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污水自动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0888发布日期:2018-10-19 21:2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造纸污水自动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人均用纸量为25kg左右,而发达国家人均用纸量达到100kg以上,所以纸张的需求量表明了一个国家是否发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标准。

因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需求量大大增加,小造纸厂也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废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污染源之一,利用废纸再生重新造纸,变废为宝,可以大大的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但物资转换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根据资料统计,我国万吨以下的小造纸厂其纸和纸板的产量,占全国纸行业的60%,而2万吨以上的纸厂其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40%左右。这说明,我国目前纸张市场的主要力量仍是这些小造纸厂。

这些小造纸厂还是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它们在乡镇一级举足轻重即增加了地方财政收入,又解决了大批待业人员,并拉动了一批相关的产业,是乡镇一级工业的支柱,但随之而来的也带来了很多的污染问题,具体表现在: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不足,不利于采用先进的环保设备和技术,所以污染较为严重,又无相应的措施,严重的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治理造纸工业污染,节能减排,开发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开发环保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污水处理系统,用以解决造纸污水的处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造纸污水自动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混凝反应池、过滤池和污泥池;其中,混凝反应池和过滤池通过第一管道相连通,混凝反应池包括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药装置,所述过滤池内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散气叶轮,所述过滤池顶层安装有链条刮泥机,所述链条刮泥机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另一端连接有螺旋输送器,所述螺旋输送器连接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另一端伸入所述污泥池内;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药装置、散气叶轮、链条刮泥机和螺旋输送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加药装置包括配药箱和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一端与所述配药箱相连通,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端伸入至所述混凝反应池中,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道通断的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混凝剂释放组件,所述混凝剂释放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释放从加药装置中排放出来的混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置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池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过滤池中的水体进行检测的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采集器、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水质采集器用于对所述过滤池中的水体的成分和含量进行采集,并将获得的采集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对所述采集结果进行计算和判断后,将获得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造纸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混凝反应池和过滤池依次对造纸污水进行处理,同时,通过加药装置向混凝反应池中添加混凝剂,可使得混凝反应池中的待处理的造纸污水中的污物迅速凝结成絮状,便于将污物进一步分离出来,使得经过上述系统处理后的造纸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纸污水自动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造纸污水自动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造纸污水自动处理系统,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混凝反应池1、过滤池2和污泥池3;其中,混凝反应池1和过滤池2通过第一管道4相连通,混凝反应池1包括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药装置,所述过滤池2内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散气叶轮,所述过滤池2顶层安装有链条刮泥机21,所述链条刮泥机21连接有第二管道22,所述第二管道22另一端连接有螺旋输送器23,所述螺旋输送器23连接有污泥排放管24,所述污泥排放管24另一端伸入所述污泥池3内。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药装置、散气叶轮、链条刮泥机21和螺旋输送器23电连接。

图1中混凝反应池1、过滤池2和污泥池3的连接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图1中仅仅作为示例,并不表示对实际的连接位置进行限定。

具体的,混凝反应池1包括进水口(图中未示出),待处理的造纸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到混凝反应池1中,混凝反应池1包括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药装置,从加药装置向混凝反应池1中添加混凝剂,可使得混凝反应池1中的待处理的造纸污水中的污物迅速凝结成絮状,便于进一步分离,同时,混凝反应池1还包括搅拌机,在搅拌机的搅拌作用下,使得混凝剂与造纸污水快速混合,并且可实现多倍循环率的搅拌,对水中悬浮固体进行剪切,重新形成大的易于沉降的絮凝体。

从混凝反应池1出来的待处理造纸污水进入到过滤池2中,过滤池2内部设置有曝气机,所述曝气机顶端和底端分别连接有进气管和散气叶轮,曝气机设置在散气叶轮的上部,曝气机底部的散气叶轮高速旋转,会在水中形成一个真空区,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水中填补真空区,空气进入真空区后,又被高速旋转的散气叶轮切割成微气泡,同造纸污水一起呈螺旋形上升到液面。在上升过程中,微气泡会附着在污水中疏水性悬浮物上使悬浮物比重变轻,并迅速上升浮于液面,当悬浮物在液面上积累到一定厚度,通过链条刮泥机21推到第二管道22,由螺旋输送器23通过污泥排放管24输入污泥池3。控制器分别与加药装置、散气叶轮、链条刮泥机21和螺旋输送器23电连接。由控制器控制加药装置、散气叶轮、链条刮泥机21和螺旋输送器23的启动,以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实施例中的造纸污水处理系统,通过混凝反应池1和过滤池2依次对造纸污水进行处理,以将造纸污水中的污物分离出来;进一步的通过加药装置向混凝反应池1中添加混凝剂,可使得混凝反应池1中的待处理的造纸污水中的污物迅速凝结成絮状,便于将污物进一步分离出来,使得经过上述系统处理后的造纸污水能够达到排放标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进一步的,加药装置包括配药箱111和第三管道113,所述第三管道113的第一端与所述配药箱111相连通,所述第三管道113的第二端伸入至所述混凝反应池1中,所述第三管道113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管道113通断的阀门112,所述阀门112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113的第二端上设置有混凝剂释放组件,所述混凝剂释放组件上设置有多个小孔,用于释放从加药装置中排放出来的混凝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113上还设置有流量计。

进一步的,过滤池还包括用于对所述过滤池中的水体进行检测的水质检测装置,所述水质检测装置包括水质采集器、处理器和显示屏,所述水质采集器用于对所述过滤池中的水体的成分和含量进行采集,并将获得的采集结果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对所述采集结果进行计算和判断后,将获得的检测结果发送给所述显示屏进行显示。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