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63832发布日期:2018-10-13 01:3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回收利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响应建设海绵城市的要求,开发雨水系统构建,建设节能的综合利用水资源的水回收系统很有必要。

雨水是自然界一种优质的淡水资源,经简单处理即可实现冲厕、路面喷洒、绿化浇灌的功能,回用雨水具有显著的节水效能,是未来水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向,将节能技术运用到雨水处理与回收系统中有很大的开发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以回收建筑雨水虹吸系统中产生的快速水流中的势能与动能,代替传统耗能的动力搅拌和加药装置,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经过混凝、水力混合搅拌、沉淀与消毒,实现了收集了可再次利用的雨水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雨水虹吸排水系统、混凝加药系统、混合搅拌池、沉淀池、集泥池、中间水池及产水消毒系统。

优选的,混凝加药系统、混合搅拌池、沉淀池、集泥池、中间水池及产水消毒系统均设置在地面以下。

其中:

所述雨水虹吸排水系统包括相互连通的虹吸式雨水斗、连接短管和悬吊管;

所述悬吊管通过加药管连接至混凝加药系统;

所述混凝加药系统包括加药井、储药箱和文丘里喷射混合器,所述加药管与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连通,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缩颈段上部连接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与储药箱连通;

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出口端与混凝搅拌池连通;

所述混凝搅拌池内设有配水干管,所述配水干管上连接若干配水支管,所述配水干管通过配水管与虹吸式雨水斗连通,所述混凝搅拌池后侧连接出水槽,所述出水槽连接有搅拌池出水管。

所述搅拌出水管与沉淀池的底部连通;

所述沉淀池上部设有斜板过滤填料,所述沉淀池下部连接集泥斗和排泥管;

所述沉淀池上部与中间水池连通;

所述中间水池底部设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与产水消毒系统连通。

优选的,所述储药箱内部设有液位计,底部设有沉泥坡,顶部设置有储药箱盖;所述输药管上安装了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与电动调节阀连接;

所述加药井顶部设有检修盖。

优选的,所述混凝搅拌池顶部设置液位传感器一,所述电动调节阀与液位传感器一联锁;

所述中间水池顶部设置液位传感器二,所述液位传感器二与所述潜水泵联锁。

所述沉淀池中:所述排泥口下部连接有排泥管,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控制阀,所述沉淀池的沉泥经所述排泥管进入集泥池,所述沉淀池与中间水池设有集水隔墙。

所述产水消毒装置包括紫外杀菌装置。

优选的,所述紫外杀菌装置位于一设备井内,所述紫外杀菌装置与出水管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回收雨水虹吸系统中产生的快速水流中的势能与动能,通过配水干管和配水支管形成的布水系统,代替传统耗能的动力搅拌装置,并通过回收一定动能至加药系统,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经过混凝、混合搅拌、沉淀与消毒,实现了收集了可再次利用的雨水资源。除地上的虹吸系统外,雨水净化系统均置于地面下,节省空间。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搅拌池设计了雨水布水管,可以利用进水的虹吸排水水流在池内形成两股内环流,使其与混凝剂混合充分;在沉淀池设计了斜板过滤器,增强了过滤效果;沉淀池下方可利用静水压排泥。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设置了文丘里加药装置,可根据进水量自动调节混凝剂的加药量;加药系统设置了与搅拌池液位联锁的调节阀,降雨后可自动开启,缓冲水池中的潜水泵及消毒装置设置为与缓冲池液位联锁,降雨后无需人工操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可根据现有现场实际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改装,适用性广。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流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配水干管和所述配水支管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虹吸式雨水斗;2、屋面;3、连接短管;

4、悬吊管吊架;5、悬吊管;6、虹吸立管;

7、建筑墙壁;8、加药管;9、进水管;

10、检修盖;11、储药箱盖;12、储药箱;

13、液位计;14、电动调节阀(与40联锁);15、止回阀;

16、加药管;17、进药口;18、沉泥坡;

19、文丘里喷射混合器;20、配水支管;21、配水干管;

22、出水槽;23、搅拌池出水管;24、斜板过滤填料;

25、集水隔墙;26、排泥口;27、集泥斗;

28、潜水泵;29、集泥池;30、控制阀;

31、排泥管;32、紫外线杀菌装置;33、产水出水管;

34、加药井;35、混凝搅拌池;36、沉淀池;

37、设备井;38、中间水池;

39、液位传感器一;40、液位传感器二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包括雨水虹吸排水系统、混凝加药系统、混合搅拌池、沉淀池、集泥池、中间水池及产水消毒系统。

所述雨水虹吸排水系统包括:虹吸式雨水斗1、连接短管3和悬吊管5,所述悬吊管由悬吊管架4固定。

所述混凝加药系统包括:位于加药井34内部的储药箱12、所述储药箱12上设液位计13,用于监测混凝溶剂的液位。从所述虹吸排水系统来的雨水经加药管8,进入文丘里喷射混合器19,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19缩颈段上部连接有输药管16,所述输药管16上安装了止回阀15,所述止回阀15与电动调节阀14连接,所述电动调节阀14与液位传感器一39联锁,自动启动,所述输药管16的端部为设置于所述储药箱12内的进药口17,所述储药箱12底部设置一个呈一定角度的沉泥坡,所述储药箱12顶部设置有储药箱盖11,用于外加混凝药剂和检修,所述加药井34顶部设有检修盖10。

