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8669阅读:6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体污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办法。



背景技术:

高密度集约化的水产养殖模式促使我国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进而导致以微囊藻为主的蓝藻水华在养殖池塘中频繁发生。蓝水华对淡水养殖的危害主要为以下4个方面:1)微囊藻增殖周期短、抗逆性强,在养殖生态系统中能够迅速地占据绝对优势,破坏养殖生态系统的平衡性;2)白天由于co2浓度的降低,微囊藻利用hco3-量增加导致co32-含量升高,促使水体ph值急剧上升(可达9.5-10),而夜间由于微囊藻呼吸作用引起do含量大幅降低并释放出大量co2,导致养殖水体ph值又急剧下降,do含量快速降低及酸碱度大幅波动均严重威胁动物的存活;3)微囊藻水华积聚于水体表层,降低水体透明度,其它藻类光合作用受阻,下层水体do含量大幅降低,池塘底部包括衰亡蓝藻在内的有机质厌氧分解产生大量h2s及nh2oh有毒物质,可不同程度地毒害养殖动物;4)微囊藻可产一类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发性肝癌毒素——微囊藻毒素,该毒素对水生动物生长、发育及繁殖有强烈的毒害作用。

应急处置养殖池塘的蓝藻水华方法,包括有换水及持续增加水动力等物理方法、泼洒铜离子制剂、抗生素及化感物质抑藻剂等化学方法,以及泼洒芽孢杆菌及em复合菌等生物方法,并在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后向养殖池塘泼洒以腐植酸钠为主成分的解毒剂。但上述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应急处置方法在实际应用时均有很大的局限性,如在华北等资源型地区给淡水鱼类养殖池塘频繁换水是无法完成的,同时持续地增加池塘的水动力则会大幅消耗能源,进而导致养殖成本上升;泼洒铜离子及抗生素等化学制剂虽然抑藻作用强烈,但极易造成养殖池塘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且易造成池塘的二次污染;化感物质抑藻剂虽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但短时间杀灭大量微囊藻会导致养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含量大幅提高,进而严重威胁养殖动物的存活;而以泼洒芽孢杆菌及em复合菌等生物方法应急处置蓝藻水华作用缓慢,很难在短时间内奏效,进而难以得到很好地应用效果。另外,应急处置蓝藻水华后通常会向养殖池塘中泼洒以腐植酸钠为主成分的解毒剂,这类解毒剂会少量吸附养殖水体溶解性的微囊藻毒素,但作用甚微,同时腐植酸钠不会提高养殖鱼类的免疫力,进而导致以化学方法(以抗生素及化感物质抑藻剂)等应急处置蓝藻水华后养殖鱼类不同程度地死亡,严重危害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办法,可规模化地应用于淡水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应急处置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速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已暴发蓝藻水华的淡水鱼类养殖池塘开叶轮式增氧机30~60分钟,迫使蓝藻水华尽量聚集于养殖池塘边缘,尤其是聚集于养殖池塘的下风口周围;

(b)在池塘中部投料台投喂少量饲料,诱引鱼类向池塘中部集中,并在池塘下风口投放适宜于养殖鱼类的隔离网,缓慢向池塘中部拦截鱼类,迫使所有鱼类游离下风口处,最终在养殖池塘下风口处周围池塘面积1/5~1/3形成类围隔区,使类围隔区内蓝藻水华聚集明显且没有鱼类游动;

(c)按照30~100毫升/立方米水体用量向养殖池塘类围隔区均匀泼洒生物絮凝剂;

(d)25~60分钟,出现大片浮于水体表面的蓝藻絮凝体,利用40~80目的捞网完全打捞出类围隔内的蓝藻絮凝体;

(e)去除类围隔的隔离网后,按照1~2个/立方米水体的用量在养殖池塘中加入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富里酸、微藻藻粉、饲用蛋白酶粉及海藻胶按照质量份数7~8:1.4~1.6:0.1~0.2:0.1~0.2比例混匀后,按照质量比1:1.0~1.5加入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0.5%-2%氯化钙溶液搅拌,随后采用压片机压制成直径为2~8厘米的缓释制剂;

(f)向养殖池塘均匀泼洒以维生素c为主成分的鱼类解毒剂。

所述步骤(c)中,生物絮凝剂为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培养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克服以往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及生物方法应急处置养殖池塘蓝藻水华中的诸多局限。本发明在应急处置淡水鱼类养殖池塘蓝藻水华时,可在极短时间非常显著地降低养殖水体中的蓝藻生物量,有效地催化降解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同时增强养殖鱼类的免疫力,进而从根本上降低蓝藻水华对养殖鱼类的危害。本发明高效且生态安全性好,不但可在短时间内大幅地降低池塘蓝藻水华对养殖鱼类的危害,还不会对养殖鱼类造成二次伤害,可规模化地应用于淡水养殖池塘蓝藻水华的应急处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快速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在已暴发蓝藻水华的淡水鱼类养殖池塘开叶轮式增氧机30~60分钟,迫使蓝藻水华尽量聚集于养殖池塘边缘,尤其是聚集于养殖池塘的下风口周围;

