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一体化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0237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体净化装置。具体说,是用来对黑臭水体进行集透析、冲流和增氧的一体化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污水处理行业,大都是采用将污水抽入气浮池内,再向气浮池内加入絮凝剂,经过絮凝使污水中的污物凝结成絮状。然后,除去絮状物,并用高压喷头将除去絮状物的较净水冲入黑臭水体中,从而实现对黑臭之类的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其中,絮凝剂混合机构、絮凝反应罐、气浮池和增氧池都是互不相连的独立设备,使得设备分散、占据空间多。又由于上述设备都是互不相连的独立设备,各个设备实现的功能需要分步骤来实现,因此,对污水的净化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黑臭水一体化净化装置。这种装置,所用设备集中、占据空间小。采用这种一体化装置来对黑臭水进行净化,可大大提高净化效率。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上述问题,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黑臭水一体化净化装置特点是包括絮凝反应罐、气浮池、增氧池、冲流机构、溶气罐和第一混凝剂容器。其中:絮凝反应罐上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借助管道和污水调节阀与黑臭水连通,所述出口借助管道与气浮池连通,所述气浮池与增氧池间、增氧池与冲流机构的进口间均相通。溶气罐和第一混凝剂容器分别与气浮池和絮凝反应罐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气浮池的出口与溶气罐和第一混凝剂容器间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水泵的出口与气浮池和絮凝反应罐之间的管道间连有第二混凝剂容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还包括污泥干化装置,气浮池底部有排泥口,该排泥口与污泥干化装置连通。

其中,所述冲流机构是高压喷头。

由上述方案可以看出,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黑臭水一体化净化装置包括絮凝反应罐、气浮池、增氧池、冲流机构、溶气罐和第一混凝剂容器。其中:絮凝反应罐上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借助管道和污水调节阀与黑臭水连通,所述出口借助管道与气浮池连通,所述气浮池与增氧池间、增氧池与冲流机构的进口间均相通。溶气罐和第一混凝剂容器分别与气浮池和絮凝反应罐连通。

将絮凝反应罐、气浮池、增氧池、冲流机构、溶气罐和第一混凝剂容器集成在一套设备中,使得设备集中、占据空间少。又由于设备集中,再借助自动控制装置,各个设备可自动、同步实现各自的功能,与背景技术中需要分步骤进行相比,可大大提高对污水的净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黑臭水一体化净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黑臭水一体化净化装置包括絮凝反应罐3、气浮池10、增氧池9、冲流机构8、溶气罐6和第一混凝剂容器4。其中:絮凝反应罐3上加工有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借助管道和污水调节阀2与黑臭水体1连通,所述出口借助管道与气浮池10连通,所述气浮池10与增氧池9间、增氧池9与冲流机构8的进口间均借助管道相通。气浮池10的出口与溶气罐6和第一混凝剂容器4间有水泵7。溶气罐6和第一混凝剂容器4上均有进口和出口,溶气罐6进口借助水泵7和管道与气浮池10和增氧池9间的管道相连通,溶气罐6的出口与气浮池9连通。第一混凝剂容器4的进口借助水泵7和管道与气浮池10和增氧池9间的管道相连通,第一混凝剂容器4的出口与絮凝反应罐3连通。其中,在增氧池9一侧配有增氧机,增氧机的出口借助管道与增氧池9连通。

所述冲流机构8是高压喷头。

为进一步提高净化效果,在水泵7的出口与气浮池10和絮凝反应罐3之间的管道间连有第二混凝剂容器5。

在气浮池10一侧设置有污泥干化装置11,该污泥干化装置是脱水机。脱水机的出水口和出渣口分别与污水调节阀2的进口和脱水机连通。这样,气浮池10内的浮渣和沉渣可借助管道和输送机构自动送入脱水机中进行干化处理。与此同时,脱水机产生的水再通过管道和阀门被送入絮凝反应罐3中与污水一起处理。

在气浮池10的出水口与溶气罐6、第一混凝剂容器4和第二混凝剂容器5间接有水泵7,以便进入溶气罐6、第一混凝剂容器4和第二混凝剂容器5的水都是净水。

利用本实用新型对臭水进行净化处理时,先将黑臭水体1通过污水调节阀2及水泵抽入絮凝反应罐3内,再通过管道将经过絮凝反应的污水送入气浮池10内。与此同时,由溶气罐6将微纳米气泡的溶气水送入气浮池10内,通过微纳米气泡的作用,使污水中的污物漂浮在水面,污泥沉降在池底,从而使黑臭水体1迅速变清。经过净化的清水进入增氧池9进行增氧处理后,提高了水中的溶解氧质量。经增氧后的清水,通过冲流机构8冲入被处理的黑臭水体1内。从而实现了对黑臭水体1的净化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