所述混凝搅拌池35包括:配水干管21,所述配水干管21上均匀分配连接若干配水支管22,所述混凝搅拌池35顶部设置液位传感器一39,用于监测其液位及与所述电动调节阀14联锁,所述混凝搅拌池35后侧连接出水槽22,所述出水槽22连接有搅拌池出水管23。

所述沉淀池36包括:安装在所述沉淀池36上部的斜板过滤填料,用于截留和过滤来水,所述沉淀池36下部连接有集泥斗27,所述集泥斗27底部设置排泥口26,所述排泥口26下部连接有排泥管31,所述排泥管上设置控制阀30,所述沉淀池36的沉泥经所述排泥管31进入集泥池29,所述沉淀池36与中间水池38设有集水隔墙25。

所述中间水池38顶部设置液位传感器二40,所述液位传感器二40用于监测所述中间水池38中的液位,并与设置于所述中间水池38底部的潜水泵28联锁,当液位达到设定值后自动起泵。

由所述潜水泵28从所述中间水池38中抽水泵入紫外线杀菌装置32,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32置于设备井37中,经所述紫外线杀菌装置32消毒后的产水经产水出水管供至后续回用水池或用户,也可用于冲厕、路面喷洒及绿化浇灌。

降雨发生时,雨水在建筑屋面汇集至天沟,流经所述虹吸式雨水斗1,所述虹吸式雨水斗1有截污及防漩涡稳流的作用。建筑屋顶一部分所述虹吸式雨水斗用于收集进入所述加药管8的水流,其余所述虹吸式雨水斗用于收集进入所述进水管9的水流,两种分流的雨水立管因此分别接至所述加药管8及所述进水管9。

两种分流在所述悬吊管5及雨水立管形成虹吸后,雨水形成快速水流,分别进入加药系统及所述配水干管21。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19用于从所述储药箱12中吸取混凝药剂,与所述加药管8中的来水混合,且吸药量与所述加药管8中的进水量正相关,可满足混凝剂用量要求。进入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19的所述混凝药剂由所述电动调节阀14控制,所述电动调节阀14与所述液位传感器一39联锁,当所述混凝搅拌池达到设定液位后自动开启,完成加药。

所述进水管9中来水进入所述配水干管21,并经所述配水支管20均匀分配,在所述混凝搅拌池中形成两股垂向的循环混合水流,利用水力搅动使得混凝作用更加均匀充分。混合液达到一定液位后经所述出水槽22及所述搅拌池出水管23进入所述沉淀池36。来水从下部进入所述沉淀池36后,向上逐渐涌流,经所述斜板过滤填料24的过滤,沉泥向下部沉积至所述集泥斗27中,滤液继续向上涌流,经所述集水隔墙溢流如所述中间水池38中。所述中间水池38中液位达到所述液位传感器二40设定值后,联锁开启所述潜水泵28,将液流泵至所述设备井37中的所述紫外线杀菌器32,经杀菌消毒后由所述外排管33送至用户单元。当所述控制阀30开启时,所述沉淀池36中的积泥在静水压的作用下排至所述集泥池29,其上设有盖板,雨后定时人工清除沉泥,定时外运。

实施例2

所述虹吸式雨水斗1及所述文丘里喷射混合器19为不锈钢制;

所述集泥斗27、所述集泥池29、所述加药井34、所述混凝搅拌池35、所述沉淀池36及所述设备井为不锈钢或混凝土制;

所述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中的连接管道可为PPR管、PP管、HDPE管或不锈钢管道制,根据现场安装及施工条件等选取;

上述管件的连接形式可为法兰连接、热熔连接或承插连接,不限于形式,但需保证良好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回收雨水虹吸系统中产生的快速水流中的势能与动能,通过布水系统,代替传统耗能的动力搅拌装置,并通过回收一定动能至加药系统,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经过混凝、混合搅拌、沉淀与消毒,实现了收集了可再次利用的雨水资源。除地上的虹吸系统外,雨水净化系统均置于地面下,节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中的混凝搅拌池设计了雨水布水管,可以利用进水的虹吸排水水流在池内形成两股内环流,使其与混凝剂混合充分;在沉淀池设计了斜板过滤器,增强了过滤效果;沉淀池下方可利用静水压排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设置了文丘里加药装置,可根据进水量自动调节混凝剂的加药量;加药系统设置了与搅拌池液位联锁的调节阀,降雨后可自动开启,缓冲水池中的潜水泵及消毒装置设置为与缓冲池液位联锁,降雨后无需人工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节能型雨水回收与处理系统可根据现有现场实际虹吸式雨水排水系统改装,适用性广。

以上的装置或设备的材料、规格、尺寸等的选择仅仅是为了提供一种非限制性的示例,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具体设备的规格和选型可以与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所述的相同或不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一种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