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式乳胶丝车间废水厌氧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0778发布日期:2018-06-12 22:1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乳胶丝生产设备,尤其是一种并联式乳胶丝车间废水厌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乳胶丝车间废水的cod>5000,pH为4.2-4.7,悬浮物,肉眼可见杂质较多,废水处理第一阶段需要使用碱来中和废水体中的酸,使得水体pH值调和为7-8.5,同时通过沉淀池的作用,剔除大部分悬浮杂质;第二阶段需要投放厌氧菌群进行生物降解,使得水体的cod值降低至2000以内;现有的乳胶丝车间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中,使用的是单线串联式的生化工艺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缺点是:处理量受限于厌氧池容量大小,处理效果好坏取决于厌氧反应时间,菌体一直接触流动水体,菌种生长繁殖受到干扰较大,菌种流失严重,厌氧处理cod值结果波动大,抗风险能力弱;需要反复补加菌种,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和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并联式废水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并联式乳胶丝车间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厌氧酸化池、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和沉淀池,所述厌氧酸化池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所述第一厌氧池包括池体、进料管、导流槽、扰流板、三相分离器和排料管,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通过管道连接厌氧酸化池,所述池体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为V型,所述池体内还通过支架安装有若干扰流板,所述池体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所述三相分离器设有沼气排出管,所述池体上部一侧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连通沉淀池,所述第二厌氧池与第一厌氧池的结构区别仅在于其安装位置不同。

所述厌氧酸化池与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连接的管道上均设置有输送泵和开关阀。

所述第一厌氧池尺寸:池容量800立方米、长16米、宽10米、高5米。

所述池体内还设有用于承托菌泥的承托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废水处理量可以增加一倍,同时每12小时切换一个厌氧池投入使用,不进污水的厌氧池可以充分的利用不进水的12小时时间,池内菌体与污水进行接触反应,既能使得菌体利用有机废物作为养分进行繁殖,改善菌种流失的状况;又能有充足的时间降解消耗有机物,达到降低cod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厌氧酸化池;2、第一厌氧池;3、第二厌氧池;4、排料管;5、沉淀池;21、开关阀;22、进料管;23、导流槽;24、扰流板;25、三相分离器;26、沼气排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并联式乳胶丝车间废水厌氧处理系统,它包括厌氧酸化池1、第一厌氧池2、第二厌氧池3和沉淀池5,所述厌氧酸化池1通过管道分别连接第一厌氧池2、第二厌氧池3,所述第一厌氧池2包括池体、进料管22、导流槽23、扰流板24、三相分离器25和排料管4,所述池体底部设置有有进料管22,所述进料管22通过管道连接厌氧酸化池1,所述池体内壁设置有多个导流槽23,所述导流槽23为V型,所述池体内还通过支架安装有若干扰流板24,所述池体上部设置有三相分离器25,所述三相分离器25设有沼气排出管26,所述池体上部一侧设有排料管4,所述排料管4连通沉淀池5,所述第二厌氧池3与第一厌氧池2的结构区别仅在于其安装位置不同。

所述厌氧酸化池1与第一厌氧池2、第二厌氧池3连接的管道上均设置有输送泵和开关阀21。

所述第一厌氧池2尺寸:池容量800立方米、长16米、宽10米、高5米。

所述池体内还设有用于承托菌泥的承托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