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炼锡脱硫废水中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2844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炼锡脱硫废水中和系统。



背景技术:

脱硫废水主要是锅炉烟气湿法脱硫过程中为了维持脱硫装置浆液循环系统物质的平衡,防止烟气中可溶部分即氯浓度超过规定值和保证石膏质量,从吸收塔系统中排放的废水。废水一般来自于石膏脱水和清洗系统,或是水力旋流器的溢流水及皮带过滤机的滤液。水质特点为呈弱酸性、悬浮物高、含盐量高、含Hg、Pb等重金属离子。脱硫废水的超标项目主要为悬浮物,pH 值,重金属离子,氟化物等。

在传统的脱硫废水处理技术中,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法,将混凝沉淀分步进行,用中和箱、沉降箱及混凝箱(俗称三联箱)分别进行PH调整、重金属离子反应和混凝后再进入澄清浓缩器进行澄清处理,处理后的清水外排,产生的污泥送至脱水系统进行脱水处理。废水在三联箱中分别与不同加入剂反应生成沉淀及絮凝物,但在设备的搅拌作用下,沉淀和絮凝物没有沉积,而是混悬在液体中从三联箱的上部出水转而进入澄清装置。这样容易造成沉淀和絮凝物在三联箱的边角淤积,长期淤积容易造成三联箱间通路的堵塞,使三联箱无法正常工作,必须对其进行拆卸疏通,操作复杂,维修成本高。且混悬有大量沉淀和絮凝物的废水直接移入澄清装置中,容易导致澄清浓缩器中的填料因负荷过大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养护的炼锡脱硫废水中和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炼锡脱硫废水中和系统,包括三联箱,所述三联箱中设有第一组隔板和第二组隔板,所述第一组隔板和第二组隔板将三联箱分隔为中和腔、沉淀腔和絮凝腔;所述中和腔的中央设有中空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一端伸出三联箱外,另一端设有中空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上设置多个通孔,所述搅拌轴伸出三联箱的一端设置齿环,所述齿环的一侧设有与齿环向啮合的齿轮,所述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搅拌轴上设置齿环的一端有石灰乳液管伸入,所述石灰乳液管与石灰乳搅拌桶连接。

所述沉淀腔和絮凝腔中分别设有沉淀搅拌组件和絮凝搅拌组件,所述沉淀搅拌组件由设置在沉淀腔中的沉淀搅拌棒和三联箱外的第二电机组成,所述絮凝搅拌组件由设置在絮凝腔中的絮凝搅拌棒和三联箱外的第三电机组成。所述中和腔、沉淀腔和絮凝腔中分别设有第一滤布、第二滤布和第三滤布,所述第一滤布、第二滤布和第三滤布的边缘均固定在三联箱的底部;且滤布与三联箱的底部之间均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三联箱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滤布上。

所述絮凝腔底部与第二组隔板相对的一侧设有出液盒,所述出液盒与第二组隔板相对的一面为活动板,所述活动板铰接在出液盒顶部,活动板与出液盒之间的铰接轴贯穿三联箱与三联箱外的气缸相连;所述絮凝腔底部位于出液盒中的区域设置筛板,所述筛板中央连有转杆,所述转杆贯穿三联箱侧壁,所述转杆位于三联箱外侧的部分设有把手。所述中和腔、沉淀腔和絮凝腔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水管、第一加药管和第二加药管。

优选的:所述的石灰乳液管上设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的滤布与三联箱底部之间弹簧设置3-5个。

优选的:所述的中和腔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加液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便于养护,能够提高石灰乳的利用率并减少设备的堵塞和故障。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中和腔中的搅拌装置设置为中空结构,使石灰乳(氢氧化钙)在搅拌的过程中与废水混合,进行反应。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与水,在与废水混合的过程中容易与悬浮物及生成的沉淀聚集,降低氢氧化钙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通过搅拌叶上的通孔通入氢氧化钙可以减少其与悬浮物的聚集,提高氢氧化钙的利用率。同时,由于各个腔室的搅拌范围有限,容易使生成的沉淀物和絮凝物在各腔室底部的边角淤积,本实用新型在各腔室的底部设置滤布,滤布和三联箱底部间设有弹簧,这样水流在搅拌作用下撞击弹簧,使弹簧不断振动,带动滤布不断振动,可以避免沉淀物和絮凝物的淤积。此外,絮凝腔的底部还设有出液盒,可以对废水进行粗滤,避免废水中混悬物过多而损坏澄清浓缩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板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炼锡脱硫废水中和系统,包括三联箱1,所述三联箱1中设有第一组隔板2和第二组隔板3,所述第一组隔板2和第二组隔板3将三联箱1分隔为中和腔4、沉淀腔5和絮凝腔6,这属于现有技术,在这里不作赘述。所述中和腔4的中央设有中空的搅拌轴7,所述搅拌轴7的一端伸出三联箱1外,另一端设有中空的搅拌叶8,所述搅拌叶8上设置多个通孔9,所述搅拌轴7伸出三联箱1的一端设置齿环10,所述齿环10的一侧设有与齿环10向啮合的齿轮11,所述齿轮11与第一电机12的输出端相连。这样第一电机12开启带动齿轮11转动,与之相啮合的齿环10随之转动,继而实现搅拌轴7的转动,即搅拌轴7由第一电机12驱动。

