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87049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



背景技术: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浸没型生物膜法,在池中装满各种挂膜介质,全部滤料浸没在废水中。在滤料下部设置曝气管,用压缩空气鼓泡充氧,废水中的有机物被吸附于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上,被微生物分解氧化。和其他生物膜一样,该法的生物膜也经历挂膜、生长、增厚、脱落等更替过程。一部分生物膜脱落后变成活性污泥,在循环流动过程中,吸附和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多余的脱落生物膜在二沉池中出去。空气通过池底的布气管进入废水中。

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具有净化效率高、适应性强、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的生物接触氧化池通常采用池底微孔曝气形式,长期运行时微孔曝气器易堵塞和老化脱落,影响曝气效果而需要检修,同时池底的其他相关装置由于长时间浸泡在废水中,容易腐蚀损坏,需要不定期的检修,常规做法是将池内正在处理的水全部排出,然后开始检修,这种做法需经过:排水-检修—注水-生物处理环境形成的全过程,极大的延长了不必要的检修时间,更为重要的是,原有的氧化池内的已经稳定的生物处理环境因此完全破坏,检修完毕后需要重新设置、培养合适的生物处理环境,从而造成效率和成本的极大浪费。

2、现有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填料多采用垂向固定设置组合填料,不利于检修,同时,在长期运行后,填料支架因废水腐蚀及填料表面因附着大量的活性污泥而坍塌,从而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3、虽然现有填料的比表面积较大,但生物膜大多只覆盖在纤维束表面,因此填料的有效处理部分仅为其外表面面积。当污水在池内以垂直方式向上流动通过填料层时,垂向设置的填料在污水切面上实际以点接触的方式进行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因此限制了其处理效果。

4、现有的组合填料在池内通常为静态设置,由于其上生物膜的生长后不易脱落,从而造成填料的下沉或聚集,不利于填料的循环利用,降低了废水处理效果。

5、现有的曝气方式的曝气气源较为集中,不能实现均匀曝气,同时,曝气溶氧的方式单一,导致池内氧气溶解量很少,制约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制约废水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生物接触氧化池,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所述氧化池内设置有一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氧化池分隔为上方的反应区和下方的进水区,所述进水区经过所述隔板与所述反应区单向连通,所述进水区连接有进水泵和抽水泵,该进水区通过一风管与外部连通,且该进水区还设置有检修通道,所述反应区内设置有悬浮填料,所述反应区的顶部设有出水区。当池底的曝气器或其他装置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将进水区内的废水抽出即可快速检修,极大的降低了检修的时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反应区完全不受影响,保护了反应区内的生物处理环境,保证了废水处理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均匀插接有多个布水器,所述布水器内设置有控制从进水区向所述反应区单向连通的单向止回装置,通过该种设置形成进水区向反应区的单向流通,从而实现检修时反应区与进水区的隔离。

进一步的,所述布水器包括出水口和进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布水器一端的侧面上,所述布水器的进水口均匀设置有多个布水孔,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反应区,所述进水口与所述布水孔位于所述进水区。通过均匀设置的多个布水器及其布水孔增加了一次溶氧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沿所述布水器的侧壁周向均匀设置,所述出水口的开口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呈60°倾斜向下设置,使从进水区注入反应区的水呈伞状喷射,与隔板发生碰撞,增大了局部水与氧气之间的搅拌接触,进一步增大了氧气的溶解量。

进一步的,所述氧化池还包括一搅拌器,所述搅拌器的搅拌叶轮位于所述反应区内,使反应池内的废水流体化,加速了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挂膜、生长、增厚、脱落等更替过程,保证了填料的悬浮特性,保证了悬浮填料的循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风管从所述氧化池的顶部延伸至所述进水区的底部,所述进水区的底部均布有多个曝气器,所述曝气器的上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曝气孔,任一所述曝气器均与所述风管连通,通过该种曝气器以及众多的微孔曝气,使氧气充分溶解到水中。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区内填充有海绵状开放性孔洞悬浮填料,该种填料比表面积大,能悬浮于池内,处理效果更优。

进一步的,所述海绵状开放性孔洞悬浮填料与所述反应区填充比为65%-75%。

进一步的,所述检修通道上方设置有通风机,从而使检修更加方便,通风机的设置使人员检修时保障空气输入,保障人身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区与所述反应区的高度比为3/8-3/7,所述反应区的高度为5米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通过隔板和布水器内的单向止回装置,形成进水区向反应区的单向通道,当池底的曝气器或其他装置需要检修时,只需要将进水区内径的废水抽出即可快速检修,极大的降低了检修的时间,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反应区完全不受影响,保护了反应区内的生物处理环境,保证了废水处理的连续性,从而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2、填料采用海绵状开放性孔洞悬浮填料,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废水处理效果更好,同时也避免了了填料支架坍塌的问题。

