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8547阅读:71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池,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大量农村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治理工作的重点之一。

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技术,国内外同行已经开发出相对成熟的技术与工艺,如基于活性污泥法的A2O工艺、基于生物膜法的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上述工艺对于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的适用性更强,而对于分散且污水处理规模较小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无论是在污水站投资及运营成本、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局限性。生物处理单元是污水处理工艺中的核心单元,其处理效果决定了整套处理系统的稳定有效运行。

因此,基于农村生活污水水质特性及在技术、经济指标方面的要求,开发出适应性强的生物处理工艺单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效果良好的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包括集水箱,在集水箱上沿竖直方向叠放有若干个支撑框架,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接触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和连接脚,相邻支撑框架通过连接孔和连接脚连接;在连接孔和连接脚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连接孔和连接脚通过锁紧机构穿过通孔连接固定;在支撑框架内设有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过滤框,在过滤框底部设有滤网;在过滤框内铺设有若干层滤料层;在集水箱侧边设有进水管,进水管上端延伸至最上层过滤框上侧;在集水箱侧壁上设有与集水箱内部导通连接的出水管。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所述支撑框架由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四根支撑杆以及水平连接相邻两根支撑杆的横杆组成;所述支撑杆上端成型为连接孔,所述支撑杆下端成型为连接脚,连接脚外径与连接孔内径相适应。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所述锁紧机构由操作柄、与操作柄连接的连接杆、活动套设在连接杆外围的限位环、套设在限位环和操作柄之间连接杆外围的伸缩弹簧、设在连接杆末端的限位座以及设在限位座和限位环之间连接杆外围的弹性胶套组成;所述弹性胶套由限位球套与限位球套连接的连接套组成,限位球套靠近限位座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连接套自由端与限位环连接;所述限位环外边缘连接有操作环;所述限位座外径与通孔的内径相适应;处于初始状态,限位球套最大外径比通孔内径大3-6mm,限位座与限位环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孔两侧通孔之间的间距;处于穿孔状态,限位环通过连接套拉动限位球套产生形变,限位球套最大外径小于通孔内径。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所述滤料层由下至上依序为轻质沸石层、改性陶粒层和火山岩层;所述轻质沸石层、改性陶粒层和火山岩层的厚度比为1:1:1.8-2.4。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所述进水管末端连接有旋转布水器,所述旋转布水器位于对应的过滤框上侧。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位于上部的若干个过滤框配合形成除碳区,所述除碳区内的过滤框的个数为2-4个,除碳区内的过滤框上端与上侧的支撑框架之间的间距为180-220mm。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位于下部的若干个过滤框配合形成同步除氮除磷区,所述同步除氮除磷区内的过滤框个数为4-6个,同步除氮除磷区内的过滤框上端与上侧的支撑框架之间的间距为80-120mm。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在横杆内侧设有滑轨,滑轨末端延伸至过滤框下侧,在过滤框侧壁上设有与滑轨相配合的把手。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在集水箱上设有与连接脚相配合的安装孔,连接脚插接在安装孔内。

上述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中,在集水箱底部安装有若干带锁万向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多层过滤框对生活污水进行生物处理,由上到下分别设置不同功能区域,依次为除碳单元、同步除氮除磷单元,依据各单元的优势功能菌落生长特性设置不同的滤料材质及配比,实现对生物膜微生物群落组成和丰度的有效调控,在过滤框内培养不同功能生物菌群,达到去除COD、氨氮及总P等效果;采用自然通风复氧,能耗低且使用方便;通过设置轻质沸石层、改性陶粒层和火山岩层作为生物滤料对污水进行生物处理,处理效果好,根据处理规模及水质情况,可以将多个滤池进行并联使用,安装方便;通过锁紧机构对连接脚和连接孔进行连接固定,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旋转布水器能够提高布水均匀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过滤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过滤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集水箱1、支撑框架2、支撑杆2a、横杆2b、滑轨2c、连接孔3、连接脚4、通孔5、锁紧机构6、操作柄6a、连接杆6b、限位环6c、伸缩弹簧6d、限位座6e、弹性胶套6f、操作环6g、限位球套6h、连接套6i、过滤框7、滤网8、滤料层9、轻质沸石层9a、改性陶粒层9b、火山岩层9c、进水管10、出水管11、旋转布水器12、把手13、带锁万向轮14。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组合式微动力生物滤池,包括集水箱1,在集水箱1上沿竖直方向叠放有若干个支撑框架2,相邻的两个支撑框架2接触部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连接孔3和连接脚4,相邻支撑框架2通过连接孔3和连接脚4连接,在集水箱1上设有与连接脚4相配合的安装孔,连接脚4插接在安装孔内。所述支撑框架2由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四根支撑杆2a以及水平连接相邻两根支撑杆2a的横杆2b组成,横杆2b和支撑杆2a配合组成长方体的支撑框架2;在横杆2b内侧设有滑轨2c,滑轨2c末端延伸至过滤框7下侧,在过滤框7侧壁上设有与滑轨2c相配合的把手13。所述支撑杆2a上端成型为连接孔3,所述支撑杆2a下端成型为连接脚4,连接脚4外径与连接孔3内径相适应,支撑杆2a可以使用方管或圆管。

