的泥渣一部分进入泥渣自动排泥管,另一部分被喉管吸入,进入反应系统而不断循环;原水流量与泥渣回流量之比,一般为1:2~1:4,喉管和喇叭口的高低可用池顶栏杆处的升降阀调节。

所述的第一絮凝池为:其内设有格网强化反应器,于第一絮凝池内喉管上1/3处,自下而上设80×80×10mm,100×100×10mm,150×150×10mm筛网,三层格网各间距300mm;第一絮凝池来水依次通过设在通道的格网强化反应器,形成小旋涡流,强化了水流的涡流扰动,缩短了反应时间,强化了反应程度。

所述的集水槽为为:不等距孔口集水,不锈钢材质,美观实用,耐腐蚀耐氧化性强;不等距孔口设置,符合辐射出水的水力要求,提高了池体表面负荷的均匀性。

所述的自动排泥管为:其上增设自动排泥阀切换分支管路,用于固定时间设定实现排泥的自动控制,该措施使得排泥时间及时、准确,排泥效果好,解决了污泥因不能及时排除而影响出水水质,保持澄清池系统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

所述的沉淀区分离室为:其内加设蜂窝斜管填料,加设的蜂窝斜管填料一方面起到稳流作用,减小水流雷诺数,增大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沉淀区的表面负荷,从而增大沉淀效率;另一方面蜂窝斜管填料孔内沉淀滑下的泥渣,在蜂窝斜管填料下部形成轻微的纵向循环,悬浮泥渣层的矾花得以再碰撞、加强了絮凝网捕卷扫的作用,形成大颗粒絮体,不会被水流带出清水区,达到高效澄清效果,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提高产水量;蜂窝斜管填料直径为50mm,斜长1000mm,按装倾角为60,聚丙烯材质,可提高3~5倍的液面面积,使液面负荷可达8.0~10m3/(m2·h)。

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与传统水力循环澄清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1)喷嘴直径由原设计的110mm更换150mm,如果保证喷嘴流速不变,喷嘴流量可提高80%,而在原流量不变的前提下,流速可减小到4m/s,这就使得喷嘴的水头损失大为减小,明显降低了水泵能耗。(2)在水力循环澄清池第一絮凝池增设格网强化反应器,于第一反应室内喉管上1/3处,自下而上设80×80×10mm,100×1 00×10mm,150×150×10mm筛网,三层格网各间距300mm;第第一絮凝池来水依次通过设在通道的网格,形成小旋涡流,强化了水流的涡流扰动,缩短了反应时间,强化了反应程度。(3)沉淀区分离室加设有蜂窝斜管填料:加设蜂窝斜管填料,一方面起到稳流作用减小水流雷诺数,增大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沉淀区的表面负荷,从而增大沉淀效率;另外斜管孔内沉淀滑下的泥渣,在斜管区下部形成轻微的纵向循环,悬浮泥渣层的矾花得以再碰撞、加强了絮凝网捕卷扫的作用,形成大颗粒絮体,不会被水流带出清水区,达到高效澄清效果,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提高产水量,采用的蜂窝斜管填料直径为50mm,斜长1000mm,安装倾角为60,聚丙烯材质;可提高3~5倍的液面面积,使液面负荷可达8.0~10m3/(m2·h)。(4)辐射的集水槽改为不等距孔口集水槽:将辐射式混凝土制孔口集水槽改为不等距孔口集水槽,不锈钢材质,美观实用,耐腐蚀耐氧化性强,不等距孔口设置,符合辐射出水的水力要求,提高了池体表面负荷的均匀性。(5)改造了水力循环澄清池的排泥系统:在原自动排泥管上增设自动排泥阀切换分支管路,用于固定时间设定实现排泥的自动控制,该措施使得排泥时间及时、准确,排泥效果好,解决了污泥因不能及时排除而影响出水水质、保持澄清池系统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结构示意图。

图中为:升降阀1、池顶栏杆2、集水槽3、蜂窝斜管填料4、自动排泥阀5、自动排泥管6、喉管7、喇叭口8、进水管9、喷嘴10、第二絮凝池11、沉淀区分离室12、第一絮凝池13、格网强化反应器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原水从池底的进水管9进入,先经喷嘴10、喇叭口8,高速喷入喉管7,因此在喉管7下部喇叭口8附近形成真空而吸入大量回流泥渣,回流泥渣与原水在喉管7中剧烈混合反应后,然后进入第一絮凝池13、第二絮凝池11中;从第二絮凝池11溢出的泥渣和原水的混合液,在沉淀区分离室12中进行泥水分离,清水向上,经集水槽3收集后外排,沉淀的泥渣一部分进入泥渣自动排泥管7,另一部分被喉管9吸入,进入反应系统而不断循环;原水流量与泥渣回流量之比,一般为1:2~1:4,喉管9和喇叭口10的高低可用池顶栏杆2处的升降阀1调节。

所述的第一絮凝池13为,其内设有格网强化反应器14,于第一絮凝池13内喉管8上1/3处,自下而上设80×80×10mm,100×1 00×10mm,150×150×10mm筛网,三层格网各间距300mm;第一絮凝池13来水依次通过设在通道的格网强化反应器14,形成小旋涡流,强化了水流的涡流扰动,缩短了反应时间,强化了反应程度。

所述的集水槽3为:不等距孔口集水槽3,不锈钢材质,美观实用,耐腐蚀耐氧化性强;不等距孔口设置,符合辐射出水的水力要求,提高了池体表面负荷的均匀性。

所述的自动排泥管6为:其上增设自动排泥阀5切换分支管路,用于固定时间设定实现排泥的自动控制,该措施使得排泥时间及时、准确,排泥效果好,解决了污泥因不能及时排除而影响出水水质,保持一种高效水力循环澄清池达到稳定的处理效果。

所述的沉淀区分离室12为:其内加设蜂窝斜管填料4,加设的蜂窝斜管填料4一方面起到稳流作用,减小水流雷诺数,增大了沉淀面积,减小了沉淀区分离室12的表面负荷,从而增大沉淀效率;另一方面蜂窝斜管填料4孔内沉淀滑下的泥渣,在蜂窝斜管填料4下部形成轻微的纵向循环,悬浮泥渣层的矾花得以再碰撞、加强了絮凝网捕卷扫的作用,形成大颗粒絮体,不会被水流带出清水区,达到高效澄清效果,能保证出水水质的稳定、提高产水量;蜂窝斜管填料4直径为50mm,斜长1000mm,按装倾角为60,聚丙烯材质,可提高3~5倍的液面面积,使液面负荷可达8.0~10m3/(m2·h)。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