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卫生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5974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型卫生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污水是指医院向自然环境或城市管道排放的污水,其水质随不同的医院性质、规模和所在地区而异。医疗污水中所含的主要污染物为病原体(寄生虫卵、病原菌、病毒等)、有机物、漂浮和悬浮物以及放射性污染物等,未经处理的医疗污水中含菌总量达108个/mL以上,具有空间传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并严重污染环境。

现有医疗污水处理设备一般先将污水通过格栅过滤后,再进行厌氧分解、膜分离,最后再消毒,但由于医疗污水通常较粘稠,常掺杂有止血棉、消毒棉等医疗用品,而格栅过滤仅拦截较大杂物,因此,格栅过滤后的医疗污水仍较粘稠,后续处理时极易导致堵塞,并且流淌困难,从而使得污水处理效率低下。另外,现有医疗污水处理设备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不适用于小型卫生院的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卫生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该装置通过离心分离同时去除较大和细小的杂物,使得污水由粘稠转变为稀薄,且流动性好,解决了医疗污水因粘稠导致堵塞的问题,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此外,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卫生院的污水处理。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小型卫生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凝沉淀池、厌氧池、膜生物反应池和消毒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内设有内筒和套设在内筒外且两端封闭的外筒,所述内筒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筛孔,内筒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转轴,转轴的底部伸出罐体并设有端盖,所述内筒与转轴连通;还包括污水进管和套设在污水进管外的药剂添加管,药剂添加管的内壁与污水进管外壁之间形成药剂通道,所述污水进管穿过转轴并伸至内筒内,药剂添加管伸至转轴内,所述内筒内的污水进管上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污水喷管,药剂添加管上连接有药剂喷管,所述药剂喷管穿出转轴侧壁并位于内筒和罐体底部之间,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污水与药剂的混合腔;所述外筒的下部设有通孔,外筒和罐体内壁之间形成沉淀腔;

所述厌氧池内设有厌氧菌填料;所述膜生物反应池内设有膜分离组件和位于膜分离组件下方的曝气管,曝气管上设有曝气孔,膜分离组件的上部连接出水管,出水管与消毒池连接;所述消毒池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消毒装置,消毒池的上部设有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转轴带动内筒旋转,污水进管和药剂添加管跟随转轴一起旋转。医疗污水经污水进管进入内筒,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污水喷管甩至内筒内壁,水流经筛孔进入混合腔,同时,药剂经药剂通道进入药剂喷管喷出后与混合腔的水流混合,然后经通孔进入沉淀腔。而污水中较大和细小的杂物均被内筒拦截,并在自身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落至中空的转轴内,需要清理杂物时,打开转轴的端盖即可排出。进入沉淀腔的污水在药剂的作用下进行混凝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厌氧池,利用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然后进入膜生物反应池,经膜分离组件的滤膜进入其产水内腔,然后经出水管进入消毒池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经出水口排出。

所述加热装置为加热管,加热管设置在消毒池的侧壁上。加热装置可杀死污水中的病原体。

所述消毒装置包括均匀设置的玻璃管和设置在玻璃管内的灭菌灯。

所述内筒包括直筒和直筒底部连通的锥形筒,锥形筒的底部与转轴连通。在直筒和转轴之间设置锥形筒,有利于保证杂物全部落入转轴中。

所述内筒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转轴上还连接有搅拌叶片,有利于药剂与污水混合均匀,保证混凝效果。

所述通孔所在水平面低于药剂喷管所在水平面,避免药剂在高速喷出时经通孔甩至沉淀腔。

所述沉淀腔的底部设有排渣口。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筒内设置旋转的内筒而使污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同时去除较大和细小的杂物,使得固液分离后的污水由粘稠转变为稀薄,且流动性好,解决了医疗污水因粘稠导致堵塞的问题,显著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经内筒拦截的杂物在自身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落至转轴内,不会造成内筒堵塞,不需要清理内筒,大大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小型卫生院的污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加热管,2-玻璃管,3-灭菌灯,4-出水管,5-出水口,6-消毒池,7-膜分离组件,8-膜生物反应池,9-曝气管,10-厌氧池,11-污水喷管,12-污水进管,13-药剂喷管,14-混凝沉淀池,15-通孔,16-搅拌叶片,17-端盖,18-药剂添加管,19-转轴,20-混合腔,21-排渣口,22-沉淀腔,23-内筒,24-外筒。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小型卫生院污水处理成套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从下至上包括依次设置的混凝沉淀池14、厌氧池10、膜生物反应池8和消毒池6;所述混凝沉淀池14内设有内筒23和套设在内筒23外且两端封闭的外筒24,所述内筒23的侧壁上设有均匀分布的筛孔,内筒23的底部连接有中空的转轴19,转轴19的底部伸出罐体并设有端盖17,所述内筒23与转轴19连通;还包括污水进管12和套设在污水进管12外的药剂添加管18,药剂添加管18的内壁与污水进管12外壁之间形成药剂通道,所述污水进管12穿过转轴19并伸至内筒23内,药剂添加管18伸至转轴19内,所述内筒23内的污水进管12上连接有均匀分布的污水喷管11,药剂添加管18上连接有药剂喷管13,所述药剂喷管13穿出转轴19侧壁并位于内筒23和罐体底部之间,所述内筒23和外筒24之间形成污水与药剂的混合腔20;所述外筒24的下部设有通孔15,外筒24和罐体内壁之间形成沉淀腔22;

所述厌氧池10内设有厌氧菌填料;所述膜生物反应池8内设有膜分离组件7和位于膜分离组件7下方的曝气管9,曝气管9上设有曝气孔,膜分离组件7的上部连接出水管4,出水管4与消毒池6连接;所述消毒池6内设有加热装置和消毒装置,消毒池6的上部设有出水口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转轴19带动内筒23旋转,污水进管12和药剂添加管18跟随转轴19一起旋转。医疗污水经污水进管12进入内筒23,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污水喷管11甩至内筒23内壁,水流经筛孔进入混合腔20,同时,药剂经药剂通道进入药剂喷管13喷出后与混合腔20的水流混合,然后经通孔15进入沉淀腔22。而污水中较大和细小的杂物均被内筒23拦截,并在自身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下落至中空的转轴19内,需要清理杂物时,打开转轴的端盖17即可排出。进入沉淀腔22的污水在药剂的作用下进行混凝沉淀,沉淀后的上清液进入厌氧池10,利用厌氧菌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然后进入膜生物反应池8,经膜分离组件7的滤膜进入其产水内腔,然后经出水管4进入消毒池6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水经出水口排出。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加热装置为加热管1,加热管1设置在消毒池6的侧壁上。加热装置可杀死污水中的病原体。消毒装置包括均匀设置的玻璃管2和设置在玻璃管2内的灭菌灯3。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内筒23包括直筒和直筒底部连通的锥形筒,锥形筒的底部与转轴19连通。在直筒和转轴19之间设置锥形筒,有利于保证杂物全部落入转轴19中。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3,内筒23和罐体底部之间的转轴19上还连接有搅拌叶片16,有利于药剂与污水混合均匀,保证混凝效果。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通孔15所在水平面低于药剂喷管13所在水平面,避免药剂在高速喷出时经通孔15甩至沉淀腔22。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沉淀腔22的底部设有排渣口21。

如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