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50845发布日期:2018-09-14 23:5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污水处理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越来越大,通常的处理方管是将污泥经过一次干化处理后将污泥含水率降至80%后输送至火电厂二次干化后燃烧。80%水含量的污泥的臭味和腐败气味较大,运输不便且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又消耗能源,而且一次干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中的固体杂物的含量仍较高,不利于后续的污水处理。因此提高一次干化的效率,降低一次干化后的污泥含水量有助于降低污泥处理的经济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一次干化污泥效率一般导致污泥含水率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系统,具有较高的污泥干化效率,明显降低一次干化后的含水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原料池,还包括经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浓缩机、储泥池、转化釜和压滤机,以及与转化釜连接的进药结构,污泥原料池经由污泥浓缩泵和污泥浓缩机的入口连接,使污泥原料池中的污泥经污泥浓缩机浓缩后进入储泥池中转进入转化釜转化稳定,再进入压滤机压滤得到滤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进药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料仓、管式输送器和配制釜,配制釜经过砂浆泵和转化釜顶部设置的进药口连接,从而将料仓内的药剂原料经管式输送器送入配制釜配制成转化稳定剂后加入到转化釜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转化釜上还设有转动电机,转化釜内设有搅拌轴,搅拌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旋叶片的内径,第一螺旋叶片穿套在搅拌轴上,第二螺旋叶片的两端分别经在水平方向上布置的连接杆与搅拌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转化釜内还设有喇叭形的进药喷头,进药喷头设于进药口的内侧且靠近进药口一端的内径小,在进药喷头内部设有若干沿进药喷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流板,分流板两两相交在进药喷头内形成分流格栅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向污泥浓缩机中添加絮凝剂的加药装置,加药装置经药剂泵与污泥浓缩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分别与污泥浓缩机的出口和压滤机的出口连接的过滤池,过滤池上还设有出泥口和出液口,出泥口经管道与储泥池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还包括设置在压滤机下游的污泥库房、及与压滤机和污泥库房同时连接的吸收塔,污泥库房和压滤机经破碎装置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压滤机为板框式压滤机。

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的污泥干化系统,采用污泥减量化和污泥稳定无害化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进行污泥干化,首先将污泥原料池中的污泥输送至污泥浓缩机,经过加药装置向污泥浓缩机中添加絮凝剂进行污泥的初步絮凝分离,一方面脱除有机杂质实现初步无害化,另一方面絮凝脱除部分污水,降低含水率;经污泥浓缩机处理后的污泥送至储泥池中暂存并进一步输送至转化釜中,料仓内的药剂原料经管式输送器送入配制釜配制成转化稳定剂后加入到转化釜内对污泥进一步稳定化和无害化处理,脱除污泥中的有机固体物质,减少臭味和腐败,使污泥更容易脱水。然后将稳定化后的污泥输送板块压滤机压缩成滤饼,滤饼经破碎后送至污泥库房暂放,在上述过程中,从污泥浓缩机和板框式压滤机输出的污水经过滤池过滤,废水送至污水处理,固体物则送至储泥池进行下一步的处理,这样降低了废水中的固体杂物的含量,有利于后续的污水处理。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所使用的转化釜内设有搅拌轴,并在搅拌轴上连接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搅拌靠近转化釜中心区域的污泥,第二螺旋叶片则搅拌靠近转化釜的内壁处的污泥,使转化釜内的转化稳定剂与污泥充分混合,提高污泥的稳定化和无害化的效率,从而使污泥在板框式压滤机中更容易脱水压缩,在转化釜的进药口内侧设置进料喷头,进药喷头内设置若干相交的分流板,将转化稳定剂分成若干股分流加入到转化釜中,防止粘结成团,有助于提高转化稳定剂和污泥的充分混合。在污泥干化系统的末端设置吸收塔,吸收污泥库房和板框式压滤机中的臭气和腐败气体,提高了污泥干化系统的环保清洁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归纳化系统具有较高的污泥干化效率,可以明显降低污泥一次干化后的含水率、有机固体物,降低污泥的臭气和腐败味,降低排出废水中的固体含量,整个干化流程也更加环保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泥干化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转化釜的结构示图。

