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5408发布日期:2018-06-12 03:00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式垃圾分类系统。



背景技术:

对城市生活所产生的垃圾的处理是垃圾处理领域内比较常见的问题。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大,城市所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为了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对垃圾的分类的要求也越来高。目前的做法是在街道上摆放不同颜色、标识的垃圾桶,比如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寄希望于每一位公民对应倾倒手上的垃圾。可现实是陋习不容易改变,一些公民还是会胡乱地把垃圾投入垃圾桶;还有一些是因为急事而只能随手丢弃垃圾。总而言之,目前单纯依赖公民的自觉性是无法完成垃圾分类的,所以还需要从垃圾处理设备上入手。

固定不动的垃圾处理中心在城市中以及城市周边都有选址困难的缺点,让很多地方政府头疼,理论上最好采用移动式的垃圾处理中心,从源头开始就分类以便后续操作,但是现有技术却没有移动式的垃圾处理系统,也没有能配套使用在移动平台上的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把垃圾全面分类的移动式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移动式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移动平台,移动平台上设有均匀供料装置、人工分离平台、塑料分离装置和软脆分离装置,均匀供料装置和人工分离平台之间、人工分离平台和塑料分离装置之间以及塑料分离装置和软脆分离装置之间均具有传送带,垃圾依次通过均匀供料装置、人工分离平台、塑料分离装置和软脆分离装置实现逐级分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均匀供料装置包括传送带和罩设在传送带上的第一箱体,第一箱体具有允许垃圾通过的进口和出口,第一箱体的出口处于传送带的出口一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人工分离平台包括第一传送带和若干第二传送带,第一传送带与各第二传送带交叉放置,各第二传送带处于第一传送带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人工分离平台设有磁选装置,磁选装置包括横跨第一传送带上方的第三传送带,第三传送带的内部具有磁铁,第三传送带和磁铁的首位两端均伸出第一传送带长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一传送带分为平行的两段,两第一传送带首尾连接形成折返运输。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塑料分离装置包括破碎机、第二箱体和可旋转的滚筒,滚筒倾斜放置在第二箱体内,滚筒的侧壁具有若干穿孔,第二箱体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二箱体的进口连通滚轮的上端,第二箱体的两出口分别连通滚筒的下方和下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软脆分离装置包括第三箱体、压辊组件、倾斜放置的筛网以及驱动压辊组件旋转和筛网振动的动力系统,第三箱体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三箱体的进口连通压辊组件,第三箱体的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筛网的下方和下端。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移动平台包括两个可组装的车体,塑料分离装置把破碎机外置,一个车体装载均匀供料装置、人工分离平台和破碎机,另一个车体装载第二箱体和软脆分离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此移动式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均匀供料装置可以使不均匀倒入移动平台的垃圾也能够均匀的排放到传送带上,保持整个处理系统的平稳输入;人工分离平台主要处理机器所难以分离以及特别的垃圾;经过前面的处理,垃圾中的种类已经少了很多,于是塑料分离装置和软脆分离装置放置在处理系统的末端,用于解决最简单的分类作业;本方案结合合理的流程和配套的机器能够应对城市中的大街小巷,从城市垃圾的源头就开始分类,特别是处理效率高、工作地点灵活。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均匀供料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磁选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塑料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图5是软脆分离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发明为一种移动式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包括移动平台1,移动平台1上设有均匀供料装置2、人工分离平台、塑料分离装置4和软脆分离装置5,均匀供料装置2和人工分离平台之间、人工分离平台和塑料分离装置4之间以及塑料分离装置4和软脆分离装置5之间均具有传送带,垃圾依次通过均匀供料装置2、人工分离平台、塑料分离装置4和软脆分离装置5实现逐级分类。图1中的箭头表示垃圾流动方向,由于图1是简图,过渡传递垃圾用的传送带未画出。移动平台1指车体,若以卡车为例,这些机器放置在敞开的车厢上。

均匀供料装置2可以使不均匀倒入移动平台1的垃圾也能够均匀的排放到传送带上,保持整个处理系统的平稳输入;人工分离平台主要处理对机器所难以分离以及特别的垃圾;经过前面的处理,垃圾中的种类已经少了很多,于是塑料分离装置4和软脆分离装置5放置在处理系统的末端,用于解决最简单的分类作业;本方案结合合理的流程和配套的机器能够应对城市中的大街小巷,从城市垃圾的源头就开始分类,特别是处理效率高、工作地点灵活。

参照图2,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均匀供料装置2包括传送带和罩设在传送带上的第一箱体21,也可以理解为传送带穿过第一箱体21,第一箱体21具有允许垃圾通过的进口和出口,第一箱体21的出口处于传送带的出口一侧。垃圾从右上角倒入直接落入传送带上,由于第一箱体21的出口尺寸有限可以形成卡位,无论来多少垃圾,都只能堆积在第一箱体21的出口。这种均匀供料装置2极其简单,在长途搬运的过程中完全不怕颠簸。