3、通过采用搅拌装置搅拌,使反应池内的废水流体化,加速了填料表面生物膜的挂膜、生长、增厚、脱落等更替过程,保证了填料的悬浮特性,保证了悬浮填料的循环使用。

4、通过曝气器的微孔均匀曝气,结合布水器的布水孔(废水通过细孔进一步增加溶氧量),以及60°水平向下倾斜的出水口(形成伞状出水,相当于局部搅拌溶氧),多种方式增大了池内废水的溶氧量,极大的改良了废水处理的生物环境,提高了废水处理的效果。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布水器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布水器的进水口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反应区;2、进水区;3、出水区;4、出水管;5、搅拌器;51、搅拌叶轮;6、悬浮填料;7、隔板; 8、布水器;81、出水口;82、进水口;83、布水孔;84、单向止回装置;9、曝气器;91、曝气孔;10、检修通道;11、通风机;12、检修门;13、进水泵;14、抽水泵;15、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物接触氧化池,氧化池内设置有一隔板7,隔板7将氧化池分隔为上方的反应区1和下方的进水区2,在本实施例中,进水区2与反应区1的高度比为3/8-3/7,反应区1的高度为5米以上,以保证废水处理的效果。隔板7上设置有连通反应区1和进水区2的布水器8,该布水器8内设置有单向止回装置84,可选用常规的单向阀控制,从而控制废水从反应区1向进水区2的单向流动。

进水区2连接有进水泵13和抽水泵14,该进水区2通过一风管15与外部连通,风管15与外部的空气压缩机连接,从氧化池的顶部延伸至进水区2的底部,进水区2的底部均布有多个曝气器9,曝气器9的上表面均匀设置多个曝气孔91,从而形成众多的微孔曝气,增大氧气的溶解量,改良废水处理的生物环境。任一曝气器9均与风管15连通,通过该种设置将外部的氧气不断的泵入处理池内的进水区2,为反应池生物提供有氧环境。同时,在反应区1内设置有悬浮填料6,在本实施例中,悬浮填料6采用海绵状开放性孔洞悬浮填料,且该海绵状开放性孔洞悬浮填料与反应区1填充比为65%-75%,该种填料给微生物提供大量附着和增殖的介质,可累积大量的微生物数量,有助于去除各种污染物,保证了生物接触氧化池高效率、高水力负荷的正常稳定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反应区1的顶部设有出水区3,出水区3通过出水管4与外部导通,从而将处理完的废水排出氧化池外。

为了加速悬浮填料6表面生物膜的挂膜、生长、增厚、脱落等更替过程,保证了悬浮填料6的悬浮特性,使悬浮填料6能够不断的循环使用,氧化池上方还设置有一搅拌器5,搅拌器5的搅拌叶轮51位于反应区1内,使池内的待处理废水流体化,避免悬浮填料6存在局部堆积、反应区1内污泥浓度不均匀的现象,保证了所述生物接触氧化池的高效正常稳定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布水器8均匀插接在隔板7上,布水器8包括出水口81和进水口82,出水口81位于反应区1,进水口82及其布水孔83位于进水区2,出水口81沿布水器8上部的侧壁周向均匀设置,出水口81的开口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呈60°倾斜向下设置,如图2所示,从而形成伞状出水,相当于局部搅拌溶氧,进一步增加溶氧量。布水器8的进水口82表面均匀设置有多个布水孔83,该孔不仅可以起到隔离较大杂质的效果,同时水和气体经过该种细孔时会进一步细化,同样能够增加溶氧量。

进水区2的底部设置有检修通道10,检修通道10外设置有检修门12,检修通道10上方设置有通风机11,保证维修人员维修时有足够洁净空气。当氧化池进水时,该检修门12处于关闭状态,保证进水可以进入反应区1。当需要检修时,进水泵13停止工作。开启抽水泵14,将进水区2的水抽干后,开启检修门12,检修人员通过检修通道10进入进水区2进行维修。避免了以往为了检修往往需要将水抽出,检修人员通过楼梯下到氧化池池底方可进行检修。这种方式反应区1完全不受影响,保护了反应区1内的生物处理环境,保证了废水处理的连续性。检修完后,再将水重新注入,该种节约电力、人力成本的方式进行操作,保证生化系统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