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加热的户外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53438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户外野营时很多时候都要用到饮用水,比如用于喝水以及煮饭做菜的水, 但人们对户外水源的水质均不清楚,需要对水进行一定的净化后才能放心饮用,目前还很少有专门用于户外的水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自动加热的户外净水器,以解决人们户外难以获取饮用水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可自动加热的户外净水器,包括净水盒体,所述净水盒体内安装有用于除去水中杂质的过滤装置,所述净水盒体一端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连通有涡轮泵,所述涡轮泵上固定有底部开口的吸盘,所述吸盘的一端连通有支管,所述支管上连通有流通管;吸盘的另一端连通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与净水盒体连通,引流管上设有溢流阀;净水盒体另一端连通有水箱,所述水箱与净水盒体之间设有第一开关;水箱底部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水箱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密封塞,出水管的出水端设有储存装置;水箱底端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缸体,所述缸体底部铺设有用红磷制成的摩擦片,缸体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一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安装有底部与摩擦片相抵的易燃块;缸体靠近活塞板的一端设有与涡轮泵连通的导通管,所述导通管上设有第二开关,导通管的工作端贯穿缸体内壁并与活塞板位置相对。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首先,将流通管、吸盘、涡轮泵放入到水源中,并使吸盘与石块贴合达到密封状态;流通管放入水后水流持续地从流通管内流过,使流通管与支管连通的地方形成负压,支管将吸盘内的水导出到流通管内并流走,吸盘内压强逐渐变小并形成负压使吸盘吸附在石块上。此过程中水流中的水流入涡轮泵中,涡轮泵将水吸入到进水管内,再经过过滤装置的过滤后形成可饮用的净水。

若人们需要的是冷的净水,则打开第一开关,净水流经水箱后从出水管中流入到储存装置中进行储存。当净水储存够之后,用密封塞将出水管端密封,涡轮泵继续将水吸入到净水盒体内进行积蓄,当净水盒体内的水压达到溢流阀的临界值时,溢流阀被打开,净水盒体内的水会通过引流管流入到吸盘内,使吸盘内的压强逐渐恢复到常态,吸盘与石块会失去相互贴合的力并分离开来,此时关闭涡轮泵,人们可将设备从水中取出。

若人们需要的是热的净水,在净水进入水箱后,关闭第一开关,打开第二开关,涡轮泵中的水进入导通管内并从导通管的工作端喷射到活塞板上,推动活塞板产生移动,活塞板的移动带动连杆和易燃块产生移动,易燃块在移动过程中与摩擦片摩擦发热,使易燃块在摩擦过程中燃烧起来并释放热量,热量通过水箱底部传递给水箱内的净水,对净水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将密封塞取下,将水箱内的热水通过出水管导出到储存装置中。第一开关被关闭后,涡轮泵吸入的水会积蓄在净水盒体内,当净水盒体中的水压达到溢流阀的临界值时,溢流阀被打开,净水盒体内的水会通过引流管流入到吸盘内,使吸盘内的压强逐渐恢复,当吸盘内的压强恢复到常态时,吸盘与石块会失去相互贴合的力并分离开来,此时关闭涡轮泵,人们可将设备从水中取出。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方案通过过滤装置对水进行过滤,能够为户外活动的人们提供干净可饮用的水,为人们户外的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2)本方案通过加热装置对水箱内的净水进行加热,能够为人们提供可以饮用的热水,为人们户外的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3)本方案的加热装置利用易燃块与摩擦片的摩擦发热,使易燃块燃烧产生热量并对净水进行加热,结构简单,加热速度快,提高了人们在户外获取热水的效率;

(4)本方案利用水对活塞板形成的冲击来推动活塞、连杆和易燃块的移动,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在节约能源的同时还为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5)本方案中加热水箱底部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加热机构产生的热量能够快速地传递给加热水箱内的水,提高加热速度;

(6)本方案利用伯努利原理,通过流通管内的水流使支管及吸盘内形成负压,使吸盘吸附在石块上,能够有效防止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被冲走,且结构简单,生产成本较低;

(7)本方案的密封塞除了可以将阻止水从出水管中流出之外,还可以防止设备在搬运过程中杂物进入到进水管内使进水管受到污染;

(8)本方案利用溢流阀控制引流管的进水情况,从而控制吸盘与石块的分离,方法巧妙,结构简单;

(9)本方案利用吸盘与石块的配合,实现设备的固定,固定效果较好,且操作简单;

(10)本方案采用涡轮泵进行取水,不需要额外的动力设备,为户外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方案二: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进水管为可伸缩的鹅颈管。鹅颈管可随意调节方向,可以方便人们调节进水管的取水方向,而可伸缩的鹅颈管则可以调节人们取水的距离。

方案三:此为方案二的优选,所述摩擦片和易燃块均可进行更换。摩擦片磨损后或易燃块燃烧后均可进行更换,使设备可循环利用,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

