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72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浓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浓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水的种类和数量迅猛增加,对水体的污染也日趋广泛和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反渗透工艺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脱盐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会有大约占总进水量25%的浓水排放,这一点在水资源日趋紧缺的今天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严重妨碍了反渗透技术的进一步推广。目前,本领域尚缺乏一种操作方便的工厂浓水回收的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浓水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浓水源(1),所述浓水源用于提供浓水;

双联泵(2),所述双联泵用于输送所述浓水;

离子吸附器(6),所述离子吸附器用于吸附浓水中的离子杂质,得到中水;

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用于储存所述中水;

其中,所述中水源(1)与所述双联泵(2)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双联泵(2)与所述离子吸附器(6)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离子吸附器(6)与所述蓄水池(3)通过第三管道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阀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浓水中的杂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联泵为双联热力泵。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双联热力泵包括一个第一热力泵和一个第二热力泵,且所述的第一热力泵和第二热力泵交替进水和输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双联泵。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多个双联泵以串联的方式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多个双联泵以并联的方式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压缩空气装置(201),所述压缩空气装置与所述双联泵通过增压管道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装置用于向双联泵中通入压缩空气从而提高所述双联泵中的压力。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增压管道还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增压管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离子吸附器为电化学离子吸附器。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池(4),所述处理池与所述蓄水池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处理池用于处理废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四管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储水罐(7),所述储水罐与所述离子吸附器通过第五管道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五管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供水系统(8),所述供水系统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储水罐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六管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使用设备(9),所述使用设备与所述供水系统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所述使用设备用于向设备提供回收的中水。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七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七管道。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冷却塔(10),所述冷却塔与所述蓄水池通过第八管道连接。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第八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八管道。

应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例的一种浓水回收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为浓水源,2为双联泵,201为压缩空气装置,3为蓄水池,4为处理池,5为过滤器,6为离子吸附器,7为储水罐,8为供水系统,9为使用设备,10为冷却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发现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浓水可以经过处理回收利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浓水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将处理后的浓水作为循环水的补水使用,降低循环水中的电解质浓度,或者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降低处理池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术语

如本文所用,“浓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和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如本文所用,“中水”和“再生水”可互换使用,是指废水或雨水经适当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种使用要求,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水。在本实用新型中,一种优选的中水是通过离子吸附器等处理装置,对浓水中的离子杂质进行吸附或去除后,所得到的经净化的水(即中水)。

一种浓水回收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浓水回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浓水源1,所述浓水源用于提供浓水;双联泵2,所述双联泵用于输送所述浓水;离子吸附器6,所述离子吸附器用于吸附浓水中的离子杂质,得到中水;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用于储存所述中水;其中,所述浓水源1与所述双联泵2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双联泵2与所述离子吸附器6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离子吸附器6与所述蓄水池3通过第三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离子吸附器为电化学离子吸附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阀门。

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浓水中的杂质。优选地,所述的双联泵为双联热力泵。

在优选地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双联泵。所述双联泵的连接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可以以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压缩空气装置201,所述压缩空气装置与所述双联泵通过增压管道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装置用于向双联泵中通入压缩空气并提高所述双联泵中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增压管道还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增压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池4,所述处理池与所述蓄水池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处理池用于处理废水。优选地,所述第四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四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储水罐7,所述储水罐与所述离子吸附器通过第五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五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五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供水系统8,所述供水系统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储水罐连接。优选地,所述第六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六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使用设备9,所述使用设备与所述供水系统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所述使用设备用于向设备提供回收的中水。优选地,所述第七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七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冷却塔10,所述冷却塔与所述蓄水池通过第八管道连接。优选地,所述第八管道上设置有一阀门,所述阀门用于开启/关闭所述第八管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浓水回收系统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水和废液进行处理和回收利用,所述系统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1)浓水经过所述系统的处理后的大颗粒离子的含量与自来水中的大颗粒离子的含量相差无几,可以回收作为循环水的补水使用,减少了工业生产中废水的排放;

(2)将处理后的浓水作为循环水的补水使用,降低了循环水中的电解质浓度,可以延长管道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3)将处理后的浓水输送至污水处理池中,降低处理池的化学需氧量(COD)浓度。

(4)浓水经处理后的温度一般为25℃左右,循环水的温度一般为30℃左右,处理后的浓水作为循环水的补水使用,可以降低循环水的温度,减少了用电消耗。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需理解,以下的描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选实施方式,而不应当被认为是对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非本质的改动,这样的改动应当被视为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浓水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浓水源1,所述浓水源用于提供浓水;双联泵2,所述双联泵用于输送所述浓水;离子吸附器6,所述离子吸附器用于吸附浓水中的离子杂质,得到中水;蓄水池3,所述蓄水池用于储存所述中水;其中,所述浓水源1与所述双联泵2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双联泵2与所述离子吸附器6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离子吸附器6与所述蓄水池3通过第三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或第二管道,和/或第三管道上分别设置有一阀门。其中,所述离子吸附器优选为电化学离子吸附器。

在所述第二管道上还设置有过滤器5,所述过滤器用于过滤浓水中的杂质。优选地,所述的双联泵为双联热力泵。

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压缩空气装置201,所述压缩空气装置与所述双联泵通过增压管道连接,所述压缩空气装置用于向双联泵中通入压缩空气并提高双联泵中的压力。

所述系统还包括处理池4、储水罐7、供水系统8,所述处理池与所述蓄水池通过第四管道连接,所述处理池用于处理废水。所述储水罐与所述离子吸附器通过第五管道连接。所述供水系统通过第六管道与所述储水罐连接。所述系统还包括使用设备9,所述使用设备与所述供水系统通过第七管道连接,所述使用设备用于向设备提供回收的中水。所述系统还包括一冷却塔10,所述冷却塔与所述蓄水池通过第八管道连接。

在操作过程中,来自浓水源1的浓水通过第一管道到达双联泵2,双联泵将浓水通过第二管道送至离子吸附器6,浓水通过第二管道上设置的过滤器滤除杂质,如颗粒物。再通过离子吸附器将浓水中的离子杂质去除,得到处理后的浓水,即中水。中水可输送至储水罐7中,再进一步输送至供水系统8,最后输送至使用设备9。中水也可输送至蓄水池3,蓄水池3中的中水可以输送至冷却塔10供冷却塔10使用,或者蓄水池3中的中水溢流到处理池4中,可以降低处理池的温度和稀释污水,降低污水的化学需氧量,达到排放标准。

在本实用新型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