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治理用淡化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1519发布日期:2018-11-09 20:23阅读:6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盐碱地治理用淡化水设备。



背景技术:

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我国碱土和碱化土壤的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严重的盐碱土壤地区植物几乎不能生存。盐碱地内的水同样含有大量的盐碱,人畜无法直接饮用,因此开发一种淡化水设备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治理用淡化水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治理用淡化水设备,包括多个原水井、水泵、砂滤器和反渗透设备,每个所述原水井内均设有原液支管,每根所述原液支管均通过输液管与用于对原水进行过滤的砂滤器连接,且输液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砂滤器的输出端设有初滤水管道,初滤水管道通过多根进水支管与反渗透设备的入水端连接,反渗透设备的数量与进水支管相等,且多个反渗透设备相互并联,反渗透设备的出水端通过净水支管与净水干管连接,反渗透设备的浓水出口通过卤水支管与卤水干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滤水管道还通过一管道与阻垢剂药箱连接,阻垢剂药箱内储存有阻垢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初滤水管道上还安装有增压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卤水干管与蒸馏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净水干管直接将水进行排放或与精滤装置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原水井对盐碱水进行收集之后再进行集中处理,能有效地将盐碱水处理成较为纯净的水,对盐碱水进行淡化,便于更好的进行土壤改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盐碱地治理用淡化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原水井、2-原液支管、3-输液管、4-水泵、5-砂滤器、6-阻垢剂药箱、7-反渗透设备、8-卤水支管、9-净水支管、10-净水干管、11-卤水干管、12-进水支管、13-初滤水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盐碱地治理用淡化水设备,包括多个原水井1、水泵4、砂滤器5和反渗透设备7,每个所述原水井1内均设有原液支管2,原水井1的作用类似水井,其可以收集土壤内的盐碱水,每根所述原液支管2均通过输液管3与用于对原水进行过滤的砂滤器5连接,且输液管3上安装有水泵4,可以将原水井1内的原水泵入到砂滤器5内,所述砂滤器5的输出端设有初滤水管道13,初滤水管道13通过多根进水支管12与反渗透设备7的入水端连接,反渗透设备7的数量与进水支管12相等,且多个反渗透设备7相互并联,反渗透设备7的出水端通过净水支管9与净水干管10连接,实现净水的输出,反渗透设备7的浓水出口通过卤水支管8与卤水干管11连接,工作时,原水井1内的原水被水泵4泵入到砂滤器5内,经过砂滤器5的初步过滤之后被分流到多个反渗透设备7内,在反渗透设备7中反渗透膜的作用下,原水被纯化,纯化后的净水通过净水支管9进入到净水干管10内,浓水通过卤水支管8进入到卤水干管11内,完成盐碱地水的淡化。

所述初滤水管道13还通过一管道与阻垢剂药箱6连接,阻垢剂药箱6内储存有阻垢剂,能有效防止结垢现象的发生,提升反渗透设备7的使用寿命。

所述初滤水管道13上还安装有增压泵,减少初滤水管道13上出现的压降现象,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平稳。

所述卤水干管11与蒸馏装置连接,利用蒸馏将浓水中的盐碱成分提取出来。

所述净水干管10直接进行排放或与精滤装置连接,对水进一步的提纯和处理,满足使用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工作时,原水井1内的原水被水泵4泵入到砂滤器5内,经过砂滤器5的初步过滤之后被分流到多个反渗透设备7内,在反渗透设备7中反渗透膜的作用下,原水被纯化,纯化后的净水通过净水支管9进入到净水干管10内,浓水通过卤水支管8进入到卤水干管11内,完成盐碱地水的淡化。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