方案四:此为方案三的优选,所述流通管采用硬质材料制成。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流通管具有刚性,能够使水流稳定地从流通管内流过,使吸盘能够形成稳定的负压,不会被水流冲歪影响吸盘的固定效果。

方案五: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密封塞采用橡胶材质制成。橡胶具有弹性,能够很好地密封两者之间的缝隙,采用橡胶材质制成的密封塞气密性强,密封效果较好。

方案六:此为方案五的优选,所述密封塞上套设有固定在出水管上的挂绳。挂绳将密封塞与出水管连接在一起,防止人们在取下密封塞后随处放置,导致丢失。

方案七:此为基础方案的优选,所述过滤装置包括活性炭吸附机构和多层滤网。采用活性炭和滤网对水进行净化,净化效果较好,且滤网有多层,可进一步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可自动加热的户外净水器的实施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净水盒体1、水箱2、出水管3、密封塞4、缸体5、活塞板6、连杆7、易燃块8、摩擦片9、导通管10、过滤装置11、涡轮泵12、进水管13、吸盘14、支管15、流通管16、引流管17、溢流阀18、储存装置19、第一开关20、第二开关2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可自动加热的户外净水器,主要由涡轮泵12、净水盒体1、水箱2、加热装置和吸盘14构成。涡轮泵12的下端固定有吸盘14,吸盘14的左端连通有支管15,支管15的左端与流通管16连通,流通管16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吸盘14的右端与引流管17连通,引流管17与净水盒体1连通,引流管17上安装有溢流阀18。涡轮泵12的上端与进水管13连通,进水管13为可伸缩的鹅颈管。进水管13的右端与净水盒体1连通,净水盒体1内安装有过滤装置11,过滤装置11由活性炭吸附机构和多层滤网构成。

净水盒体1的右端连通有水箱2,净水盒体1与水箱2之间安装有第一开关20,水箱2底部采用导热材料制成。水箱2的右端连通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密封塞4,密封塞4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密封塞4上套有固定在出水管3上的挂绳;出水管3的右端连通有储存装置19。水箱2的下端焊接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由缸体5、活塞板6、连杆7、易燃块8、摩擦片9和导通管10构成。活塞板6滑动连接在缸体5内,活塞板6的右端焊接有连杆7,连杆7的右端与易燃块8相连。缸体5右端下部铺设有摩擦片9,摩擦片9采用红磷制成,易燃块8由氯酸钾、二氧化锰、三硫化二锑和硫组成。易燃块8与摩擦片9相抵,摩擦片9和易燃块8均可进行更换。缸体5的左端连通有导通管10,导通管10的右端与活塞板6位置相对,导通管10上安装有第二开关21,导通管10的左端与涡轮泵12连通。

具体工作时,首先,将流通管16、吸盘14、涡轮泵12放入到水源中,并使吸盘14与石块贴合达到密封状态;流通管16放入水后水流持续地从流通管16内流过,使流通管16与支管15连通的地方形成负压,支管15将吸盘14内的水导出到流通管16内并流走,吸盘14内压强逐渐变小并形成负压使吸盘14吸附在石块上。此过程中水流中的水流入涡轮泵12中,涡轮泵12将水吸入到进水管13内,再经过过滤装置11的过滤后形成可饮用的净水。

若人们需要的是冷的净水,则打开第一开关20,净水流经水箱2后从出水管3中流入到储存装置19中进行储存,方便人们饮用。当净水储存够之后,用密封塞4将出水管3的出水端密封住,涡轮泵12继续将水吸入到净水盒体1内进行积蓄,当净水盒体1内的水压达到溢流阀18的临界值时,溢流阀18被打开,净水盒体1内的水会通过引流管17流入到吸盘14内,使吸盘14内的压强逐渐恢复,当吸盘14内的压强恢复到常态时,吸盘14与石块会失去相互贴合的力并分离开来,此时关闭涡轮泵12,人们可将设备从水中取出。

若人们需要的是热的净水,在净水进入水箱2后,关闭第一开关20,打开第二开关21,涡轮泵12中的水进入导通管10内并从导通管10的工作端喷射到活塞板6上,推动活塞板6产生移动,活塞板6的移动带动连杆7和易燃块8产生移动,易燃块8在移动过程中与摩擦片9摩擦发热,使易燃块8在摩擦过程中燃烧起来并释放热量,热量通过水箱2底部传递给水箱2内的净水,对净水进行加热。加热完毕后,将密封塞4取下,将水箱2内的热水通过出水管3导出到储存装置19中。第一开关20被关闭后,涡轮泵12吸入的水会积蓄在净水盒体1内,当净水盒体1中的水压达到溢流阀18的临界值时,溢流阀18被打开,净水盒体1内的水会通过引流管17流入到吸盘14内,使吸盘14内的压强逐渐恢复,当吸盘14内的压强恢复到常态时,吸盘14与石块会失去相互贴合的力并分离开来,此时关闭涡轮泵12,人们可将设备从水中取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