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074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毯(1)从上至下包括:表层(11)、附有水生植物种子或幼苗的植生层(12)、用于吸附水中污染物并提供水生植物生长基质的活性层(13)、用于保证生态毯在水体中稳定性的载体层(14);所述生态毯(1)的边缘或者内部具有将其固定在河床上的固定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11)的材质为土工布或聚酯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层(12)是用无纺布面料包裹水生植物种子或者直接插种水生植物幼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为伊乐藻、枯草和黑藻中的一种或者混合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层(13)由粘土、保水剂、植物草纤维及活性介质混合而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介质的成分为活性炭、磷灰石、有机黏土和铝改性沸石中的任一种或其任意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层(14)为土工膜或土工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桩(22)和混凝土钉(21),所述桩(22)固定在河床上,所述混凝土钉(21)将生态毯固定在桩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修复污染底泥的生态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木桩、竹状和金属钉。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