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水路板及其与单体卡座的连接结构及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9607发布日期:2019-05-21 21:08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集成式水路板及其与单体卡座的连接结构及净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水路板。



背景技术:

为减少漏水隐患,各式各样的集成水路板应运而生。现有净水机中的检测元件、水路控制装置等部件都是通过PE管与集成水路板连接,这样造成净水机内部管路较多且走管复杂,整机装配繁琐,PE管的使用增加了安装的操作难度及安装工时,增大人工成本,另外,通过PE管连接易发生错装、漏装的情况,且安装零部件较多,增加了漏水隐患点。

同时,集成式水路板可以大大减少了管线、接头等管接件的使用量,从而大大降低了净水器产生故障特别是漏水、渗水的概率,产品安全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集成式水路板上往往需要安装进水/废水电磁阀安装座,在安装座上设置电磁阀,在电磁阀安装过程中,往往存在装错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磁阀在安装过程中存在装错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成式水路板,包括:水路板本体;若干个水路零部件插口,设置在所述水路板本体上,若干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垂直或平行于所述水路板本体;电磁阀安装座,一体成型在所述水路板本体上,用以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安装座上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以防止电磁阀发生反向安装。

所述防呆结构为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安装座上的缺口。

在所述缺口位置处设置有挡筋。

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中与压力开关、脉冲计数器、进水电磁阀相对应的水路零部件插口与所述水路板本体平行设置。

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中包括有净水口、纯水口、原水口和浓水口,所述净水口、纯水口、原水口和浓水口与所述水路板本体垂直设置。

在水路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固线扣,用以对水路板本体上的电器元件走线进行梳理。

一种集成式水路板与单体卡座的连接结构,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若干个单体卡座,用以与滤芯连接,所述单体卡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集成式水路板的水路板本体上;所述水路板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骨,在所述单体卡座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骨相互插接的第二定位骨;所述水路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水路连接的插杆,所述单体卡座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插杆相配合的凹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定位骨上设置有斜肩,所述斜肩用以确保所述第一定位骨顺利进入所述第二定位骨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插杆与所述凹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同时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与单体卡座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在电磁阀安装座上设置有防呆结构,用以防止电磁阀发生反向安装,从而大大提高电磁阀的安装准确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通过在缺口处设置挡筋,挡筋进入电磁阀中,阻碍电磁阀的运动。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中与压力开关、脉冲计数器、进水电磁阀相对应的水路零部件插口与所述水路板本体平行设置。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中包括有净水口、纯水口、原水口和浓水口,所述净水口、纯水口、原水口和浓水口与所述水路板本体垂直设置。

通过将不同的电器元件与水路板本体之间进行平行或垂直设置,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水路板本体的空间利用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所述水路板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固线扣,用以对水路板本体上的电器元件走线进行梳理。从而有效地提高电器元件走线的整洁度。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通过第一定位骨与第二定位骨的配合,可以使单体卡座稳定连接在集成水路板上,进而避免单体卡座发生松动以及位置上的移动。同时,通过插杆与凹部之间的配合,可以确保集成水路板与滤芯之间发生稳定的水流交换。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所述插杆上设置有斜肩,斜肩端部的外壁尺寸要小于其它位置的外壁尺寸,因此通过设置斜肩,可以确保所述插杆顺利进入凹部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本体上不同电器元件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本体上不同电器元件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本体上不同电器元件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本体与单体卡座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提供的水路板本体与单体卡座之间的连接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路板本体;11-电磁阀安装座;13-第一定位骨;14-插杆;

4-单体卡座;41-第二定位骨;411-斜肩;42-凹部;

5-密封圈;

6-压力开关;7-脉冲计数器;8-进水电磁阀;

2-水路零部件插口;2a-净水口;2b-纯水口;2c-原水口;2d-浓水口;2e-固线扣;

9-防呆结构;12-废水电磁阀安装座;15-复合滤芯安装座;16-反渗透膜滤芯基座安装座;17-废水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水路板,包括:水路板本体1;若干个水路零部件插口2,设置在所述水路板本体1上,若干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2垂直或平行于所述水路板本体1;电磁阀安装座11,一体成型在所述水路板本体1上,用以连接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安装座11上设置有防呆结构9,用以防止电磁阀发生反向安装。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防呆结构9为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安装座11上的缺口,该缺口与电磁阀上设置有缺口相对应,只有当两个缺口同时吻合时,才能将电磁阀安装在电磁阀安装座上。

本实施例中,在缺口位置处设置有挡筋。通过设置挡筋,可以起到对电磁阀进一步的阻挡作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2中与压力开关6、脉冲计数器7、进水电磁阀8相对应的水路零部件插口2与所述水路板本体1平行设置。如图2所示,所述水路零部件插口2中包括有净水口2a、纯水口2b、原水口2c和浓水口2d,所述净水口2a、纯水口2b、原水口2c、浓水口2d、复合滤芯安装座15、反渗透膜滤芯基座安装座16和、废水电磁阀安装座12,其上安装的废水电磁阀17与所述水路板本体1垂直设置。

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可以使得水路板本体1与其上安装的多个不同组件形成立体空间,从而大大提高水路板本体1的空间利用率。

同时,如图2所示,在水路板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固线扣2e,用以对水路板本体1上的电器元件走线进行梳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水路板本体上多个走线的布置整洁度。

实施例2

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式水路板与单体卡座4的连接结构,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以及若干个单体卡座4,用以与滤芯连接,本实施例中,滤芯可以为复合滤芯或者RO膜滤芯,同时单体卡座4可拆卸地连接在集成式水路板上。

本实施例中,在水路板本体1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骨13,在单体卡座4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骨13相互插接的第二定位骨41;所述水路板本体1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水路连接的插杆14,所述单体卡座4上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插杆14相配合的凹部42。通过第一定位骨与第二定位骨的配合,可以使单体卡座稳定连接在集成水路板上,进而避免单体卡座发生松动以及位置上的移动。同时,通过插杆与凹部之间的配合,可以确保集成水路板与滤芯之间发生稳定的水流交换。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二定位骨41上设置有斜肩411,所述斜肩411用以确保所述第一定位骨13顺利进入所述第二定位骨41内部。

本实用新型中,在插杆14与所述凹部4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通过设置密封圈5,可以有效提高集成式水路板与单体卡座4之间的密封性能,从而进一步防止漏水情况发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或实施例2中提供的集成式水路板与单体卡座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集成式水路板上设置有防呆结构,从而有效地提高电磁阀的安装准确性。同时,在集成式水路板上的电器元件采用多种层次设置,因此可以大大提高集成式水路板的空间利用率。

同时,在集成式水路板与单体卡座之间采用了定位骨配合,以及插杆与凹部的配合,因此大大提高了整个装置的额连接稳定性。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