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的方法和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7808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2000年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且在未来较长的时期处于城市化建设当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也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近年来,城市黑臭水体、城市下水管廊排水不畅等城市问题层出不穷。当前政府对城市水体环境及排水问题日益重视,黑臭水体清淤以及城市管廊改造等相关项目日益增多。黑臭水体清淤及城市管廊改造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将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的黑臭污泥。大量黑臭污泥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产生,如何快速、安全、经济的完成大批量黑臭污泥的处置是一个难题。

目前污泥的处理往往需要脱水、干化减量化处理,减量化处理后的低含水率污泥再进行焚烧、填埋、水泥掺烧等最终的处理或处置。上述黑臭污泥含水率往往在80%以上,一般城市中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能力多用于满足自身产生污泥的处理,缺乏清淤过程产生污泥的处理能力;但含水率80%以上污泥也无法进行填埋处理。进行污泥减量化处理设施或填埋场等常规污泥处置设施的建设在较短时间内也无法完成,且缺乏经济可行性。

当前国内相关施工项目中产生的清淤污泥缺乏有效的处理途径,大量的污泥“化整为零”,往往被施工方通过各种途径丢弃在偏僻地区,存在较大的安全和环境危害。

本发明采用污泥调质、混匀后泵送至污泥脱水管中,污泥脱水管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可叠放;污泥脱水管堆放在特殊设计的垫层上,一方面防止渗滤液通过渗透污染地下水,同时也能可满足污泥中渗滤液的收集,有利于临时处置过程中土工布袋中污泥渗滤液的有组织排放和集中处理;堆置完成的污泥脱水管外部设置气膜棚密闭,防止黑臭污泥产生的恶臭气体无组织排放;通过鼓风对气膜棚进行支撑和换气,外排气体有组织进行烟气处理。

通过该方式对清淤污泥进行临时处置,具有经济性好,施工快,环境排放达标等优点,能够满足黑臭水体及管廊改造等清淤工程项目涉及的短时间大批量污泥的规范化集中处置,防止了相关随意堆弃现象的出现,可望降低污泥对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的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清淤污泥运输倾倒在储泥槽(1)内,储泥槽(1)中的所述污泥以及脱水剂料仓(2)中脱水剂加入到搅拌槽(3)中,并在搅拌槽(3)中搅拌混匀;

(2)搅拌混匀后的污泥输送至中转槽(4)中,再经与中转槽(4)连接的蛇形管(5)输送至脱水管(6)内;

(3)脱水管(6)叠放在气膜棚(7)内密闭封存;

(4)采用鼓风机(8)从一侧向气膜棚(7)内送风,鼓出空气从气膜棚(7)另一侧排出,外排空气经气体净化塔(9)进行净化除臭;

(5)脱水管(6)放置在气膜棚(7)内的垫层(10)上,脱水管(6)内渗滤液经垫层(10)汇集至水处理槽(11)进行净化处理。

其中,清淤污泥含水率为75%~90%。优选脱水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pam)比重高于90%,脱水剂添加量为污泥重量的0.2‰~0.4‰;优选污泥在搅拌槽(3)内搅拌时间为20~40分钟。优选所述蛇形管(5)可采用钢管、pe管或pvc管。优选,脱水管(6)采用立体结构纱线为原料缝制而成的管状长袋,脱水管(6)最大充填高度为2.5m,其最大容积为900m3,且具备良好的抗拉强度、抗磨损性、抗紫外线能力和透水性能。

其中,施工过程中将空的脱水管(6)平放在气膜棚(7)内的垫层(10)上,然后将中转槽(4)中的所述污泥经蛇形管(5)输送至脱水管(6)内,脱水管(6)填充完污泥后可在其顶部再放置空的脱水管(6)填充污泥,如此依次叠放脱水管(6)填充污泥,脱水管(6)叠放高度不超过10m呈一垛,垫层(10)上可放置多垛脱水管(6)。

其中,气膜棚(7)采用建筑膜材为外壳,使用钢缆锚固,通过鼓风机(8)送风充气形成密闭的空间,气膜棚(7)内气压比外部气压高出200~300pa。优选,气膜棚(7)内外排空气采用气体净化塔(9)处理,使用氢氧化钠、次氯酸钠进行洗涤中和、氧化,并采用紫外线进行催化氧化,从而去除外排空气中硫化氢等酸性恶臭气体。

