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14004发布日期:2018-09-25 17:1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领域,具体应用于生活污水处理领域,是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背景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国内发展较快,但长期困扰厂家的是设备处理后的排放尾水氨氮、总磷和悬浮物不能达标排放。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要求:codcr≤50mg/l、bod5≤10mg/l、nh3-n≤5mg/l、tp≤0.5mg/l、ss≤10mg/l,要求较高。

现有的生活污水一体化装置,如申请号2015100128298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主箱体、人孔、厌氧池、接触氧化池和mbr膜池,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箱体的内部设有两道隔板,将主箱体分为厌氧池、接触氧化池和mbr膜池,在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的上端中央位置分别设有人孔,在主箱体的最前端设有与厌氧池相连通的进水口,出水口设在与mbr膜池相连通的主箱体的最末端。虽然该发明为一体化结构,集成化程度高,占地面积小,但还是沿袭常规生物接触氧化法、a/o法、a2/o、mbr法等工艺,cod一般能达到排放标准,(除mbr的ss能达标外)其它污染指标如:氨氮、总氮、总磷均不能稳定达标排放,除了设施功能单一外还存在运行费用高操作管理不便等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通过强化水解、缺氧、微氧、好氧、沉淀过滤的功能组合。在去除cod的同时实现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对氨氮、总磷和悬浮物有着很好的处理效果,处理后的排放水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以解决上述一体化设备不能完全达标排放、运行费用高等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安装于一个壳体内的、顺序水连通的水解厌氧槽、生物净化槽、沉淀与均质滤料过滤组合槽,其特征在于水解厌氧槽、生物净化槽内均设置有悬浮式流化填料;一脉冲进水罐位于水解厌氧槽上方,其俯冲管穿过悬浮式流化填料连接布设在水解厌氧槽底部的旋流布水器;生物净化槽被隔板分隔成前后水连通的三个池体,各池体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下部池壁上设有潜水推进器;沉淀与均质滤料组合槽由水连通的斜管沉淀槽和均质滤料过滤槽组成,斜管沉淀槽与生物净化槽连通,均质滤料过滤槽的下部设有出水管和反冲洗管,反冲洗管连接脉冲进水罐,均质滤料过滤槽的上部设有反冲洗回流管,反冲洗回流管连接水解厌氧槽;斜管沉淀槽底部设有污泥回流装置连通水解厌氧槽或生物净化槽。生活污水经人工细格栅后流入集水井用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脉冲进水罐,脉冲频率为每5分钟一次,放水时间为8-12秒。脉冲进水管的俯冲管出水冲击水解厌氧槽内的旋流布水器,悬浮式流化活动填料与厌氧或兼性微生物(活性污泥)均匀混合,使污水中的难于生化降解的污染物和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可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水解酸化后自流进入生物净化槽,在生物净化槽内经过厌氧或缺氧或好氧各级反应,之后污水进入斜管沉淀槽,底部沉降的含磷污泥通过污泥回流装置回流至水解厌氧槽或生物净化槽或排出;沉淀后的水进入均质滤料过滤槽,将悬浮颗粒去除,最后处理后的水从出水口排出;均质滤料过滤槽由脉冲进水罐的反冲洗管出水定时反冲洗,反冲洗出水从反冲洗回流管回流至水解厌氧槽再处理。