参照图1,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人工分离平台包括第一传送带31和若干第二传送带32,第一传送带31与各第二传送带32交叉放置,各第二传送带32处于第一传送带31的下方,便于工人直接把垃圾撇下来,更省力;各第二传送带32的出口端直接伸出到移动平台1外。工人站立在第一传送带31或第二传送带32的边上,使用工具从流动的垃圾中筛选制定的垃圾,并将其放到不同的第二传送带32上。比如第二传送带32有三条,工人们分别把纺织物、纸类或整块电池放到各自对应的第二传送带32上,这个人工分离平台这时实现分类出三种垃圾的作用。由于各第二传送带32辅助转移垃圾,工人们可以安稳地处于固定的位置,容易保持手感,熟练度会越来越高。同时,第二传送带32的长度可适当缩短或延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传送带31分为平行的两段,两第一传送带31首尾连接形成折返运输。在实际操作中,传送带的宽度通常不会很宽,于是这个设计能克服车体宽度远远大于传送带的特点,延长传送带所走的路程,工人的筛选时间越长,车体面积被占用更加合理。

参照图3,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人工分离平台设有磁选装置33,磁选装置33包括横跨第一传送带31上方的第三传送带331,第三传送带331的内部具有磁铁332,第三传送带331和磁铁332的首位两端均伸出第一传送带31长度方向上的左右两侧,第三传送带331和磁铁332的一端还伸出移动平台1之外。第三传送带331和第一传送带31的间距需要合理,使得磁铁332能够吸起铁屑、铁屑吸附在第三传送带331的下方,然后第三传送带331最外端不设磁铁332,当铁屑被牵引到这个位置之后会自然掉落。第三传送带331和各第二传送带32均平行放置。

上述机器多为传送带结构,没有很精密的零部件,都能够应对恶劣的路况,更不用说平坦的路面了。

参照图4,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塑料分离装置4包括破碎机41、第二箱体42和可旋转的滚筒43,滚筒43倾斜放置在第二箱体42内,滚筒43的侧壁具有若干穿孔,第二箱体42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二箱体42的进口连通滚轮的上端,第二箱体42的两出口分别连通滚筒43的下方和下端。破碎机41的内部为常见的刀片切割,破碎机41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破碎机41把余下的垃圾切碎,排到第二箱体42的右上角,滚筒43旋转后,大件的垃圾从滚筒43筛上出来,小件的垃圾从滚筒43的穿孔筛下掉出。由于塑料,比如生活中常见的软的吸管、塑料袋和包装袋,难以破碎体积偏大,从滚筒43的筛上分离出来的是便是垃圾中常见的塑料。本塑料分离装置4针对垃圾中常见的塑料,如有特别的塑料,还得通过人工分离平台增设第二传送带32来处理。采用这种方式来分离塑料,在本领域属于首创,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能够把塑料分离装置4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传统方法采用复杂的器械,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不适合搬运;塑料分离装置4在前序步骤的辅助下,仅仅需要应对常见的塑料即可,所以本方案所提出的塑料分离器可以简化。

参照图5,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软脆分离装置5包括第三箱体51、压辊组件52、倾斜放置的筛网53以及驱动压辊组件52旋转和筛网53振动的动力系统,第三箱体51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第三箱体51的进口连通压辊组件52,第三箱体51的两个出口分别连通筛网53的下方和下端。压辊为一对,垃圾经过两压辊中间受到压力,软的垃圾被压扁,脆的垃圾被压碎,此时软的垃圾由于体积偏大无法穿过筛网53,于是会从筛网53的筛上流出;而脆的垃圾被压碎后容易成为粉末,会从筛网53的筛下流出;如此实现分离。在常见的垃圾中,软的垃圾通常为果皮之类的有机物,脆的垃圾一般为瓦片或瓷片,可以说软脆分离装置5也能实现部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分离,有机物通常可以再利用回收,无机物便填埋处理。采用这种装置可以有效地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物,传统的分离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机器较为复杂,虽然功能强大但是不适合搬运,软脆分离装置5在前序步骤的辅助下,仅仅需要分离常见有机物和无机物即可,所以本方案所提出的塑料分离器可以简化。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移动平台1包括两个可组装的车体,图1中的左右两端为车头,塑料分离装置4把破碎机41外置,一个车体装载均匀供料装置2、人工分离平台和破碎机41,另一个车体装载第二箱体42和软脆分离装置5。首先这样一分为二的好处是两个车体分离后体积小,能进入更加狭窄的路面,适应性更强。

当然,本设计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实施例不同特征的组合,也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