其中,垫层(10)由上部导流层和下部防渗层组成,上部导流层由顶部的有纺过滤土工布平铺层和底部的卵石层组成;其中有纺过滤土工布平铺层为250g/m2的有纺过滤土工布平铺层,卵石层是粒径为20~40mm大小的卵石平铺厚度超过300mm的卵石层,穿孔高密度聚乙稀(hdpe)管埋在卵石层底部进行渗滤液的导流;下部防渗层由顶部无纺土工布、中间高密度聚乙稀(hdpe)土工膜以及底部的膨润土衬垫三部分组成;顶部无纺土工布是600g/m2无纺土工布,中间高密度聚乙稀(hdpe)土工膜为不低于1.5mm厚的高密度聚乙稀(hdpe)土工膜,底部的膨润土衬垫采用用量不低于4800g/m2膨润土衬垫。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系统,其包括储泥槽(1)、脱水剂料仓(2)、搅拌槽(3)、中转槽(4)、蛇形管(5)、脱水管(6)、气膜棚(7)、鼓风机(8)、气体净化塔(9)、垫层(10)和水处理槽(10);其中,储泥槽(1)和脱水剂料仓(2)分别与搅拌槽(3)连接,用于将储泥槽(1)中的污泥和脱水剂料仓(2)中的脱水剂按比例加入搅拌槽(3)中进行搅拌混匀;搅拌槽(3)与中转槽(4)连接,用于将搅拌混匀后的污泥输送至中转槽(4),中转槽(4)与蛇形管(5)连接,蛇形管(5)与脱水管(6)连接,用于将污泥经蛇形管(5)输送至脱水管(6)内,脱水管(6)叠放在气膜棚(7)内的垫层(10)上密闭封存,通过鼓风机(8)向气膜棚(7)内送风,将气膜棚(7)的空气送入到气体净化塔(9)进行净化除臭,垫层(10)设置在气膜棚(7)底部,水处理槽(11)与垫层(10)连通,脱水管(6)内渗滤液经垫层(10)汇集至水处理槽(11)进行净化处理。优选,鼓风机可以设置在气膜棚(7)的顶部和/或者侧部。

附图说明

图1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注:1储泥槽,2脱水剂料仓,3搅拌槽,4中转槽,5蛇形管,6脱水管,7气膜棚,8鼓风机,9气体净化塔,10垫层,11水处理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用,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清淤污泥临时处置的方法,含水率75%~90%的清淤污泥运输倾倒在储泥槽1内。污泥和脱水剂料仓2中脱水剂按照污泥质量的0.2‰~0.4‰加入搅拌槽3中进行搅拌混匀,搅拌混匀时间20~40分钟;优选脱水剂主要成分为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酰胺(pam)比重高于90%;搅拌混匀后的污泥输送至中转槽4,再经蛇形管5输送至脱水管6内;优选蛇形管5等输送管道可采用钢管、pe管或pvc管;优选脱水管6采用立体结构纱线为原料缝制;施工过程中将空的脱水管6平放在气膜棚7覆盖下的垫层10上,然后将中转槽4中的污泥经蛇形管5输送至脱水管6内,脱水管6填充完污泥后可在其顶部再放置空的脱水管6填充污泥,如此依次叠放脱水管6填充污泥,脱水管6叠放高度不超过10m呈一垛,垫层10上可根据需要放置多垛脱水管6;采用鼓风机8从一侧向气膜棚7内送风,鼓出空气从气膜棚7另一侧排出,外排空气经气体净化塔9进行净化除臭;优选气膜棚7采用建筑膜材为外壳,使用钢缆锚固,通过鼓风机8送风充气形成密闭的空间,气膜棚7内气压比外部气压高出200~300pa;优选气体净化塔9使用氢氧化钠、次氯酸钠进行洗涤中和、氧化,并采用紫外线进行催化氧化,从而去除外排气体中硫化氢等酸性恶臭气体;脱水管6放置在气膜棚7内垫层10上,脱水管6可叠加,叠加高度不超过10m;垫层10由上部导流层和下部防渗层组成。导流层由顶部250g/m2的有纺过滤土工布平铺层,底部20~40mm大小的卵石平铺厚度超过300mm的卵石层组成,穿孔高密度聚乙稀(hdpe)管埋在卵石层底部进行导流;下部防渗层由顶部600g/m2无纺土工布,中间不低于1.5mm厚的hdpe土工膜,底部采用用量不低于4800g/m2膨润土衬垫三部分组成。脱水管6放置在气膜棚7内垫层10上,脱水管内渗滤液经垫层10汇集至水处理槽11进行净化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