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0920发布日期:2019-04-23 23:40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门诊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具体涉及一种门诊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门诊工作中会遇到多种治疗形式,会产生大量污水。污水中会含有血液、组织液等污物。也会含有多种细菌、虫卵等。而且这些污水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在处理时无法有效处理干净,污染医院环境,甚至带来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提供一种可以克服上述缺陷,可以方便处理污水的门诊污水处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门诊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消毒仓和沉淀仓,消毒仓与沉淀仓呈阶梯状分布;消毒仓位于沉淀仓的上方;

消毒仓与沉淀仓的交接处设有开关电磁阀;

消毒仓顶端开有污水入口和高压进气口;

消毒仓的侧面开有消毒液进口和稀释液进口;沉淀仓有排水口。

所述的沉淀仓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纳污盒,纳污盒的顶部开口与沉淀仓对接;纳污盒的四周为加热板。

所述的消毒仓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紫外消毒灯的一端设置吸盘,并通过吸盘吸附在消毒仓的内壁上。

所述的纳污盒为耐高温塑料盒。

所述的纳污盒的顶部开口处有向外延伸的外沿,沉淀仓的末端设置有可向上翻折的挡板,外沿压住挡板。

所述的挡板与沉淀仓的仓壁之间通过销轴连接,挡板与沉淀仓的仓壁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

消毒仓和沉淀仓的底部安装有对齐支架,对齐支架底部有移动轮。对齐支架方便移动整个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门诊污水进行预处理、消毒处理和无公害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纳污盒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毒仓;2、沉淀仓;2-1、挡板;2-2、拉紧弹簧;2-3、销轴;3、开关电磁阀;4、污水入口;5、高压进气口;6、消毒液进口;7、稀释液进口;8、纳污盒;8-1、外沿;9、加热板;10、紫外消毒灯;11、排水口;12、下层液位传感器;13、上层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如图1所示门诊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消毒仓1和沉淀仓2,消毒仓1与沉淀仓2呈阶梯状分布;消毒仓1位于沉淀仓2的上方;

消毒仓1与沉淀仓2的交接处设有开关电磁阀3;开关电磁阀3用于分隔和联通消毒仓和沉淀仓。

消毒仓1顶端开有污水入口4和高压进气口65;污水入口4为喇叭口状,方便倒入污水。消毒仓1的侧面开有消毒液进口7和稀释液进口7,分别用于输入消毒液和稀释液,消毒液进口7和稀释液进口7通过单向阀与消毒仓1连接。

沉淀仓2的底部安装有可拆卸的纳污盒8,纳污盒8的顶部开口与沉淀仓2对接;纳污盒8的四周为加热板9。所述的消毒仓1内设置有紫外消毒灯10;紫外消毒灯10的一端设置吸盘,并通过吸盘吸附在消毒仓1的内壁上。所述的纳污盒8为耐高温塑料盒。纳污盒8的顶部开口处有向外延伸的外沿8-1,沉淀仓2的末端设置有可向上翻折的挡板2-1,外沿8-1压住挡板2-1。所述的挡板2-1与沉淀仓2的仓壁之间通过销轴2-3连接,挡板2-1与沉淀仓2的仓壁之间设置有拉紧弹簧2-2。

将门诊污水通过污水入口倒入消毒仓,此时开关电磁阀为关闭状态,污水进入消毒仓后通过消毒液进口和稀释液进口分别泵入消毒液和稀释液,对消毒仓内的污水进行稀释和消毒,配合紫外消毒灯进行充分消毒。在消毒仓的上部设置有两层液位传感器,下层液位传感器12感应到液位后停止稀释液的注入,上层传感器感13应到液位后停止消毒液的注入。

消毒一段时间后打开开关电磁阀3同时通入高压空气,在重力和空气压力的作用下,消毒仓内的液体充分进入沉淀仓。高压空气还有吹干消毒仓的作用。高压空气也可用高压蒸汽替代。

污水进入沉淀仓后沉淀一段时间通过污水出口排出,固体的污物会进入纳污盒。整个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通过加热板对纳污盒进行加热干燥,去除水分后固体污物留在纳污盒中。将纳污盒向上推起,挡板由拉紧弹簧拉起,再放下纳污盒进而去下纳污盒。对纳污盒进行无害化处理,再更换上新的纳污盒。

更换新的纳污盒时,先往上推入纳污盒再人工压下挡板后用纳污盒的外沿压住挡板实现纳污盒的安装。进行下一段的污水处理。

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举例说明或解释,而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极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包含这些修改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