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55837发布日期:2018-11-24 11:40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日益缺乏,池塘养殖因为养殖密度低,经济效益差,成本日益加重,带有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是目前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但是循环水养殖在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循环水养殖在采用高密度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进行过量的投饵,大量残饵以及养殖动物排泄物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污染物,不仅造成水体污染,同时也影响养殖动物健康。此类问题也是循环水暂养池和展示用水族箱等利用循环水养殖体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对于循环水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方式,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水体中过多的饵料、排泄物、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等物质。净水的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菌株。通过微生物的固氮、脱氢、固碳、氧化等作用,会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作为基质加以利用,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还可以降低水体的cod,稳定水体的ph值。

运用于净化养殖水体的微生物菌体通常采用直接喷洒、投入方式进行,但是此类产品没有对微生物菌体进行保护,水流会直接将微生物菌体冲散,导致微生物菌体随机生长在滤材上或水体中,而无法在特定的位置定植,效果不明显。并且随着微生物菌体的老化,造成过滤系统的失效。另外,现有技术产品添加的营养物质没有做到完整保护甚至完全外露,产品在使用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弧菌等在水流的作用下直接接触营养物质,在净水微生物菌体复苏之前将营养物质抢夺并利用,反而促进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且微生物制剂中添加的载体如轻质碳酸钙、沸石粉、陶粒、膨润土、硅藻土、多孔黏土、多孔火山岩、沸石等都无法回收,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发明专利“微生物净水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cn101264985a)中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体,利用多孔天然矿石颗粒中的孔隙,提供给微生物着床以及培养基附着,虽然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对微生物菌体进行保护,依然会有被水流冲散稀释,无法形成优势菌,营养物质被有害菌利用,矿石颗粒无法回收等缺点。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具有长效和缓释功能的微生物发生装置”(cn206232700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具有长效和缓释功能的微生物发生装置,但是没有对装置核心体进行保护,同时微孔过滤体为两端中空柱体,所以使用时水流会快速涌进其内部装置核心体,快速冲散微生物菌种、培养基和载体,并将水体原有的有害菌带入其中,引起营养物质于短时间内被抢夺利用,使得有益菌复苏时,没有营养物质可以利用,无法形成优势菌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包埋于定时缓释层中,该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生物菌粉与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10000)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

2)将混合物包埋于不同厚度的定时释放层中,包埋至少一层,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为1~1000μm;

3)单独将增殖促进剂使用不同厚度的定时释放层中,至少包埋一层,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为1~1000μm;

4)将包埋好的混合物与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10)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得到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进一步地,微生物菌粉与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00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

进一步地,保护剂紧贴保护壳体内部,保护剂层厚度为2~2000μm。

进一步地,保护剂紧贴壳体内部,保护剂层厚度为200μm。

进一步地,微生物菌粉选自好氧菌菌粉、厌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

进一步地,保护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虫胶、海藻酸钠、麦芽糊精、淀粉、大豆蛋白。

进一步地,保护壳体材质选自滤水纸、织布、滤网。

进一步地,增殖促进剂选自脱脂乳、乳糖、酵母浸出物、蛋白胨、麦芽糖、葡萄糖、低聚木糖、低聚果糖。

进一步地,定时释放层材料选自虫胶、海藻酸钠、麦芽糊精、改性淀粉、硬脂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

进一步地,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

一种循环水养殖系统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过滤器内固定有本发明中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进一步地,过滤器内位置不同,固定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中含有的微生物菌粉种类不同,过滤器前段为好氧菌菌粉、中段为兼性厌氧菌菌粉、后段为厌氧菌菌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保护壳体可以控制水的流量,使水流缓慢渗透到内部,使保护剂按设定时间充分吸水膨胀,起到保护内部微生物菌体、增殖促进剂的作用。

保护剂的存在,使菌种及相关增殖促进剂不会被冲散也防止水体中原有的有害菌抢夺促进剂,保证了有益微生物在萌发后的快速生长,加大定植到过滤材料上的菌量,直接增强过滤器对水体的过滤能力。

通过定时释放层,可以使菌种在特定的时间释放,保证了在投入使用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微生物菌量可以维持在很高的水平,持续效果可长达半年。另外,定时释放层单独包埋增殖促进剂,可以在微生物菌体复苏释放后,持续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菌体二次生长,维持微生物菌量的高浓度,并持续定植到过滤器指定位置的滤材上。

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可固定,同时可以根据循环水养殖系统尤其是过滤器内不同位置的特性,设置含有不同类型菌粉的装置,比如在过滤器前段安放好氧菌为主体装置,在过滤器中段安放兼性厌氧菌为主体装置,在过滤器后段安放厌氧菌为主体装置,使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过滤器的过滤效果发挥到最大。

本发明循环水养殖系统过滤器可以回收并置换新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不仅克服了其他净水剂造成水体二次污染的缺点,同时可以维持过滤器高效净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4为本发明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

图5~6为本发明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图7为实验过程中氨氮浓度变化情况;

图8为实验过程中亚硝酸盐浓度变化情况;

图9为实验过程中硝酸盐浓度变化情况;

