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搅拌絮凝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3017发布日期:2018-09-11 18:0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热搅拌絮凝池。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用于污水处理的系统,广泛采用的有以下几个不同类型的处理方法:化学沉淀法,又分为中和沉淀法和硫化物沉淀法;溶剂萃取分离法;吸附法;氧化还原处理法,又分为化学还原法、铁氧体法和电解法;离子交换法;膜分离法技术;生物处理技术。但无论采用上述哪一种处理方法,对污水进行沉淀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污水沉淀通常在沉降池体和絮凝池体中进行,现有的絮凝池体通常都是直接将污水从反应池引入后,再使污水静置,并加入絮凝剂,待微粒沉降后,再将沉淀后的污水引出,然后进行下一步处理,本方法需要将污水静止一段时间。在低温情况下,絮凝剂或污水容易发生凝结现象,因此絮凝效果差,反应不完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避免因低温造成的凝结现象的发生,絮凝效果好,反应完全的加热搅拌絮凝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热搅拌絮凝池,包括池体、搅拌机构、进水口、驱动装置、药剂口和出水口;所述的进水口和药剂口分别设于池体的上方;所述的搅拌机构安装于池体内的中心处;所述的驱动装置设于池体的上方并与搅拌机构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包括电加热元件、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的电加热元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搅拌轴两端的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以及轴向连接在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之间的加热棒;所述的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内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动力电机,以及用于将交流电转为动力电机和所述电加热元件所需电压的变压器。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搅拌轴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槽;所述的搅拌桨沿搅拌轴轴向排列两层;所述的搅拌桨均通过连接件与搅拌轴连接。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连接件为设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的内螺纹与搅拌轴上的螺纹槽相配合;所述的搅拌桨安装在套筒的外壁上。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搅拌轴分为上下两节,每节搅拌轴上对应设有一层搅拌桨,上下两节搅拌轴外壁上的螺纹槽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上层的搅拌桨为叶片向下翻转的旋翼式搅拌桨,下层的搅拌桨为叶片向上翻转的旋翼式搅拌桨。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加热棒设有3-6根,且均匀设置在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之间。

优选的,以上所述的驱动装置内设有带动搅拌轴转动的动力电机,以及用于将交流电转为动力电机和所述电加热元件所需电压的变压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或絮凝剂通过进水口进入到絮凝池池体内,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搅拌轴转动,搅拌轴转动时带动搅拌桨旋转,搅拌充分,使得絮凝剂能均匀的分散到污水中,同时电加热元件向反应物提供适宜温度,防止反应物因低温造成的凝结现象发生,絮凝效果好,沉淀后的污水可通过出水口排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在絮凝池内部设置了搅拌机构,不仅有利于絮凝剂均匀的分布在污水中,而且能在实现搅拌的同时能够对物料进行加热,无需另外配备加热设备,节约了成本,并有效避免了物料因低温造成的凝结现象发生,絮凝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率。

2.本发明在搅拌轴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槽,并设有连接着搅拌桨的套筒的内螺纹与之相配,可以使得搅拌桨沿着搅拌轴轴向上下运动;同时设有双层搅拌桨使得搅拌更加地充分迅速,搅拌均匀,促进了絮凝剂与污水的反应。

3.本发明的搅拌轴上的螺纹槽呈相反方向,上下两层的搅拌桨的翻转方向互反,物料混合时,湍流现象明显,混合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池体,2-搅拌机构,21-上加热环,22-加热棒,23-搅拌桨,24-搅拌轴,25-连接件,26-下加热环,27-连接杆,3-进水口,4-驱动装置,5-药剂口,6-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加热搅拌絮凝池,包括池体1、搅拌机构2、进水口3、驱动装置4、药剂口5和出水口6;所述的进水口3和药剂口5分别设于池体1的上方;所述的搅拌机构2安装于池体1内的中心处;所述的驱动装置4设于池体1的上方并与搅拌机构2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2包括电加热元件、搅拌轴24和搅拌桨23;所述的电加热元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搅拌轴24两端的上加热环21和下加热环26,以及轴向连接在上加热环21和下加热环26之间的加热棒22;所述的加热棒22设有3-6根,且均匀设置在上加热环21和下加热环26之间;所述的上加热环21和下加热环26分别通过连接杆27与搅拌轴24连接;所述的驱动装置4内设有带动搅拌轴24转动的动力电机,以及用于将交流电转为动力电机和所述电加热元件所需电压的变压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污水或絮凝剂通过进水口3进入到絮凝池池体1内,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搅拌轴24转动,搅拌轴24转动时带动搅拌桨23旋转,搅拌充分,使得絮凝剂能均匀的分散到污水中,同时电加热元件向反应物提供适宜温度,防止反应物因低温造成的凝结现象发生,絮凝效果好,沉淀后的污水可通过出水口6排出。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棒22设有4根,且均匀设置在上加热环21和下加热环26之间。所述的搅拌轴24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槽;所述的搅拌桨23沿搅拌轴24轴向排列两层;所述的搅拌桨23均通过连接件25与搅拌轴24连接。所述的连接件25为设有内螺纹的套筒;所述的内螺纹与搅拌轴24上的螺纹槽相配合;所述的搅拌桨23安装在套筒的外壁上。在搅拌轴24的外壁上设有螺纹槽,并设有连接着搅拌桨23的套筒的内螺纹与之相配,可以使得搅拌桨23沿着搅拌轴24轴向上下运动;同时设有双层搅拌桨使得搅拌更加地充分迅速,搅拌均匀,促进了絮凝剂与污水的反应。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与实施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加热棒22设有6根,且均匀设置在上加热环21和下加热环26之间。所述的搅拌轴24分为上下两节,每节搅拌轴24上对应设有一层搅拌桨23,上下两节搅拌轴24外壁上的螺纹槽的方向互为相反方向;上层的搅拌桨23为叶片向下翻转的旋翼式搅拌桨23叶,下层的搅拌桨23为叶片向上翻转的旋翼式搅拌桨23叶。搅拌轴24上的螺纹槽呈相反方向,上下两层的搅拌桨23的翻转方向互反,物料混合时,湍流现象明显,混合均匀。

该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与实施例2相同。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热搅拌絮凝池,包括池体、搅拌机构、进水口、驱动装置、药剂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药剂口分别设于池体的上方;搅拌机构安装于池体内的中心处;驱动装置设于池体的上方并与搅拌机构连接;搅拌机构包括电加热元件、搅拌轴和搅拌桨;电加热元件包括间隔设置在搅拌轴两端的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以及轴向连接在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之间的加热棒;上加热环和下加热环分别通过连接杆与搅拌轴连接。本发明不仅有利于絮凝剂均匀的分布在污水中,而且能在实现搅拌的同时能够对物料进行加热,无需另外配备加热设备,节约了成本,并有效避免了物料因低温造成的凝结现象发生,絮凝效果好,提高了污水的净化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天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晨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30
技术公布日:2018.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