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406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到1999年,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已达1.4亿吨,并且以每年8%~10%的速度递增,人均日产生的垃圾已超过1kg,接近工业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我国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原则,将有一大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要新建。而垃圾渗滤液是否处理达标排放,是衡量一个填埋场是否为卫生填埋场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不合格的垃圾填埋场,就是一个大的污染源,如不及时对其进行收集、处理,将造成对地下水、地表水及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的污染和影响。尤其是它对地下水源和土壤的污染更为严重。一些旧的垃圾填埋场由于没有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的严重污染。一些旧的垃圾填埋场由于没有采取防渗措施,产生的渗滤液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对地下水的严重污染。其污染延续时间可以长达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一旦地下水源和周围土壤被其污染,想用人工方法实施再净化,技术上将非常困难,其费用也极其昂贵,难以实施,从而严重威胁到人的生活和生产。

而传统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的效果不佳,不能根据垃圾场的埋龄来进行具体的渗滤液处理,其处理效果不佳,需要设计一种更为有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处理方便可靠,能保证渗滤液处理后的达标排放,安全环保,实用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渗滤液原水管、调节池、筛网池、污水提升泵、一号泵、UASB厌氧反应器、脱硫装置、A/O生化池、污泥浓缩池、螺杆泵、污泥运输装置、MBR系统、RO系统和出水泵,渗滤液原水管与调节池相连,调节池通过污水提升泵连接至筛网池,筛网池通过一号泵连接至UASB厌氧反应器,UASB厌氧反应器分别与A/O生化池、污泥浓缩池相连,UASB厌氧反应器还与脱硫装置相连,A/O生化池也与污泥浓缩池相连,污泥浓缩池通过螺杆泵连接污泥运输装置,污泥浓缩池的上层清液连接至筛网池,A/O生化池、MBR系统、RO系统和出水泵依次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号泵、UASB厌氧反应器、脱硫装置、螺杆泵、MBR系统、RO系统和出水泵均与PLC控制器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被治理废水达标排放,资源的再次利用,污泥量小、无臭味、低能耗、基建成本及运行费用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包括渗滤液原水管1、调节池2、筛网池3、污水提升泵4、一号泵5、UASB厌氧反应器6、脱硫装置7、A/O生化池8、污泥浓缩池9、螺杆泵10、污泥运输装置 11、MBR系统12、RO系统13和出水泵14,渗滤液原水管1与调节池2相连,调节池2通过污水提升泵4连接至筛网池3,筛网池3通过一号泵5连接至UASB厌氧反应器6,UASB厌氧反应器6分别与A/O生化池8、污泥浓缩池9相连,UASB厌氧反应器6还与脱硫装置7相连,A/O生化池8也与污泥浓缩池9相连,污泥浓缩池9通过螺杆泵10连接污泥运输装置11,污泥浓缩池9的上层清液连接至筛网池3,A/O生化池8、MBR系统12、RO系统13和出水泵14依次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一号泵5、UASB厌氧反应器6、脱硫装置7、螺杆泵10、MBR系统12、RO系统13和出水泵14均与PLC控制器相连。

本具体实施方式垃圾填埋区产生的垃圾渗滤液经专用的收集管道汇入调节池,渗滤液在调节池中得到均质均量。在调节池中加入特殊的菌种及药剂,则在调节池中可产生厌氧和兼氧生化反应,可去除一部分的CODcr、BOD5和NH4+-N。从调节池中流出的污水经不锈钢细格网分离固体杂质后进入格网池,后用1#泵提升至UASB厌氧反应器。污水经UASB厌氧反应器厌氧处理后,进入AO反应器。A/O池充分实现去除有机物和脱氮的功能。MBR系统内置于A/O池,MBR出水进入经检验达标则经过提升泵提升进入RO系统,经过RO系统的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UASB厌氧反应器、A/O池产生的剩余污泥进入污泥浓缩他,经浓缩处理后的污泥由螺杆泵统一送到填埋区填埋。浓缩池上清液回流至调节池。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