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间带病菌水体浓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71125发布日期:2018-11-16 23:29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田间带病菌水体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农作物病害都是由细菌性病害引起的,如软腐病、溃疡病、青枯病等。有些病征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得到,有些病菌需要可通过检测确诊,如青枯病、花叶病毒、果斑病等,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很多农作物的病害可以通过简单的试纸检测,但试纸有一定的阈值,当带菌液体浓度低于阈值时就无法检测出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快速浓缩带菌液体以更加准确诊断农作物病害的农田间带病菌水体浓缩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农田间带病菌水体浓缩装置,包括水箱、浓缩液箱、纯水箱,水箱内安装一个与进水口连通的过滤器,水箱与浓缩液箱之间通过一条带水开关的水管连接,浓缩液箱安装一个浓度计,浓缩液箱通过管路与纯水箱连接,管路上设有压力泵和水阀,所述管路内且靠近纯水箱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膜,还包括回流管路,回流管路的一端与管路的管壁连通,另一端与浓缩液箱连通,回流管路内设有回流过滤膜,所述回流过滤膜的膜孔径大于过滤膜的膜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膜的膜孔径100μm,回流过滤膜的膜孔径为0.25μm。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泵使用直流电机,用蓄电池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器是带PP滤芯的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快速浓缩带菌液体使其达到需要的浓度。2、与农作物病害试纸配合使用,更加准确诊断农作物病害。3、结构简单,体积小,易于携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箱; 2、进水口; 3、过滤器;4、水开关;5、水管;6、浓缩液箱;7、浓度计;8、管路;9、纯水箱;10、水阀;11、压力泵;12、过滤膜;13、回流管路;14、回流过滤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农田间带病菌水体浓缩装置,包括水箱1、浓缩液箱6、纯水箱9,水箱1内安装一个与进水口2连通的带PP滤芯的过滤器3,水箱1与浓缩液箱6之间通过一条带水开关4的水管5连接,浓缩液箱6安装一个浓度计7,浓缩液箱6通过管路8与纯水箱9连接,管路8上设有压力泵11和水阀10,所述压力泵11使用直流电机,用蓄电池供电,所述管路8内且靠近纯水箱的入水口处设有过滤膜12,还包括回流管路13,回流管路13的一端与管路8的管壁连通,另一端与浓缩液箱6连通,回流管路13内设有回流过滤膜14,所述回流过滤膜14的膜孔径大于过滤膜12的膜孔径,所述过滤膜12的膜孔径100μm,回流过滤膜14的膜孔径为0.25μm。

工作过程:将从田间采集回来的水体从进水口倒入过滤器,经过滤(主要去掉杂质)后的水进入水箱,打开水开关,待水注入浓缩液箱后关闭此水开关。打开压力泵与浓缩液箱之间的水阀,启运压力泵,水在压力泵的作用下分两路流动,一路是经0.25μm过滤膜过滤的纯水(不带病菌体)进入纯水箱;另一路是经100μm过滤膜过滤的水体(带病菌体)进入浓缩液箱,再循环过滤。浓度计随时监测浓缩液箱的浓度,当浓度未达到设定值时持续循环过滤压缩,当达到设定值时停止过滤。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