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989发布日期:2019-02-26 17:54阅读:8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中国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碳源一直是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控制因素,碳源是微生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主要消耗于释磷、反硝化和异样菌代谢。中国有相当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都存在碳源含量低,造成出水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因此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问题,是提高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从而实现达标排放的有效途径。

增加碳源的两条途径是:一、增加内碳源的利用率,内碳源即存在污水处理系统本身的碳源,可通过多点进水、回流污泥等手段实现;二投加外碳源,外碳源主要是甲醇、乙醇、乙酸等液态有机物及糖类,这类碳源反硝化效果优异,但是长期投加,也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目前的碳源投加时间、投加位置、投加剂量和投药管配置等投药过程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故障率较高。另外,在实际运行管理中通常将碳源投加到反应池表面,造成碳源的分散性较差,难以混合均匀,利用率降低。并且,由于SBR工艺周期性的特点,需要阶段性加药,为避免碳源浪费,需要准确控制投加时间,及时开启或关闭碳源开关,从而造成了工作量的增加。如何做到碳源的自动化投加,改善投药管的设置,提高碳源的投加效果和有效利用率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SBR生物池中设有搅拌器,碳源投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药管、观察盒、出药管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依次与碳源储药罐、加药泵、流量计连通,所述进药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搅拌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并且电磁阀与搅拌器同时开闭,所述观察盒为敞口设置,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器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观察盒尺寸大小为5cm×15cm×5cm,底面坡度为0.2%,出药管孔口位于底面一端。

进一步,所述出药管伸入液面以下,末端与搅拌器的距离为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进药管首端设置流量计,末端设置电磁阀,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加药时间,投加剂量,实现自动化加药;

2、将出药管伸入液面以下,并且出药管的末端位于搅拌器上方,即将碳源投加到搅拌器上方,利用搅拌器搅拌形成的涡流,将碳源快速均匀的分散到整个生物池中;

3、搅拌器和电磁阀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联动设置,避免碳源投加之后的浪费,也避免人工开关阀门,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池,2—搅拌器,3—电磁阀,4—进药管,5—观察盒,6—出药管,7—碳源储药罐,8—加药泵,9—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它类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生物池1中设有搅拌器,碳源投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药管4、观察盒5、出药管6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药管4的另一端依次与碳源储药罐7、加药泵8、流量计9连通,所述进药管4上设有电磁阀3,所述电磁阀3和搅拌器2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并且电磁阀3与搅拌器2同时开闭,搅拌器2是间歇工作的,当搅拌器2工作时,可在生物池1中形成涡流,将碳源投加在此处,碳源可以随涡流快速分散到生物池1各个角落,提高碳源的利用率。所述观察盒5为敞口设置,方便观察碳源是否正常投加,所述出药管6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器2的上方,所述出药管6的末端与搅拌器2的距离为20cm。所述观察盒5尺寸大小为5cm×15cm×5cm,底面坡度为0.2%,出药管6孔口位于底面一端。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