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改良型A2/O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36185发布日期:2018-07-27 20:18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改良型a2/o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a2/o工艺,也称a-a-o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厌氧-缺氧-好氧)第一个字母的缩写。该工艺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发明的一项能够同步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由厌氧区、缺氧区和好氧区串联组成,并将好氧区部分出水回流至缺氧区,能够同时进行脱氮、除磷和有机物的降解。氧化沟是呈封闭沟渠形的连续循环式反应池,由于特殊的构造,氧化沟同时具备完全混合和推流式两种流态特征。污水进入氧化沟后进行单向流动,然而,混合液在氧化沟中要完成多次循环,同时由于流速较快,进水很快会被廊道中大量的混合液稀释,因此又可以认为氧化沟内的流态和过程动力学特征是完全混合式。a2/o工艺和氧化沟均是城镇污水处理厂常用的技术工艺。

a2/o工艺存在的问题是:①为了防止污泥在二沉池中反硝化,通常好氧区出水中需要维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这会导致回流污泥和回流混合液存在一定的溶解氧,影响厌氧区的厌氧释磷和缺氧区的反硝化脱氮。②回流污泥中存在的硝酸盐也会对厌氧区的厌氧释磷产生不利影响。③缺氧区位于厌氧区之后,反硝化脱氮在碳源分配上居于不利地位,因而影响了系统的脱氮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改良型a2/o处理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改良型a2/o处理系统,包括非曝气氧化沟、曝气氧化沟和二沉池,所述非曝气氧化沟的一端连接有废水进水管,且非曝气氧化沟、曝气氧化沟和二沉池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并且曝气氧化沟与非曝气氧化沟之间连接有回流液管,二沉池上安装有污泥回流管、出水总管和污泥输送管,污泥回流管的另一端与非曝气氧化沟相连通,污泥输送管的另一端与压滤机的进口端相连接,压滤机的出口端安装有压滤液回水管,压滤机的下端设有污泥输出口。

优选的,所述回流液管上焊接有第一回流液支管、第二回流液支管和第三回流液支管,第一回流液支管、第二回流液支管和第三回流液支管与非曝气氧化沟相连通,且第一回流液支管、第二回流液支管和第三回流液支管平均分布在非曝气氧化沟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非曝气氧化沟的氧化沟池型为帕斯维尔氧化沟,且非曝气氧化沟的内部安装有水下推进器。

优选的,所述曝气氧化沟的氧化沟池型为卡罗塞尔氧化沟,且曝气氧化沟的内部安装有水下推进器,并且曝气氧化沟的池底安装微孔曝气器或曝气管。

优选的,所述回流液管上通过螺丝和法兰安装有废水泵,且污泥回流管、污泥输送管上通过螺丝和法兰安装有污泥泵。

优选的,所述非曝气氧化沟与曝气氧化沟上分别安装有氧浓度检测仪。

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流液支管、第二回流液支管和第三回流液支管的管径大小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废水进水管中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与来自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共同进入非曝气氧化沟,回流污泥和回流液进入非曝气氧化沟后被快速稀释,池内溶解氧浓度降至0.5mg/l以下,硝酸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从污水中去除,在各个进水点下游,随着硝酸盐浓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进一步降低,形成厌氧区,聚磷菌在厌氧区内进行厌氧释磷,回流液和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被迅速稀释,减轻了溶解氧对脱氮除磷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总氮的去除效果和碳源利用率。

2、污水随后进入曝气氧化沟,继续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生物硝化和好氧吸磷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曝气氧化沟流出的泥水混合液在二沉池中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部分污泥回流至无曝气氧化沟,剩余污泥经过压滤机脱水后外运处置,污泥全部经历了完整厌氧、缺氧、好氧过程,有利于污泥的充分吸磷,提高了总磷去除效果。