所述脉冲进水罐主体为圆形罐体,内部由进水管、虹吸管、排气管、虹吸破坏管、俯冲管组成。脉冲进水罐脉冲频率为五分钟一次,放水时间为8-12秒。

所述旋流布水器为伞型,位于伞形旋流罩顶端中心的配水器上部连接脉冲进水罐的俯冲管,下部连通伞形旋流罩内的若干根水射管;伞形旋流罩的底端罩体上开设有扇形水道。脉冲进水时,在强大的水力负荷冲击下伞型圈内水流开始旋转,瞬间将污水分布到水解厌氧段各个角落并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所述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装填的不是悬挂式固定填料,而是悬浮式流化活动填料,填料为网状颗粒比表面积更大。固定填料是被动接受生物挂膜,因而容易造成生物量过分集中,形成饱荷生物棒或生物条因而不易脱膜,由于不易脱膜生物膜的过分积累,使填料底层微生物吸收不到溶解氧而腐滥变质、降低生物活性最终失去降解能力。悬浮式流化填料是随着曝气水流而运动的网状颗粒填料,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在未挂膜时密度略小于水挂上生物膜后密度与水相近,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气的时候,通过曝气水流的搅动作用而分布在水域的任意液面,在运动中主动接受活性污泥的挂膜,与污水呈完全混合状态,载体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使空气气泡更加匀细,增加了氧的利用率,提高了填料表面的生物膜活性,由于每个载体内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种群,内部生长一些厌氧菌或兼氧菌,外部为好养菌,随着填料表层的生物膜不断加厚从里到外便形成厌氧、缺氧、好氧的界面层这样每个载体都为一个微型反应器也相当于n多个微型a2/o,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同时存在,从而提高了处理效果。当生物膜底层吸收不到溶解氧后开始腐败老化,由于水流的搅动和气流的剪切作用加之填料颗粒间的碰撞力,老化的生物膜便脱落(称脱膜)。第二代微生物开始附着挂膜,脱落的生物膜部分被二代微生物利用,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这个新陈代谢的世代期越频繁生物活性越高,处理效果越好。

所述生物净化槽内的三个池体在不改变设施结构的状态下,根据生活污水cod高低和氮、磷含量的水质状况,按工艺要求通过控制曝气装置设计成厌氧池或缺氧池或微氧池或好氧池,灵活切换成mbbr及多级接触氧化工艺模式、a2/o工艺模式、uct工艺模式或abft工艺模式。

厌氧池:在厌氧池内不曝气,厌氧发酵菌将污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vfa这类分子量较低的发酵中间产物;聚磷菌利用其合成自身的细胞质,大量繁殖。

缺氧池:在缺氧反应池内将溶解氧控制在0.5mg/l以内,反硝化除磷菌利用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并将亚硝酸盐盐还原为氮气。

微氧池:在微氧池内内控制溶解氧浓度在1mg/l以下,水力停留时间2.0个小时。在微氧池内剩余的有机物被去除。根据oland原理,在低的溶解氧环境内,氨氧化菌获得氧的能力大于亚硝酸氧化菌,因此低溶解氧的环境内为氨氧化菌提供了优势的增长条件,保证85-90以上的亚硝酸积累率。

好氧池:在好氧池内设置高的溶解氧保证将剩余的亚硝酸盐被氧化成硝酸盐,聚磷菌在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有机基质的同时,主要通过分解其体内贮存的phb所放出的能量维持其生长,同时过量摄取环境中的溶解态磷,硝化菌将污水中的氨氮转化成为硝酸盐。

所述沉淀与均质滤料组合槽中,生物净化槽产水进入斜管沉淀槽,斜管作用为增加沉降面积,提高沉降效果,底部沉降的含磷污泥由气提装置回流至水解厌氧槽或排出;最后沉淀出水进入均质滤料过滤槽,将悬浮颗粒去除使得水体更加清澈,过滤槽由脉冲进水罐定时反冲洗,反洗出水回流至水解厌氧槽再处理,省去反冲泵及反冲用水池。

所述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后池回流到前池采用的回流方式与常规回流设备不同,常规回流采用水泵(外置水泵或潜水泵)回流。而本发明采用潜水推进器回流。水泵回流的缺点是安装管道回流,功率大电耗高水量小、回流液分布不均等因素。而采用潜推式回流方式是在池壁穿孔墙上安装潜水推进器,将后池的混合液回流到前池。功率小水量大能耗低,回流液混合均匀。在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同时极大的降低运行费用。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将codcr含量:400-600mg/l的生活污水净化处理到50mg/l以下,并有突出的脱氮除磷效果,处理后的排放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旋流布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mbbr及接触氧化模式示意图。

