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螺旋交流磁化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7229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康饮水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螺旋交流磁化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上有五个长寿之乡,分别是:前苏联的高加索、巴基斯坦的罕萨、尼瓜多尔的比尔卡班、中国新疆的吐鲁番盆地和中国广西的巴马瑶族自治县。

在长寿的研究中,经过反复调查后,科学家发现这五个长寿村只有一个共同点是:长寿村的人都排泄清洁的粪便,类似刚刚出生的婴儿粪便,不臭。

进一步研究发现长寿村人排泄的清洁粪便中双歧杆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导致长寿村的人排清洁粪便的原因是终生肠道双歧杆菌占优势。

长寿村的人为什么终生消化道双歧杆菌都占优势?科学家发现原因是长寿村的人终生饮小分子团水!长寿村的人为什么能终生饮小分子团水?因为当地地球磁场均高于外界地球磁场,长寿村居民饮用的泉水和溪水形成天然小分子团的原因是地下水遭遇地下特殊地磁切割条件而形成的,也就是说,长寿村居民饮用的是天然磁化水都具有分子团小的特征。

为了长寿,科学家开始仿制人工磁化水,第一代磁化水是“静态磁化水”,即用磁铁制成水杯容器,用水杯盛水,让水在水杯中与磁场静态侵泡接触一定时间,产生静态磁化水,饮用结果是长寿效果不明显;第二代磁化水是“直流磁化水”即利用水管中的自然水压力产生冲击水流高速垂直切割磁感线一定时间,产生直流磁化水,饮用结果发现,长期饮用约半年时间会产生显著保健作用,但是长寿效果还是不太明显。

2016年10月16日,中国中医科学院王锡宁研究员采用“大数据荟萃分析”研究发现世界长寿研究有一个误区:人工磁化水与天然磁化水有本质区别。长寿村的天然磁化水是泉水和溪水长期在岩石间跌宕流淌,是在上下前后左右反复变换水流方向切割磁感线日积月累产生的“交流磁化水”,而人工磁化水是利用单一方向水压水流急速切割磁感线瞬间产生的“直流磁化水”。因此,“长寿水”是“交流磁化水”,不是“直流磁化水”。王锡宁研究员提出:第三代磁化水是“交流磁化水”,“交流磁化水”是仿真天然磁化水。

下列科学实验为“交流磁化水”是仿真天然磁化水的结论提供了科学证据。

仿交流磁化水实验参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371875)、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批准号:2014BAD08B09)、浙江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批准号:2011R50029)联合资助课题:和劲松,祁凡雨,裴洛伟-《磁场处理对液态水缔合结构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1).293。研究结果表明,随磁场处理时间的增加,液态水的表面张力减小,而黏度与氧17核磁共振谱半峰宽增加,液态水缔合构造加强,综合评价指标呈线性减小。荟萃研究结论:仿交流磁化水指标均表达为单极值变化关系,产生自组织水结构,构成有生命的水。

直流磁化水实验参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A2008000560)资助课题:丁振瑞,赵亚军,陈凤玲-《磁化水的磁化机理研究》-《物理学报》,2011,60(6):432-439。研究结果表明,搅拌状态下三种(沸腾冷却自来水、自来水和去离子水)磁化水的物理性质,得到水的表面张力系数、黏度和密度随磁感应强度和磁化时间均呈现多极值增减变化关系。该实验规律虽亦有多篇文献报道,但至今尚无合理解释。荟萃研究结论:直流磁化水指标均表达为多极值变化关系,不能产生自组织水结构。