3、采用氧化沟池型作为a2/o工艺的厌氧区和缺氧区,提高了污水处理系统的适用范围,能够降低成本,更加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改良型a2/o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非曝气氧化沟、2曝气氧化沟、3二沉池、4废水进水管、5污泥回流管、6回流液管、61第一回流液支管、62第二回流液支管、63第三回流液支管、7出水总管、8污泥输送管、9压滤机、10污泥输出口、11压滤液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用于强化脱氮除磷的改良型a2/o处理系统,包括非曝气氧化沟1、曝气氧化沟2和二沉池3,非曝气氧化沟1的一端连接有废水进水管4,且非曝气氧化沟1、曝气氧化沟2和二沉池3依次通过管道相连接,并且曝气氧化沟2与非曝气氧化沟1之间连接有回流液管6,二沉池3上安装有污泥回流管5、出水总管7和污泥输送管8,污泥回流管5的另一端与非曝气氧化沟1相连通,污泥输送管8的另一端与压滤机9的进口端相连接,压滤机9的出口端安装有压滤液回水管11,压滤机9的下端设有污泥输出口10,回流液管6上焊接有第一回流液支管61、第二回流液支管62和第三回流液支管63,第一回流液支管61、第二回流液支管62和第三回流液支管63与非曝气氧化沟1相连通,且第一回流液支管61、第二回流液支管62和第三回流液支管63平均分布在非曝气氧化沟1的外侧,非曝气氧化沟1的氧化沟池型为帕斯维尔氧化沟,且非曝气氧化沟1的内部安装有水下推进器,曝气氧化沟2的氧化沟池型为卡罗塞尔氧化沟,且曝气氧化沟2的内部安装有水下推进器,并且曝气氧化沟2的池底安装微孔曝气器或曝气管,回流液管6上通过螺丝和法兰安装有废水泵,且污泥回流管5、污泥输送管8上通过螺丝和法兰安装有污泥泵,非曝气氧化沟1与曝气氧化沟2上分别安装有氧浓度检测仪,第一回流液支管61、第二回流液支管62和第三回流液支管63的管径大小相同。

本实施例中,废水进水管4中的污水经过预处理后,与来自二沉池3的回流污泥共同进入非曝气氧化沟1,氧化沟池型为帕斯维尔氧化沟,非曝气氧化沟1的水力停留时间为2-6h,控制污泥回流管5的污泥回流比为40-100%,来自曝气氧化沟2的回流液通过三个回流液支管回流至非曝气氧化沟(三个回流液支管为第一回流液支管61、第二回流液支管62和第三回流液支管63),三个回流液支管水量均匀分配,回流液回流比为100-200%,回流污泥和回流液进入非曝气氧化沟1后被快速稀释,池内溶解氧浓度降至0.5mg/l以下,硝酸盐在反硝化菌的作用下,被还原为n2从污水中去除,在各个进水点下游,随着硝酸盐浓度降低,氧化还原电位进一步降低,形成厌氧区,聚磷菌在厌氧区内进行厌氧释磷,回流液和回流污泥中的溶解氧被迅速稀释,减轻了溶解氧对脱氮除磷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总氮的去除效果和碳源利用率,污水随后进入曝气氧化沟2,继续完成有机物的去除、生物硝化和好氧吸磷过程,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总磷,控制曝气氧化沟内的溶解氧需维持在2mg/l以上,池型为卡罗塞尔氧化沟,水力停留时间为6-12h,曝气氧化沟2流出的泥水混合液在二沉池3中进行固液分离,二沉池3部分污泥回流至无曝气氧化沟1,剩余污泥经过压滤机9脱水后外运处置,压滤机9压滤产生的水进入到压滤液回水管11,压滤液回水管11中的水回流至集水井,污泥全部经历了完整厌氧、缺氧、好氧过程,有利于污泥的充分吸磷,提高了总磷去除效果,且污水处理后完全可以达标排放,由于污水在无曝气氧化沟1中要完成多次循环,且流速较快,回流污泥及回流液中含有的溶解氧很快会被稀释,溶解氧浓度迅速降低,减小了溶解氧对厌氧释磷和反硝化脱氮的不利影响,无曝气氧化沟1具有的推流式特征,又会在各个进水点下游出现溶解氧和硝酸盐呈现从高到低的浓度梯度的现象,进而形成多个厌氧-缺氧区,部分污水也可以通过多个进水点进入无曝气氧化沟1的厌氧区或缺氧区,对污水处理系统的除磷或脱氮功能进行进一步强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