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813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中有很多铜、铁、锌、镁等重金属,它们或是溶解在污水中,或是悬浮在污水中。传统的污水净化方法是先经过过滤或絮凝,把污水中的悬浮物质去除,然后再用活性污泥法,喷水虑床法,厌氧等微生物处理方法来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去除悬浮物质一般选用的絮凝剂是硫酸铝,硫酸铁,硫酸亚铁等无机絮凝剂,或是聚丙烯酰胺,聚合氯化铝等高分子絮凝剂。这些絮凝剂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但却不能去掉溶解性的污染物。用微生物的方法可以去除溶解性的污染物,但是微生物处理方法很有局限性,需要调节pH,温度,溶氧量等条件。并且,污染物质是微生物的养分,养分的量过多或是过少都会影响微生物的净化处理能力。另外含盐量或是含油量过多的污水也会造成微生物处理率降低,必须做预处理。为了维持这些处理条件,微生物处理方法需要调整槽,曝气槽,沉淀槽,污泥回送系统,消化槽等设备。为了安装这些设备,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总之微生物处理需要药剂费,人员费,电费等各种各样的运行成本和较高的投资成本。使用活性污泥法的微生物处理虽然能够去除一部分的重金属,但是产生的污泥还是会照成二次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成本低、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依次包括中和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分离池以及回收系统,所述中和池、混凝反应池设有搅拌器和计量泵,所述中和池的底部与混凝反应池连接,所述分离池中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设有微滤膜,所述分离池的上部设有排水管,所述分离池的底部通过螺杆输送机与回收系统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为:

所述排水管与过滤器连接。

所述回收系统包括磁分离机和压力机。

所述分离池内设有搅拌器,所述分离池与磁分离机连接。

所有的连接管道均设有阀门。

所述絮凝反应池和分离池设有图像采集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通过向污水中投入助凝剂、磁性剂等,利用中和池、混凝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及分离池,通过化学反应是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再通过过滤和分离使沉淀物从水溶液中去除,解决重金属对环境的危害。本实用新型分离出的重金属化合物能够回收再分离出重金属,磁性剂可以反复使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污水中重金属去除率,提升了排放水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标准,减少了污泥排放,实现连续操作、自动化、安装便捷、占地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中和池;2、混凝反应池;3、絮凝反应池;4、分离池;41、挡板;42、微滤膜;43、排水管;44、螺杆输送机;45、储水区;46、金属区;5、回收系统;6、搅拌器;7、计量泵;8、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依次包括中和池1、混凝反应池2、絮凝反应池3、分离池4以及回收系统5,中和池1、混凝反应池2设有搅拌器6和计量泵7。中和池1的底部与混凝反应池2连接,分离池4内设有搅拌器6。分离池4中设有挡板41,挡板41将分离池分为储水区45和金属区46。挡板41上设有微滤膜42,分离池4的上部设有排水管43,排水管43与过滤器8连接。回收系统5包括磁分离机和压力机,分离池4的底部通过螺杆输送机44与磁分离机衔接。所有的连接管道均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提高了污水中重金属去除率,提升了排放水达到地表水V类以上标准,减少了污泥排放,实现连续操作、自动化、安装便捷、占地少、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絮凝反应池3和分离池4设有图像采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重金属污水处理系统,工作过程如下:

污水进入中和池1,中和池1内的计量泵7输送入强碱,同时用搅拌器6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进入混凝反应池2。混凝反应池2中的计量泵7向混凝反应池2中加入助凝剂和磁性剂,同时用搅拌器6搅拌,搅拌后的污水进入絮凝反应池3,通过化学反应是污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重金属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助凝剂可以选用聚丙烯酰胺、活化硅酸、骨胶等,磁性剂采用纳米铁陶瓷颗粒。反应充分后进入分离池4进行分离,分离后的水用过微滤膜42进入储水区45,呈絮状的重金属化合物不能通过微滤膜42,留在了金属区46。分离后的水通过排水管43进入过滤器8,过滤后的水达标排出。呈絮状的重金属化合物通过螺杆输送机44进入磁分离机进行分离,再通过压力机压滤排出。

絮凝反应池3和分离池4内的图像采集设备可以实时监控反应情况和分离效果,以便进行调节。

上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