自组织水结构实验参见贝纳尔对流。法国学者贝纳尔(Bénard)于1990年发现,在很大的水平放置的扁平圆形容器内充满一层液体,其液面与容器的底分别与T1、T2温度热源接触,且T2>T1。在温度差T2-T1不大时,系统的传热能达到稳态,这时在同一高度的水平截面上各点的宏观特征均相同,因而具有水平方向的平移不变性。可是,一旦其温度差ΔT=T2-T1达到并超过某一临界值ΔTc时,从上面俯视扁平容器,发现液体表面出现较规则的六角形图案,每个六角形中心的液体均向上流(或向下流),而边界处的液体均向下流(或向上流)。从纵剖面可看到流体在作一个个环流,相邻环的环流方向相反,这种规则的水花结构称为贝纳尔对流图案。1969年普利戈金(I.Prigogine)在贝纳尔对流基础上提出了耗散结构学说。

2016年2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王锡宁的《中医生命原理》理论专著(书号:ISBN978-7-5152-1003-2),书中报道,经过大量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生命的自组织规则是“聚合与裂解交替串联”,生命的本质是热的碎片,人造生命力的关键技术手段是采用热切割技术将连续的热切割成一份一份不连续的碎片(简称:热涌),这个过程称“制造热涌”。

中国古代宫廷御医有一种“摔水”熬药传统方法,就是用瓢将水提起2米高,将水在岩石上反复摔打200次后,再用于熬中药,反复在岩石上摔打的水因产生自组织水结构出现奇特疗效。德国古代盛传“顺势疗法”也是采用溶质反复撞击振荡摔打水,每次反复振荡28次,按照1%比例循环振荡稀释28次,反复顺势振荡摔打的水因产生自组织水结构也会出现奇特疗效。

自组织的水可以通过平板加热水、反复摔打水和交流磁化水获得。反复摔打水实际上是借助人力和重力将大分子团水“摔碎”变成小分子团水,“摔水”是一种物理热切割生命技术;交流磁化水实际上是借助磁力和水流冲击力将大分子团水“撕碎”变成小分子团水,“撕水”是另一种物理热切割生命技术;平板加热水实际上是借助水界面上下温度差的“剪刀力”将大分子团水“剪碎”变成小分子团水,“剪水”也是一种物理热切割生命技术。物理热切割生命技术的本质是反复改变作用力方向,比如针灸、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刺血、太极拳(包括瑜伽)等中医外治手法都是采用反复改变作用力方向的物理热切割生命技术手段。

螺旋管反复改变方向切割磁感线会产生电流,水流反复改变方向切割磁感线会产生有生命的自组织结构水——对称的六角形小分子团水,贝纳尔对流反复改变方向切割热力线也会产生有生命的自组织结构水——对称的六角形环流水,更重要的是心脏收缩与舒张交替变化的目的就是反复改变血流方向维持生命,还包括人体男女生殖器必需反复改变作用力方向才能完成性交,“反复改变作用力方向”的行为代表广泛和深刻的生命动机,这些“反复改变作用力方向”的生命现象都与“聚合与裂解交替串联”的中医生命原理相吻合。水分子的自组织能力越强大,水杂质的电磁场自组织能力就越弱小。

国内发明专利:一种带旁路循环加速的磁化装置(申请号CN201510294721.2,申请号:CN201520370483.4,20150930授权),公开了一种带旁路循环加速的磁化装置,包括磁化器、水泵、三通阀一和三通阀二,所述三通阀一的两端分别连接磁化器的进水口和水源接口,所述三通阀二的两端分别连接磁化器的出水口和出水接口,所述水泵两端通过旁路通管分别与三通阀一、三通阀二的第三端连接,所述水泵与磁化器之间形成旁路循环通路。本发明通过在磁化器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设置三通阀,再通过管道与水泵连接形成旁路循环通路,使水流多次快速流经磁化器磁场,得到最充分的磁化处理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可做成一体化设备,也方便在原有磁化设备基础上进行改装,适宜大规模推广应用。问题是这种带旁路循环加速的磁化装置还是采用单向急速水流垂直切割磁感线,属于直流磁化水装置。

