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93758发布日期:2018-09-08 01:41阅读:58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年来垃圾转运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它的作用是将从居民、单位、商业和公共场所等收集来的零散的垃圾,运送到这里来集中,并通过专用的垃圾压缩设备将垃圾压缩减容后,由运载车辆送至垃圾最终处理场。在垃圾压缩减容过程会产生垃圾渗滤液,因地区不同,垃圾含水率不同,垃圾渗滤液的产生量也不同。

垃圾渗滤液来源于中转站压缩处理生活垃圾时产生的废水。包含有液态垃圾、固态垃圾中的自身含水、清洁冲洗水、压缩站工作人员生活用水等。这类废水具有以下特点:(1)有机物浓度高,氨氮含量高,动植物油含量极高,可生化性能低。其中溶解性有机物包括烃类、挥发性脂肪酸、腐殖酸等;(2)水质变化大。不同居民区生活习惯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变化,使得垃圾压缩液的水质水量波动较大;(3)金属含量高。垃圾中混有废电池及电子产品;(4)感观性极差。压缩液呈黄色或褐色,带有浓烈的酸臭味,浑浊。通过对多个中转站的废水取样分析,其水质:codcr=30000-60000mg/l,bod5=2500-8500mg/l,nh3-n=200-800mg/l;动植物油=7000-10000mg/l,ss=8000-13000mg/l,ph=4.5-6.5,色度=200-300倍,各项指标均是《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中规定值的数倍到数十倍,不能直接排放。

目前较为成熟的渗滤液处理工艺多采用“物化+生化+膜工序”的组合技术,处理后出水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规定的排放标准,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均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研究,该组合技术的缺点是占地面积大,投资高,而垃圾中转站的渗滤液水量少、污染物浓度变化幅度大、生产时间间断、用地紧张,前述组合工艺完全不适用于此类废水处理。

根据中转站压缩液废水的特点,研究者在文章中分别提出了“预处理(格栅)+超声波电芬顿(usf)+涡流高效分离器(gl)+超声波膜震动反应器(uf/nf2)组合工”、“混凝沉淀+芬顿”、“混凝+fenton+蒸发”等处理工艺。中国专利“一种垃圾压缩液的零排放处理系统及方法201710253105.1”,采用了“混凝沉淀+厌氧+固液分离+芬顿+a/o+混凝+过滤+反渗透+蒸发”的工艺实现垃圾压缩液的零排放;中国专利“一种垃圾压缩液过滤机201610873822.x”发明了一种带滤布的压缩机处理渗滤液,实现固液分离;中国专利“一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201110427894.9”采用“固液分离+厌氧处理+好氧处理+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纳滤(nf)膜+蒸发+离子交换+喷雾干燥”的多级处理方法,解决了渗滤液回灌带来的致使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和化学耗氧量(cod)越来越高的问题。研究文章中提出的处理方法处理流程较为简单,但均采用了芬顿工艺,由此会产生大量的铁泥,此为危险固废,较难处理;专利中采用的处理工艺,流程较长,占地面积较大,不适合中转站类渗滤液的处理。

因此,如何解决上述难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着重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对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进行收集,并收集至废水处理罐中;

⑵、启动废水处理罐内的搅拌电机,并对废水处理罐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6-9之间;再加入0.1‰-1‰的负载ti的活性炭,搅拌5min;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再搅拌反应30min;停止搅拌电机;

⑶、开启臭氧发生器,臭氧从废水处理罐底部的钛合金曝气头喷出,对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4h,处理过程中控制ph在6-9范围,处理完成后,关闭臭氧发生器;

⑷、再次开启搅拌电机,加入混凝沉淀所用药剂pac和pam,按照常规混凝操作,混凝反应结束后,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全部通过泵抽吸至叠螺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达标后的清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上述方案中,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步骤⑵中,调节废水的ph至7-8之间;加入所述0.1‰-1‰的活性炭为质量体积比,即1000l废水加入0.1kg-1kg活性炭。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其中,0.1%-3%为体积比,即1000l废水加入1l-30l,最优为15-30l。

2、上述方案中,步骤⑵中所述次氯酸盐溶液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或者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钠,其中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

3、上述方案中,步骤⑶中,所述臭氧氧化处理时间为2-4h。

4、上述方案中,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物理、生物、化学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其他外部来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的含有无机或有机成分的液体。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整个处理工艺流程中,设备占地面积小,ph调节、次氯酸盐处理、臭氧处理和混凝反应均在在一个废水处理罐中完成;针对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大的特点,设备可间歇运行,中转站产生的废水可收集存储于反应器内,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处理;次氯酸盐处理可针对性解决废水氨氮含量高、色度大、恶臭的问题;臭氧处理可针对性解决废水色度大、可生化性较差、恶臭的问题;添加了负载ti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可提高次氯酸盐和臭氧的反应效率,催化剂可回收,反复使用。混凝沉淀可针对性解决废水色度大、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渗滤液的有效、无害化处理,提高了垃圾转运站的环保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

垃圾转运站工作时间内产生的垃圾压缩液、地面冲洗水和工作人员生活用水均汇集于地沟内,地沟外排口设置一个收集池,流入收集池内的废水被水泵提升至废水处理罐中,收集池内水泵的启停通过液位控制。废水处理罐的体积按照垃圾转运站垃圾处理量设置,一般每处理一吨垃圾产生50-100l废水。转运站工作结束后(夜班工人下班后),处理设备开始运转。采用以下处理方法:

一种垃圾转运站渗滤液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对垃圾转运站的渗滤液进行收集,并收集至废水处理罐中;

⑵、启动废水处理罐内的搅拌电机,并对废水处理罐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废水的ph至6-9之间;再加入0.1‰-1‰的负载ti的活性炭,搅拌5min;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再搅拌反应30min;停止搅拌电机;

⑶、开启臭氧发生器,臭氧从废水处理罐底部的钛合金曝气头喷出,对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处理时间1-4h,处理过程中控制ph在6-9范围,处理完成后,关闭臭氧发生器;

⑷、再次开启搅拌电机,加入混凝沉淀所用药剂pac和pam,按照常规混凝操作,混凝反应结束后,废水处理罐内的废水全部通过泵抽吸至叠螺压滤机进行固液分离,达标后的清水进入城市污水管网。

进一步的,步骤⑵中,调节废水的ph至7-8之间;加入所述0.1‰-1‰的活性炭为质量体积比,即1000l废水加入0.1kg-1kg活性炭。再加入0.1%-3%次氯酸盐溶液,其中,0.1%-3%为体积比,即1000l废水加入1l-30l,最优为15-30l。

进一步的,步骤⑵中所述次氯酸盐溶液为次氯酸钠、次氯酸钙或者次氯酸钠发生器产生的次氯酸钠,其中有效氯浓度不低于10%。

进一步的,步骤⑶中,所述臭氧氧化处理时间为2-4h。

本发明整个处理工艺流程中,设备占地面积小,ph调节、次氯酸盐处理、臭氧处理和混凝反应可以在一个废水处理罐中完成;针对废水水量、水质变化大的特点,设备可间歇运行,中转站产生的废水可收集存储于反应器内,在非工作时间进行处理;次氯酸盐处理可针对性解决废水氨氮含量高、色度大、恶臭的问题;臭氧处理可针对性解决废水色度大、可生化性较差、恶臭的问题;添加了负载ti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可提高次氯酸盐和臭氧的反应效率,催化剂可回收,反复使用。混凝沉淀可针对性解决废水色度大、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从而实现了渗滤液的有效、无害化处理,提高了垃圾转运站的环保性。

处理效果对比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