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5388发布日期:2019-03-22 20:2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口处理领域,具体来讲为一种用于河道排污口治理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排污口污水直排是河道污染最直接的因素之一,排污口接纳来自周边居民的生活废水和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混合物,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下,直排入河,造成局部水体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在未做市政截污纳管区域,对排污口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是河道水质提升的前提条件,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传统的排污口处理效果不明显、占地面积大、污水停留时间短等缺点,在此提出一种新型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此装置采用变径管将排污口排放废水进行收集,并通过多级填料单元过滤后出水,保证污水在填料中的停留时间,提升过滤效率。同时,各级填料单元采用上下间隔布置的方式,减少河道占地面积。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固定支架和从上到下固定在固定支架上的四个混合填料单元,包括第一层填料单元、第二层填料单元、第三层填料单元和第四层填料单元,填料单元两端为可开启式密封盖,混合填料单元填充混合均匀的组合填料;每级填料单元之间由管道连接,包括第一层出水管道、第二层出水管道、第三层出水管道和出水口,固定支架底部通过卡槽固定在装置外壳中,装置外壳底端设置四个刃脚支撑。本实用新型由上到下设置填料单元,能尽可能减少河道占用面积,增加污水在装置中的停留时间,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水口,进水口与排污口之间通过变径管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填料单元、第二层填料单元、第三层填料单元和第四层填料单元均呈长方体形,沿水流方向设置2%的倾斜度。填料单元设置成沿流水方向2%的斜度,进入装置的废水可在自流条件下通过整个装置填料层,无需耗能,方便维护。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混合填料单元中设置由砾石、火山岩按不同级配组成的组合填料,两端设置可开启式密封盖,用于后期填料的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级混合填料单元之间设有200mm的间隔,第一层填料单元与第二层填料单元之间由第一层出水管道连通,第二层填料单元、第三层填料单元之间由第二层出水管道连通,第三层填料单元、第四层填料单元之间由第三层出水管道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设置于第四层填料单元下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底端四角处各设置一个楔口,通过卡槽固定在装置外壳中。固定支架与装置外壳之间通过卡槽连接,填料单元与固定支架均可在工厂或岸上组装完成,再与装置外壳进行固定链接,尽可能减少带水施工。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底端设置四个刃脚支撑,将整体装置固定于河床之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各层混合填料单元两端均设置可开启式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改进之后,包括有安装在固定支架上的填料单元,各填料单元之间通过管道连接。各填料单元沿水流方向设置成2%的斜度,在第四层填料单元下端设置出水口,用于处理后水体的排放,固定装置与装置外壳通过卡槽连接,装置外壳底部设置四个刃脚,用于将排污口处理装置固定在河床上。填料单元填充砾石、火山岩组成的组合填料,用于对排污口直排废水污染物的过滤和吸附;填料单元两端设置可开启式密封盖,用于填料的更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外壳底部设置四个刃脚,用于装置外壳固定。刃脚形状和长度、宽度可根据现场河床情况做相应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河道排污口治理的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本装置针对河道排污口处理而设计,排污口排放的污水通过变径管进入处理装置。单体排污口处理装置设置四层填料单元,每层填料单元在流动方向上设置2%的斜度。污水由第一层处理单元高端进水,沿倾斜方向流经填料层,至第一层处理单元低端出水,经设置于处理单元低端下部的收集管道引流进入第二道处理单元,由高端进水,经填料层过滤后由低端出水。由此回转过滤处理,经四层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水体由排污口处理装置底部出水口出水,排入河道水体。排污口处理装置中的填料单元以砾石、火山岩为主,能有效拦截污水中的颗粒物、悬浮物质、并降解部分COD、氮、磷及有机物等,对直排废水进行预处理。此装置克服了传统排污口处理装置废水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不明显,且占地面积大的缺点,针对不同高度排污口、不同类型排放废水设置适宜的填料单元层数、排污口处理装置大小和填料类型等,该装置无需任何动力,依靠填料单元的倾斜角度达到水体自流的效果,减少了排污口处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装置所用砾石、火山岩均具有较高的硬度,可长期使用且性能稳定,不同粒径组合填料能对水体中不同粒径污染物针对性的拦截、过滤。

(2)采用水体分层横向流动的方式可最大限度延长水体在填料中的停留时间,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

(3)各层处理单元均设置2%斜度,能保证水体在无动力的条件下自流通过填料系统,能极大地节约能源。

(4)采用整体封闭处理装置形式,在排污口废水治理过程中,能保持较好的观感效果,无可见污染物堆积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 变径管细节剖面图。

图中:1、进水口,2、第一层填料单元,3、第一层出水管道,4、组合填料,5、第二层填料单元,6、第二层出水管道,7、第三层填料单元,8、第三层出水管道,9、第四层填料单元,10 、出水口,11、刃脚支撑,12、装置外壳,13、固定支架,14、卡槽,15、可开启式密封盖,16、变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如图1-2所示,可以按照如下方式予以实施;包括与进水口1相连通的变径管16,多组安装在固定支架13上的组合填料单元2,每个组合填料单元均填充组合填料4,填料单元两端设置可开启式密封盖15,下部设置出水口3,组合填料单元沿水流方向设置2%的斜度;固定支架13通过底部卡槽14与外部装置外壳12相连接,外部装置12与河床通过刃脚支撑11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根据排污口污水排放量、河床现状设置多组填料单元,根据污染物的种类选择填料级配比例和填料粒径大小,从而达到净化排污口废水的目的。

填料单元设置2%左右的斜度,在不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水体高差促进废水在填料单元中的自流,能极大的节约能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装置做出详细说明:为了克服传统的排污口处理装置停留时间短、处理效果差、占地面积大等缺点,本排污口处理装置采用回转式处理方式,减少装置占地面积的同时提高废水在装置中的停留时间,提高过滤效率。

本回转式排污口处理装置:排污口直排废水经变径管16收集后通过进水口1进入第一层填料单元2,填料单元中填充由砾石、火山岩组成的组合填料4,废水经过组合填料单元过滤后由第一层出水口3出水,并由第二层填料单元5上部进水,经第二层填料单元过滤后由第二层出水口出水,由此类推,至最后一层填料单元过滤后由最后一层填料单元下部出水经出水口收集后排出。各个填料单元均固定在固定支架13上,固定支架13通过卡槽14固定在装置外壳12中,装置外壳下部设置四个刃脚支撑11将装置固定在河床上。

根据排污口类型及排放水量的不同,通过改变填料单元数量达到处理效果与投入成本平衡的效果。若排污口固体垃圾较多,可在第一层与第二层填料单元中设置粒径相对较大的组合填料,后续填料单元中设置粒径相对较小的组合填料,达到提高出水水质的效果。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