所述搅拌轴7上设置齿环10的一端有石灰乳液管13伸入,所述石灰乳液管13与石灰乳搅拌桶14连接。石灰乳溶液在石灰乳搅拌桶14中搅拌均匀后直接经石灰乳液管13进入中和腔4,石灰乳溶液在搅拌中加入可以减少氢氧化钙与悬浮物及生成的沉淀聚集,使氢氧化钙得到充分的利用,提高石灰乳溶液的利用率。更好的是,所述的石灰乳液管13上设有阀门,这样通过阀门控制石灰乳液的加入,可以避免石灰乳液从搅拌轴7的上部溢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中和腔4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加液管31,加液管31用于向中和腔中加入污泥的滤液,以提供沉淀所需的晶核。将其设置在靠近底部的位置是为了进一步减少氢氧化钙的聚集,保证石灰乳溶液的充分利用。

所述沉淀腔5和絮凝腔6中分别设有沉淀搅拌组件和絮凝搅拌组件,所述沉淀搅拌组件由设置在沉淀腔5中的沉淀搅拌棒15和三联箱1外的第二电机16组成,所述絮凝搅拌组件由设置在絮凝腔6中的絮凝搅拌棒17和三联箱1外的第三电机18组成,沉淀腔5和絮凝腔6中的搅拌组件能够使废水与所加药液充分反应。这里的沉淀搅拌棒15和絮凝搅拌棒17可以是T型棒或Y型棒,或者其他形状的搅拌棒,只要能起到搅拌作用即可,如图1所示的搅拌棒为T型。

为了避免各个腔室的边角有沉淀物淤积,所述中和腔4、沉淀腔5和絮凝腔6中分别设有第一滤布19、第二滤布20和第三滤布21。所述第一滤布19、第二滤布20和第三滤布21的边缘均固定在三联箱1的底部,使第一滤布19和第二滤布20分别覆盖中和腔4和沉淀腔5的底部而不影响三个腔室间的流通,所述第三滤布21覆盖絮凝腔6底部与第二组隔板3相连的一侧。

且滤布与三联箱1的底部之间均设有多个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三联箱1底部,另一端固定在滤布上。这样废水在搅拌装置的作用下形成水流,水流在腔体内运动冲击到弹簧,使弹簧振动,连接在弹簧上的滤布随之振动,可以将落在滤布上的沉淀物弹回水流中,避免沉淀物淤积。更好的是,所述的滤布与三联箱1底部之间弹簧设置3-5个,如果弹簧的数量过少,会导致部分滤布在弹簧作用下振幅过小,而难以将沉淀物弹起,如果弹簧的数量过多,会导致水流对弹簧形成的冲击过小,也会使滤布的振幅过小而难以弹回沉淀物。

如图2所示,所述絮凝腔6底部与第二组隔板3相对的一侧设有出液盒22,所述出液盒22与第二组隔板3相对的一面为活动板23,所述活动板23铰接在出液盒22顶部,活动板23与出液盒22之间的铰接轴贯穿三联箱1与三联箱1外的气缸24相连。这里的气缸24为旋转气缸,通过启动气缸24,带动铰接轴旋转,就可以控制活动板23打开或者关闭。所述絮凝腔6底部位于出液盒22中的区域设置筛板25,所述筛板25中央连有转杆26,所述转杆26贯穿三联箱1侧壁,所述转杆26位于三联箱1外侧的部分设有把手27。这样当筛板25上积累了大量沉淀物而使出液变慢时,控制气缸24关闭活动板23,转动把手27,使筛板25翻转,其上的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这时再控制气缸24打开活动板23,继续进行出液。所述中和腔4、沉淀腔5和絮凝腔6的顶部分别设有进水管28、第一加药管29和第二加药管30。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脱硫废水从进水管28通入中和腔4中,同时开启第一电机12,将搅拌均匀的石灰乳液从石灰乳搅拌桶14中通过石灰乳液管13进入搅拌轴7,然后从搅拌叶8上的通孔9散入中和腔4中,与废水充分混合、反应。从加液管31向中和腔4中通入污泥滤液,促进沉淀形成。废水与石灰乳反应完全后沿第一组隔板2进入沉淀腔5,通过第一加药管28向沉淀腔5中加入沉淀剂,并在搅拌组件的作用下充分反应。然后沿第二组隔离板3进入絮凝腔6,通过第二加药管30向絮凝腔6中加入絮凝剂,并在搅拌组件的作用下充分反应。在此过程中,水流在搅拌作用下冲击各个腔室底部的弹簧,带动滤布振动,使落在滤布上的沉淀物回到水流中。待絮凝腔6中的废水反应完全后,控制气缸24打开活动板23,进行出液,当筛板25上沉淀物过多导致出液速度下降时,关闭活动板23,转动把手27翻转筛板25,然后再次打开活动板23即可。从三联箱1中流出的液体已经过粗滤,不会因负荷过大而对澄清装置造成损害,液体经澄清后再加入氧化剂,调节PH到标准范围,即可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