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8625阅读:8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属于水处理领域。



背景技术:

水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水资源缺乏的情况下,水污染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中国许多地方,各种复杂因素导致不少水体已经受到严重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匮乏。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是一种将比重接近水的悬浮填料直接投加到曝气池中作为微生物的活性载体,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填料处于流动状态从而达到污水处理的工艺。作为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法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法相结合的一种工艺,目前MBBR反应器兼具两者有点,但是也存在填料容易流失、堵塞等问题。

传统的MBBR工艺主要包括了进水、厌氧、曝气、沉淀和出水,在COD和氨氮较低的情况下能得到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一旦水质COD和氨氮较高,传统的MBBR工艺无法避免出水不达标的情况;同时,由于污水成分复杂,单一工艺难以很好的去除,很多情况下都要进行后续的深度处理,才能使废水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该设备不仅克服了单一曝气池反应不稳定的问题,而且克服了单一MBBR工艺处理可能不达标的问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MBBR工艺的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 于,其包括一级处理,两级处理和深化处理,通过三级处理确保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首先进入一级处理,一级处理是厌氧池1和缺氧池2,两池用隔板分割,池底部连通。

经一级处理后的污水从隔板上部以小孔进水方式进入二级处理,二级处理分为曝气池和沉淀池,曝气池包括两个内循环曝气池,3,4号池为第一内循环曝气池,5,6号池为第二内循环曝气池,其中第一内循环池3和第二内循环池6,第一曝气池4和第二曝气池5,每一组内循环曝气池中填充悬浮填料。3,4号池以隔板分隔,4号池底部铺设曝气盘,污水在3,4号池内进行内循环曝气,污水从隔板上部以小孔出水方式进入5号池;5,6号池机理与3,4号池机理相同,曝气盘布置在5号池,污水从6号池以上部小孔出水方式进水7号池。7号池作沉淀池使用。

深化处理主要包括加药池9、反应池8和集水池10,在二级处理水质达标时,深化系统作为沉淀池使用;当二级处理不达标时,深化处理通过加药、沉淀、过滤作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

本实用新型有机的结合了厌氧、好养和深度处理三级处理,基于MBBR工艺为核心,包含了A/O工艺、MBBR工艺和混凝沉淀的优点,与现有技术和设备相比,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出水水质更优质稳定,能确保出水达标排放。这是基于三级处理,采用了厌氧、缺氧、两级曝气池和深度处理,能有效控制污染物。2、占地面积少,该反应器结构紧凑,地上地下均可布置。3、有效避免填料流失和堵塞,这是基于每一组内循环池曝气池以上部小孔方式出水和内循环池池容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图。

图中1.厌氧池,2.缺氧池,3.第一内循环池,4.第一曝气池,5.第二曝气池,6.第二内循环池,7.沉淀池,8.反应池,9.加药池,10.集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厌氧池1,缺氧池2,第一内循环池3,第一曝气池4,第二曝气池5,第二内循环池6,沉淀池7,加药池9,反应池8和集水井10。厌氧池1和缺氧池2底部连通,缺氧池2和第一内循环池3上部小孔相通,第一内循环池3和第一曝气池4底部和上部相通,第一曝气池4和第二曝气池5上部小孔相通,第二曝气池5和第二内循环池6底部和上部均相通,第二曝气池6和沉淀池7上部小孔相通,沉淀池7前段设置挡板,沉淀池7和加药池9上部相通,加药池9和反应池8下部相通,反应池8和集水井10上部相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