(b)在池塘中部投料台投喂少量饲料,诱引鱼类向池塘中部集中,并在池塘下风口投放适宜于养殖鱼类的隔离网,缓慢向池塘中部拦截鱼类,迫使所有鱼类游离下风口处,最终在养殖池塘下风口处周围池塘面积1/5~1/3形成类围隔区,使类围隔区内蓝藻水华聚集明显且没有鱼类游动;

(c)按照30~100毫升/立方米水体用量向养殖池塘类围隔区均匀泼洒生物絮凝剂;

(d)25~60分钟,出现大片浮于水体表面的蓝藻絮凝体,利用40~80目的捞网完全打捞出类围隔内的蓝藻絮凝体;

(e)去除类围隔的隔离网后,按照1~2个/立方米水体的用量在养殖池塘中加入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富里酸、微藻藻粉、饲用蛋白酶粉及海藻胶按照质量份数7~8:1.4~1.6:0.1~0.2:0.1~0.2比例混匀后,按照质量比1:1.0~1.5加入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0.5%-2%氯化钙溶液搅拌,随后采用压片机压制成直径为2~8厘米的缓释制剂;

(f)向养殖池塘均匀泼洒以维生素c为主成分的鱼类解毒剂。

所述步骤(c)中,生物絮凝剂为胶质芽孢杆菌(bacillusmucilaginosus)培养液,该培养液的制备方法可见(郝建朝等,环境工程学报,2011,5(7):1507-1512),具体方法为:在500毫升三角瓶中装入200毫升有氮培养液(蔗糖10克,酵母膏0.3克,caco30.5克,mgso47h2o1克,k2hp041克),灭菌后接入胶质芽孢杆菌,置30℃,150转/分钟恒温摇床中培养5~6天,按10%接种量在灭菌无氮培养基中扩大培养(蔗糖5克,caco30.1克,mgso4·7h2o0.5克,fecl3·6h2o5毫克,k2hpo42g,玻璃粉1g),直至培养液出现均匀的粘稠状液体,即得生物絮凝剂;

优选,所述步骤(e)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为富里酸、微藻藻粉、饲用蛋白酶粉及海藻胶按照8:1.6:0.2:0.2比例混匀后,按照质量比1:1.2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0.5%氯化钙溶液搅拌,随后采用压片机压制成直径为6厘米、高度3厘米的缓释制剂,具体的制作方法为将富里酸、螺旋藻粉、酸性饲用蛋白酶粉(美国建明)及卡拉胶按照8:1.6:0.2:0.2比例混匀,获得混合料a,然后将上述混合料a与加入质量百分比浓度0.5%氯化钙溶液按照质量比1:1.2(w/w)人工徒手搅匀混匀,获得具有很强粘滞性的混合料b,随后将混合料b置于直径6厘米、高度4厘米的不锈钢模具后,采用20吨压力的液压机可将模具中混合料b压制成直径6厘米、高度3厘米左右的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

本发明首先在已暴发蓝藻水华的淡水鱼类养殖池塘开启增氧机迫使蓝藻水华尽量聚集于养殖池塘边缘,尤其是聚集于养殖池塘的下风口周围,随后采用在池塘中部投饵诱引及投放隔离网拦截的方式迫使所有养殖鱼类游离池塘下风口处周围(形成无鱼游动的类围隔区),然后采用生物絮凝剂絮凝类围隔区内蓝藻水华并人工打捞出已絮凝成片的蓝藻水华,最后除去隔离网后向池塘内先后投放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和鱼类解毒剂。本发明在应急处置淡水鱼类养殖池塘蓝藻水华时可在极短时间非常显著地降低养殖水体中的蓝藻生物量,有效地催化降解去除养殖水体中的微囊藻毒素,同时增强养殖鱼类的免疫力,进而从根本上降低蓝藻水华对养殖鱼类的危害。

1.本发明快速有效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办法在鲫鱼养殖池塘的应用实例

2016年7月使用本发明应急处置天津市宁河区张老仁庄一鲫鱼养殖池塘(11亩)蓝藻水华,应急处置前该池塘微囊藻细胞密度达(8.46±0.23)×108细胞/升,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含量为6.43微克/升(以mc-lr、mc-rr及mc-yr三者总和计)。