国内发明专利:一种磁化水搅拌反应罐(申请号CN201420702190.7,20150805授权)。公开了一种磁化水搅拌反应罐,由电机、减速器、带电磁阀的进水管、搅拌轴、搅拌叶片、N极电磁铁、罐盖、罐体、S极电磁铁、带电磁阀的出水管组成;采用罐体两侧设置N极电磁铁与S极电磁铁,可对罐体内大容量水质进行磁化,由带电磁阀的进水管和带电磁阀的出水管控制水的进出量,具有磁化量大、效率高的优势。问题是这种磁化水搅拌反应罐也是采用单向急速水流垂直切割磁感线,也是属于直流磁化水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螺旋交流磁化水装置,实现水的双螺旋交流磁化,产生自组织水结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螺旋交流磁化水装置,包括:水箱和拧水器,所述拧水器包括电动机、转动轴、支架盘、上叶轮和下叶轮,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水箱顶部或者底部,所述转动轴设置在水箱中且端部与电动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上叶轮与下叶轮互相平行且固定在转动轴上,所述支架盘位于上叶轮与下叶轮之间,所述支架盘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转动轴从圆孔游离性穿过,所述支架盘外围间隔设置有数个永磁体。

其中,所述水箱顶部设置有入水口,所述水箱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

其中,所述永磁体为钕铁硼永磁体,数个永磁体环形阵列分布在支架盘上,所述永磁体分别垂直贯穿所述支架盘。

其中,所述上叶轮与下叶轮的叶片扭转角度彼此相反且上叶轮与下叶轮转动产生的水旋流方向彼此相对立且都指向支架盘。

其中,所述支架盘不与转动轴连接,也不随之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双螺旋交流磁化水装置,通过“拧水”、“摔水”和“撕水”三种不同的物理运动机制反复改变水流作用力方向,组成三种交流磁化水环境,不仅可以产生小分子团水,还可以产生自组织水结构,构成有生命的水,人长期饮用这种“交流磁化水”不仅具有保健功效,同时还具有长寿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螺旋交流磁化水装置,包括:水箱2和拧水器,所述拧水器包括电动机3、转动轴4、支架盘6、上叶轮7和下叶轮8,所述电动机3设置在水箱2顶部或者底部,所述转动轴4设置在水箱2中且端部与电动机3输出端相连接,所述上叶轮7与下叶轮8互相平行且固定在转动轴4上,所述支架盘6位于上叶轮7与下叶轮8之间,所述支架盘6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转动轴4从圆孔游离性穿过,所述支架盘6外围间隔设置有数个永磁体5,电动机3带动转动轴4上的上叶轮7和下叶轮8旋转,形成拧水作业。

本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顶部设置有入水口1,所述水箱底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9。需要磁化的水从入水口1导入水箱2,交流磁化后从出水口9排出,得到交流磁化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叶轮7与下叶轮8的叶片扭转角度彼此相反且上叶轮7与下叶轮8转动产生的水旋流方向彼此相对立且都指向支架盘6。电动机3驱动转动轴4,转动轴4带动上叶轮7和下叶轮8同步旋转,因为上下叶轮的叶片扭转角度恰好相反,导致水流分别从上下两个方向同时向中心冲击移动完成“拧水”作业,就像拧毛巾的动作一样,形成第一级交流磁化水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永磁体5为钕铁硼永磁体,数个永磁体5环形阵列分布在支架盘6上,所述永磁体5分别垂直贯穿所述支架盘6。从射流区向四周急速射出的水流穿透永磁体间隙的磁场垂直切割磁感线完成“撕水”作业,形成第二级交流磁化水环境。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盘6不与转动轴4连接,也不随之转动。上下水流冲击力受到支架盘6阻挡,水流急速改变方向朝水平方向同时向四周急速发散冲击,在支架盘6上下由水流射线同时作用形成一个铁饼状的射流区,从射流区向四周急速射出的水流撞击到四周永磁体5表面会发生反射再次改变水流方向完成“摔水”作业,形成第三级交流磁化水环境。

通过“拧水”“摔水”和“撕水”三种物理热切割生命技术联合作用反复改变水流作用力方向形成“交流磁化水”,可以将大分子团水彻底变成小分子团水并形成自组织水结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