参阅图3和图5所示,在连接孔3和连接脚4上均设有相互配合的通孔5,连接孔3和连接脚4上的通孔5大小相同且沿水平方向同心设置。连接孔3和连接脚4通过锁紧机构6穿过通孔5连接固定。所述锁紧机构6由操作柄6a、与操作柄6a连接的连接杆6b、活动套设在连接杆6b外围的限位环6c、套设在限位环6c和操作柄6a之间连接杆6b外围的伸缩弹簧6d、设在连接杆6b末端的限位座6e以及设在限位座6e和限位环6c之间连接杆6b外围的弹性胶套6f组成;所述弹性胶套6f由限位球套6h与限位球套6h连接的连接套6i组成,限位球套6h靠近限位座6e的一端与连接杆6b固定连接,连接套6i自由端与限位环6c连接;所述限位环6c外边缘连接有操作环6g,操作环6g末端朝向限位环6c外侧,方便使用时的抓取。所述限位座6e外径与通孔5的内径相适应;处于初始状态,限位球套6h最大外径比通孔5内径大3-6mm,限位座6e与限位环6c之间的间距小于连接孔3两侧通孔5之间的间距;处于穿孔状态,限位环6c通过连接套6i拉动限位球套6h产生形变,限位球套6h最大外径小于通孔5内径。采用这种结构,将操作环6g往操作柄6a一侧移动,连接套6i带动限位球套6h使限位球套6h拉伸变形直至限位球套6h的最大外径小于通孔5的内径,将限位座6e穿过对应通孔5后,松开操作环6g,此时限位球套6h、限位环6c、伸缩弹簧6d和操作柄6a配合将连接脚4和连接孔3连接固定。

在支撑框架2内设有上下两端均为开口的过滤框7,在过滤框7底部设有滤网8;在过滤框7内铺设有若干层滤料层9;所述滤料层9由下至上依序为轻质沸石层9a、改性陶粒层9b和火山岩层9c;所述轻质沸石层9a、改性陶粒层9b和火山岩层9c的厚度比为1:1:1.8-2.4。滤网8、轻质沸石层9a、改性陶粒层9b和火山岩层9c配合对污水进行过滤。

同时,位于上部的若干个过滤框7配合形成除碳区,所述除碳区内的过滤框7的个数为2-4个,除碳区内的过滤框7上端与上侧的支撑框架2之间的间距为180-220mm。位于下部的若干个过滤框7配合形成同步除氮除磷区,所述同步除氮除磷区内的过滤框7个数为4-6个,同步除氮除磷区内的过滤框7上端与上侧的支撑框架2之间的间距为80-120mm。在除碳区和同步除磷区内放入对应功能的生物菌群,过滤框7上端与支撑框架2支架的间距为通风效果,为生物菌群提供自然通风复氧,去除COD、氨氮及总P的同时还能降低能耗。

在集水箱1侧边设有进水管10,进水管10上端延伸至最上层过滤框7上侧;所述进水管10末端连接有旋转布水器12,所述旋转布水器12位于对应的过滤框7上侧。在集水箱1侧壁上设有与集水箱1内部导通连接的出水管11。

为了方便装置的移动,在集水箱1底部安装有若干带锁万向轮14。

使用时,将生活污水沿进水管10提升至生物滤池内,通过多层的过滤框7进行生物处理,处理后的出水收集在下侧的集水箱1内后从出水管11处引出,根据所需处理规模及水质情况,可以将多个生物滤池并联使用,最后得到的水质可达到国家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可回用于农田灌溉或绿化,出水再经过人工湿地等后续处理,可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