(a)鲫鱼养殖池塘暴发较为严重的蓝藻水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30~60分钟,迫使蓝藻水华尽量聚集于养殖池塘边缘,尤其是聚集于养殖池塘的下风口周围;

(b)在池塘中部的投料台投喂饲料,诱引鲫鱼集中于池塘中部,并在池塘下风口开始投放隔离网后拦截鲫鱼,迫使所有鲫鱼游离下风口处,最终在养殖池塘下风口处周围约池塘面积1/4形成类围隔区;

(c)按照80毫升/立方米水体用量向养殖池塘下风口处均匀泼洒生物絮凝剂——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液,50分钟后见到大片浮于水体表面的蓝藻絮凝体;

(d)人工利用80目捞网将类围隔内的大片状蓝藻絮凝体打捞干净;

(e)去除类围隔外的隔离网后,按照2个/立方米水体的用量在养殖池塘中投放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

(f)向养殖池塘均匀泼洒解毒剂——维c解毒应激灵(南宁星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泼洒剂量为400克/亩·米,泼洒前加水完全溶解。

经本发明方法的实施,即在泼洒完解毒剂2小时后监测发现养殖水体中微囊藻细胞密度为(1.39±0.47)×108细胞/升,即藻细胞密度下降了83.6%;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含量为1.41微克/升,即毒素含量下降了78.1%;同时未发生鱼类死亡现象。

2.本发明快速有效降低淡水鱼类养殖池塘水华危害的应急处置办法在鲤鱼养殖池塘的应用实例

2016年8月使用本发明应急处置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一鲫鱼养殖池塘(约6亩)蓝藻水华,应急处置前该池塘微囊藻细胞密度达(1.26±0.30)×109细胞/升,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含量为8.25微克/升(以mc-lr、mc-rr及mc-yr三者总和计)。

(a)鲤鱼养殖池塘暴发非常严重的蓝藻水华,开启叶轮式增氧机30~60分钟,迫使蓝藻水华尽量聚集于养殖池塘边缘;

(b)在池塘中部的投料台投喂饲料,诱引鲫鱼集中于池塘中部,并在池塘边缘开始投放隔离网后拦截鲫鱼,迫使所有鲫鱼游离边缘,最终在养殖池塘边缘处约池塘面积1/3形成类围隔区;

(c)按照100毫升/立方米水体用量向养殖池塘下风口处均匀泼洒生物絮凝剂——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液,60分钟后见到大片浮于水体表面的蓝藻絮凝体;

(d)人工利用60目捞网将池塘边缘的大片状蓝藻絮凝体打捞干净;

(e)去除池塘边缘的隔离网后,按照2个/立方米水体的用量在养殖池塘中投放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

(f)向养殖池塘均匀泼洒解毒剂——维c解毒应激灵(南宁星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泼洒剂量为500克/亩·米,泼洒前加水完全溶解。

经本发明方法的实施,即在泼洒完解毒剂2小时后监测发现养殖水体中微囊藻细胞密度为(4.33±0.51)×108细胞/升,即藻细胞密度下降了65.6%;水中溶解性微囊藻毒素含量为0.68微克/升,即毒素含量下降了92.8%;同时未发生鱼类死亡现象。

3.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实例

(a)胶质芽孢杆菌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藻菌保存室;

(b)制备有氮培养液:蔗糖10克,酵母膏0.3克,caco30.5克,mgso47h2o1克,k2hp041克,溶于200毫升去离子水,置于500毫升三角瓶中,高温灭菌,冷却后接入胶质芽孢杆菌;

(c)将胶质芽孢杆菌培养液置30℃,150转/分钟恒温摇床中培养6天;

(d)制备无氮培养液:蔗糖5克,caco30.1克,mgso4·7h2o0.5克,fecl3·6h2o5毫克,k2hpo42g,玻璃粉1g,溶于2000毫升去离子水,置于5000毫升三角瓶中,高温灭菌;

(e)按10%接种量在灭菌无氮培养基中扩大培养,直至培养液出现均匀的粘稠状液体,即得生物絮凝剂;

4.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的制备实例

(a)将富里酸、螺旋藻粉、酸性饲用蛋白酶粉(美国建明)及卡拉胶按照8:1.6:0.2:0.2比例混匀,获得混合料a;

(b)将上述混合料a与质量百分比浓度0.5%氯化钙溶液按照质量比1:1.2(w/w)人工徒手搅匀混匀,获得具有很强粘滞性的混合料b;

(c)将混合料b置于直径6厘米、高度4厘米的不锈钢模具后,采用20吨压力的液压机可将模具中混合料b压制成直径6厘米、高度3厘米左右的缓释型微囊藻毒素降解催化剂。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于使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不能仅以本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即凡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同等变化或修饰,仍落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