其中实验组1: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组2:在过滤器中投入实施例1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实验组3:在过滤器中投入市场上采购的粉剂形式的微生物净水剂;实验组4:在过滤器中投入市场上采购的液体形式的微生物净水剂;实验组5:在过滤器中投入市场上采购的具有缓释能力的微生物净水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1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5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滤水纸。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并加有不干胶。

保护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黄原胶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芽孢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兼性厌氧菌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菌粉种包括:光合细菌与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脱脂乳和乳糖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虫胶、海藻酸钠。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成3份,依次用虫胶与海藻酸钠进行包埋,共包埋3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三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3μm、30μm和3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2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2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2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

保护壳体材质为织布。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并加有不干胶。

保护剂为虫胶和海藻酸钠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放线菌、酵母菌、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光合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酵母浸出物和蛋白胨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麦芽糊精、改性淀粉。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3份,依次用麦芽糊精与改性淀粉进行包埋,共包埋2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3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2μm、30μm和25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5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3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3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

保护壳体材质为滤网。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

保护剂为麦芽糊精和淀粉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0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硬脂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3份,依次用麦芽糊精与改性淀粉进行包埋,共包埋2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3份菌粉颗粒的每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2μm、40μm和2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0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4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4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6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滤水纸。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并加有不干胶。

保护剂为大豆蛋白和海藻酸钠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10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低聚木糖和低聚果糖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黄原胶、虫胶。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50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3份,依次用麦芽糊精与改性淀粉进行包埋,共包埋2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3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1μm、30μm和3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5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1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5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织布。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并加有不干胶。

保护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虫胶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1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放线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脱脂乳和酵母浸出物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海藻酸钠、麦芽糊精、改性淀粉。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2份,依次用海藻酸钠、麦芽糊精与改性淀粉进行包埋,共包埋3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2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10μm和1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8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6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1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5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滤网。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

保护剂为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酵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麦芽糖和低聚木糖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硬脂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虫胶。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4份,依次用硬脂酸镁、羧甲基纤维素钠与虫胶进行包埋,共包埋4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4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2μm、30μm、100μm和2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7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7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1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5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滤纸。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

保护剂为麦芽糊精和大豆蛋白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芽孢杆菌、放线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乳糖和蛋白胨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黄原胶、海藻酸钠。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2份,依次用黄原胶与海藻酸钠进行包埋,共包埋2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2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10μm和2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4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8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1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5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织布。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并加有不干胶。

保护剂为淀粉和海藻酸钠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0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芽孢杆菌、放线菌、酵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光合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葡萄糖和低聚果糖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虫胶、麦芽糊精。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3份,依次用虫胶与麦芽糊精进行包埋,共包埋2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3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2μm、50μm和20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6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实施例9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含以下组成: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该装置还具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与保护壳体之间通过延长线连接,图1为该装置产品结构图,图中1为固定装置、2为延长线、3为保护壳体。图5为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使用前、使用时对比图。

保护壳体材质为滤网。

固定装置含有孔洞,并加有不干胶。

保护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淀粉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保护剂层厚度为2000μm。

微生物菌粉为好氧菌菌粉、兼性厌氧菌菌粉和厌氧菌菌粉三类,好氧菌菌粉中包括:放线菌、酵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菌粉,兼性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中包括:乳酸菌菌粉,厌氧菌为主体的菌粉种包括:光合细菌、反硝化细菌菌粉。

增殖促进剂为脱脂乳和蛋白胨以质量比1:1混合而成。

定时释放层包含海藻酸钠、改性淀粉。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好氧菌菌粉与增殖促进剂以质量比1:100的比例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颗粒,将好氧菌菌粉颗粒按质量均匀分呈3份,依次用海藻酸钠与改性淀粉进行包埋,共包埋2层,同一份菌粉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相同,3份菌粉颗粒的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分别为1μm、60μm和180μm,制成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好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

2)使用相同的方法制备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兼性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厌氧菌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

3)将具有特定时间释放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和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5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分别制成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根据循环水养殖过滤器内部情况,将好氧菌为主体、兼性厌氧菌为主体及厌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固定安放到不同的位置。

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功能检测

为检验本发明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对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过滤系统的增强作用,设以下实验。

选用5组带过滤器的水族箱,每组饲养3条长度为20~25cm,身体健康的鲤鱼,每日正常投喂等量饲料,并在实验初始时进行以下处理:

实验组1:不做任何处理;

实验组2:在过滤器中投入实施例1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内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实验组3:在过滤器中投入市场上采购的粉剂形式的微生物净水剂;

实验组4:在过滤器中投入市场上采购的液体形式的微生物净水剂;

实验组5:在过滤器中投入市场上采购的具有缓释能力的微生物净水剂。

实验结果如图7、8、9所示,经实验发现,实验组1随着实验的进行,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不断提高。实验组2、3、4、5在投放初期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相对于实验组1均有一定的下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水体的稀释作用,实验组3、4、5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又开始缓慢上升,表明此类产品寿命较短,需多次投放使用,给使用带来不便,同时增加成本。实验组5虽然具备缓释功能,其净水能力优于实验组3、4,但同样由于受水体的稀释影响,在实验30天后,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又开始继续上升,需要再次投放。实验组2整个实验过程中,净水能力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指标未出现明显上升,投放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需要二次投放,为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