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修复淋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58142阅读:6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壤修复淋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土壤修复淋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工业的不断发展,伴随而来的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土壤污染是越来越突出的污染问题。为了解决土壤污染的问题,目前采用的方法多为生物修复法和农业耕作修复法,其中生物法是在被污染的土壤内添加生物菌种,通过生物菌种分解土壤内的有害物质;农业耕作法则直接在污染的土地上种植相应的农作物,通过农作物的吸收利用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但是我国正处在城镇化的关键时期,生物修复法和农业耕作修复法耗时较长,很难满足需求。为了避免被严重污染的土地被开发用作生产、生活用地,需要对严重污染的地块进行快速修复,需要一种灵活的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快速对污染土地进行淋洗修复的装置,通过第一淋洗机构和卧式搅拌机之间的配合来实现该目的。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淋洗装置、脱干装置以及废水处理装置,所述淋洗装置包括第一淋洗机构和卧式搅拌机,所述第一淋洗机构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槽,所述输送槽上方设有第一淋洒口,沿所述输送槽的延伸方向均匀设有搅拌机构,所述卧式搅拌机设置在所述输送槽下端出口处,所述卧式搅拌机入口处设有第二淋洒口,所述卧式搅拌机的出料口设有脱干装置,所述脱干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废水处理装置。

由此,第一淋洒口和第二淋洒口同时对土壤进行淋洗作业。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搅拌机包括穿过所述输送槽两侧壁的转轴以及固定在所述转轴上的刮板。

由此,搅拌机构可以促进土壤向卧式搅拌机内输送,同时翻起土壤以促进淋洗液体与土壤均匀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卧式搅拌机靠近所述第一淋洗机构一端下方设有用于抬升所述卧式搅拌机的液压装置。

由此,在对卧式搅拌机进行清洗时,使用液压装置抬起其一端。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脱干装置为板框压滤机。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淋洗机构的输入端设有筛选装置,以筛选出土壤中的沙石进行水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第一淋洗机构的倾斜角度为30°,以保证土壤的运输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使用卧式搅拌机对土壤进行搅拌前,第一淋洗机构先对土壤进行初步淋洗混合,提高效率。

(2)输送槽内的搅拌机构作用土壤向卧式搅拌机运动的同时,对土壤进行翻转以促进混合,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证了淋洗液与土壤最大限度的混合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搅拌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如下:

1.淋洗装置,11.第一淋洗机构,111.第一淋洒口,112.输送槽,113.搅拌机构,1131.转轴,1132.刮板,12.卧式搅拌机,121.第二淋洒口,2.脱干装置,3.废水处理装置,4.液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淋洗装置1、脱干装置2以及废水处理装置3。淋洗装置1包括第一淋洗机构11和卧式搅拌机12。第一淋洗机构11包括倾斜设置的输送槽112,待处理的土壤可经过输送槽112进行运输。输送槽112上方设有第一淋洒口111,在输送土壤的过程中,第一淋洒口111喷出的淋洗液对土壤进行初步淋洗混合以提高效率。由于土壤和淋洗液混合后粘性变大,因此第一淋洗机构11的倾斜角度设置为30°,输入端在上,输出端在下,以保证土壤运输顺畅。

卧式搅拌机12设置在输送槽112下端出口处,卧式搅拌机12入口处设有第二淋洒口121,卧式搅拌机12对第一淋洗机构11输送来的土壤进行批量混合。卧式搅拌机12的出料口位置处设有脱干装置2,脱干装置2的输出端连接废水处理装置3。

如图2所示,沿输送槽112的延伸方向均匀设有搅拌机构113,搅拌机包括穿过输送槽112两侧壁的转轴1131以及固定在转轴1131上的刮板1132。在转轴1131旋转过程中,刮板1132作用在输送槽112内的土壤上,促进土壤向卧式搅拌机12一端输送;同时刮板1132翻起下层的土壤以促进淋洗液体与土壤均匀混合。

卧式搅拌机12靠近第一淋洗机构11一端下方设有用于抬升所述卧式搅拌机12的液压装置4。在对卧式搅拌机12进行清洗时,使用液压装置4抬起其一端,以促进清洗液从卧式搅拌机12另一端流出,便于清洗。

脱干装置2为板框压滤机,板框压滤机结构简单、维修方便、适用性强,适用于工作环境复杂、土壤情况多样的情况需要。

第一淋洗机构11的输入端设有筛选装置,以便对筛选出土壤中的沙石进行水洗。

以上说明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使得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完整的实施本方案,但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