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52429发布日期:2018-07-17 22:51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液相色谱分析仪器都有专用的配套使用的进样瓶。某些行业测样量大,液相色谱进样瓶口小难清洗。在电力行业中通常需要使用液相色谱分析变压器油中糠醛、抗氧化剂等成分,而液相色谱分析测量一次所用样品瓶的数量约为50-100个,加上样品瓶易沾染油污,若不仔细清洗,不仅会造成样品污染,还严重的会损坏色谱柱或是仪器内部其他部件。

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费力而又缓慢,对人工是极大的浪费,加之样品瓶通常较小,难以用冲洗等方式清洗。因此,市场急需开发出一种便于操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装置来进行液相色谱进样瓶的清洗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上箱体固定连接于下箱体的正上方,所述上箱体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去离子水池,所述上箱体内侧的另一端设置有去污剂池,所述去离子水池通过第一入水管与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一入水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去污剂池通过第二入水管与下箱体连接,所述第二入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去污剂池底部设置有加热器和温度指示器,所述去污剂池与水泵相连接,所述上箱体的外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下箱体内可拆卸地连接有面板,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下箱体的正面设置有可开合的门,所述门上设置有观察窗,所述下箱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箱体的上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上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箱体内设置有保温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离子水池底部设置有加热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去污剂池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得到。

本实用新型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设置有去污剂池,去污剂池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得到,去污剂池耐酸碱性强,可根据需要在去污剂池中加入所需有机溶剂,再对液相色谱进样瓶进行的清洗,去污效果强;去污剂池底部设置有加热器,可根据需要将去污剂的温度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去污效果更强;上箱体内设置有保温层,可减少热量散发,节能效果好;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可将多个液相色谱进样瓶一同放入下箱体中清洗,清洗效率高;下箱体的门上设置有观察窗,可通过观察窗查看液相色谱进样瓶的清洗状况,使用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3,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固定连接于下箱体2的正上方,上箱体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去离子水池3,上箱体1内侧的另一端设置有去污剂池4,去离子水池3通过第一入水管5与下箱体2连接,第一入水管5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6,去污剂池4通过第二入水管7与下箱体2连接,第二入水管7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8,去污剂池4底部设置有加热器9和温度指示器10,去污剂池4与水泵11相连接,上箱体1的外侧面设置有开关12,下箱体2内可拆卸地连接有面板13,面板13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4,下箱体2的正面设置有可开合的门15,门15上设置有观察窗16,下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17,上箱体1的上部可拆卸地连接有上盖18,上箱体1内设置有保温层,去离子水池3底部设置有加热管19,去污剂池4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得到。

本实用新型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用于清洗液相色谱进样瓶时,将液相色谱进样瓶倒置并插入通孔14内,再将面板13插接于下箱体2内,关闭门15,加热器9将去污剂池4中的液体加热到较高温度后,经水泵11将清洗液输送到下箱体2内,通过清洗液的冲洗起到洗涤作用,清洗完毕后打开排水口17排出清洗液,打开第一入水管5,用去离子水冲洗液相色谱进样瓶,再打开排水口17排出去离子水,最后取出液相色谱进样瓶即可完成清洗。

本实用新型液相色谱进样瓶清洗装置,设置有去污剂池4,去污剂池4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得到,去污剂池4耐酸碱性强,可根据需要在去污剂池4中加入所需有机溶剂,再对液相色谱进样瓶进行的清洗,去污效果强;去污剂池4底部设置有加热器9,可根据需要将去污剂的温度设置在合适的范围,去污效果更强;上箱体1内设置有保温层,可减少热量散发,节能效果好;面板上设置有多个通孔14,可将多个液相色谱进样瓶一同放入下箱体2中清洗,清洗效率高;下箱体2的门15上设置有观察窗16,可通过观察窗16查看液相色谱进样瓶的清洗状况,使用更方便。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