图3是图2中A-A方向的剖面示图。

图中:1、污泥原料池,11、污泥浓缩泵,2、污泥浓缩机,21、加药装置,22、药剂泵,3、储泥池,4、转化釜,41、转动电机,42、搅拌轴,43、第一螺旋叶片,44、第二螺旋叶片,441、连接杆,45、进药口,46、进泥口,47、出料口,48、进药喷头,49、分流板,5、进药结构,51、料仓,52、管式输送器,53、配制釜,54、砂浆泵,6、螺杆泵,7、板框式压滤机,8、过滤池,9、破碎装置,10、污泥库房,12、吸收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就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污泥干化系统,包括经管道依次连接的污泥原料池1、污泥浓缩机2、储泥池3、转化釜4和板框式压滤机7,及与转化釜连接的进药结构5、与污泥浓缩机连接的加药装置21,污泥原料池与污泥浓缩机连接的管道上设有污泥浓缩泵11,加药装置经药剂泵22与污泥浓缩机的入口连接,进药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料仓51、管式输送器52和配制釜53,配制釜经砂浆泵54与转化釜连接,转化釜与板框式压滤机连接的管道上设有螺杆泵6,在污泥干化系统内还设有吸收塔12、污泥库房10、破碎装置9和过滤池8,板框式压滤机与污泥库房经破碎装置连接,吸收塔分别与污泥库房和板框式压滤机连接,过滤池的入口则分别经管道与污泥浓缩机的出液口和板框式压滤机的出液口连接,过滤池上还设有出泥口和出水口,出泥口经管道与储泥池连接,出水口经管道则与后续污水处理工序连接。

如图2~3所示,转化釜的顶部设有进药口45,砂浆泵经管道连接进药口,转化釜的上部侧表面设有进泥口46,转化釜的底部设有出料口47,储泥池经管道连接进泥口,出料口经管道与板框式压滤机连接,转化釜上还设有转动电机41,转化釜内设有搅拌轴42,搅拌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搅拌轴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43和第二螺旋叶片44,第一螺旋叶片的外径小于第二螺旋叶片的内径,第一螺旋叶片穿套在搅拌轴上,第二螺旋叶片的两端分别经在水平方向上布置的连接杆441与搅拌轴连接,第一螺旋叶片与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反。在转化釜的进药口的内侧还设有喇叭形的进药喷头48,进药喷头靠近进药口一端的内径小,在进药喷头内部设有若干沿进药喷头的长度方向延伸的分流板49,分流板两两相交在进药喷头内形成分流格栅区。

污泥干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

将污泥从污泥原料池中经污泥浓缩泵送入污泥浓缩机中,加药装置经药剂泵向污泥浓缩机中添加絮凝剂聚合硫酸铝进行污泥的初步絮凝分离,降低污泥含水率和有机固体物,减少腐败气味和臭味;污泥浓缩机处理后的污泥经过储泥池周转后进入转化釜,料仓中的稳定剂硬脂酸镁、转化剂硅藻土、除臭剂凹凸棒粉和水通过管式输送器送至配制釜配制成转化稳定剂,然后经砂浆泵送至转化釜,转化稳定剂经过进药喷头分股喷洒,经过转化釜中的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搅拌与污泥充分混匀,脱除污泥中的有机固体物,对污泥进行转化稳定和无害化处理,方便污泥的压滤脱水。转化釜处理后的污泥经螺杆泵输送至板框式压滤机压滤从成滤饼,滤饼经破碎装置破碎后送至污泥库房,板框式压滤机和污泥库房中的臭气和腐败气味被吸收塔吸收,板框式压滤机和污泥浓缩机排出的废水经过过滤池过滤降低固含量后送至污水处理,固体物则输送储泥池。

经过上述过程处理后的污泥的含水率由96%降至43%,大大降低力一次污泥干化后的含水率,而且产生的臭气和腐败气体被吸收,废水得到过滤,整个干化流程环保清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