图4为a2/o运行模式示意图。

图5为uct运行模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安装于一个壳体内的、顺序水连通的水解厌氧槽8、生物净化槽9、沉淀与均质滤料过滤组合槽,水解厌氧槽8、生物净化槽9内均设置有悬浮式流化填料3;一脉冲进水罐1位于水解厌氧槽8上方,其俯冲管4穿过悬浮式流化填料3连接布设在水解厌氧槽8底部的旋流布水器2,旋流布水器2为伞型,位于伞形旋流罩顶端中心的配水器21上部连接脉冲进水罐1的俯冲管4,下部连通伞形旋流罩内的若干根水射管22,伞形旋流罩的底端罩体上开设有扇形水道23;生物净化槽9被隔板分隔成前后水连通的三个池体,各池体底部均设有曝气装置10,下部池壁上设有潜水推进器11;沉淀与均质滤料组合槽由水连通的斜管沉淀槽12和均质滤料过滤槽13组成,斜管沉淀槽12与生物净化槽9连通,均质滤料过滤槽13的下部设有出水管7和反冲洗管5,反冲洗管5连接脉冲进水罐1,均质滤料过滤槽的上部设有反冲洗回流管6,反冲洗回流管6连接水解厌氧槽8;斜管沉淀槽12底部设有污泥回流装置14连通水解厌氧槽8或生物净化槽9。

实施例2:如图3所示,mbbr及多级接触氧化模式(氨氮≤40mg/l总磷≤2.0mg/l)。将生物净化槽三个池体曝气系统全开,使系统处于全好氧状态,即将生物净化槽内的三个池体均设计为好氧池,斜管沉淀槽底部的污泥回流装置连通水解厌氧槽,形成mbbr及多级接触氧化模式工艺,曝气4个小时停1个小时,系统悬浮填料处于全流化状态和接触氧化工艺相同。反应器既具有传统生物膜法耐冲击负荷、泥龄长、剩余污泥少的特点,又具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运转灵活性。反应器中污泥浓度较高,一般污泥浓度为普通活性污泥法污泥浓度的5~10倍,曝气池污泥质量浓度可高达30~40g/l。依靠曝气池内的曝气和水流的提升作用使载体处于流化状态,进而形成悬浮生长的活性污泥和附着生长的生物膜,这就使得移动床生物膜使用了整个反应器空间,充分发挥附着相和悬浮相生物两者的优越性,使之扬长避短,相互补充。与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多次接触因而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实施例3:如图4所示,a2/o模式(氨氮≥50mg/l总磷≥4.0mg/l)。

生物净化槽内的三个池体分别设置成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好氧池和厌氧池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斜管沉淀槽底部的污泥回流装置连通水解厌氧槽,形成a2/o模式工艺。a2/o模式是将好氧混合液回流到厌氧段,再将沉淀池污泥回流到厌氧。在工艺流程内,bod5、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和磷被去除。该工艺处理中将10%的进水通过水解厌氧槽处理后流入生物净化槽,90%的进水直接进入生物净化槽。a2/o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的活性污泥中,菌群主要由硝化菌和反硝化菌、聚磷菌组成。在好氧段,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段,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段,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

实施例4,如图5所示,uct模式(氨氮≥80mg/l总磷≥6.0mg/l)。将生物净化槽内的三个池体分别设置成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好氧池和缺氧池之间设有混合液回流管,缺氧池和厌氧池之间另设有混合液回流管,斜管沉淀槽底部的污泥回流装置连通生物净化槽中的缺氧池,形成uct模式工艺。uct工艺与a2/o工艺不同之处在于沉淀池污泥回流到缺氧池而不是回流到厌氧池,这样可以防止由于硝酸盐氮进入厌氧池,破坏厌氧池的厌氧状态而影响系统的除磷率。增加了从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混合液回流,由缺氧池向厌氧池回流的混合液中含有较多的溶解性bod5,而硝酸盐很少,为厌氧段内所进行的有机物水解反应提供了最优的条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