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度处理恶草灵生产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55956发布日期:2019-12-31 15:23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度处理恶草灵生产废水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水深度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度处理恶草灵生产废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农药生产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农药制造企业周围的水体也受到严重污染,此类废水高含盐量、高cod、高色度、高毒性,无法使用传统的微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此类废水如果不进行处理会导致环境严重污染,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萃取法: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农药生产中有许多反应需要经过相分离和水洗,分离出的母液和冼水中含有悬浮和溶解的产物或原料,常用萃取法回收,大多数用釜式间歇萃取。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上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膜壁布满小孔,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膜分离都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湿式氧化法:湿式氧化法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向废水中通入空气或氧气,使污染物氧化的方法。氧化所需的温度由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决定,压力的确定基于使废水保持液相并溶有足够浓度的氧气。在用空气氧化时,系统压力一般比水的饱和蒸气压髙3-4mpa。湿式氧化是放热反应,为维持系统的热量平衡,废水中被氧化物要有足够的浓度,以cod计在40000-100000mg/l为佳。湿式氧化法可以作为终端处理方法,也可用作生化处理的预处理手段,即只氧化除去难生物降解物。

上述三种废水技术已经有较多的报道,但是每种方法都存在一些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深度处理恶草灵生产废水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恶草灵废水的处理难题,利用电解反应-生化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度处理,达到企业的排放要求。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度处理恶草灵生产废水的装置,包括电解反应池、絮凝脱色池、mvr蒸发器、a/o生化池和电催化氧化池,所述电解反应池与所述絮凝脱色池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絮凝脱色池与所述mvr蒸发器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mvr蒸发器与所述a/o生化池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a/o生化池与所述电催化氧化池管道相连通。

所述电解反应池内设置有布水管道,所述布水管道一端伸出所述电解反应池,并与进水管相接,所述电解反应池于所述布水管道下方设置有沉淀腔,于所述布水管道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极板和第二电极板,所述沉淀腔的纵向剖面呈倒置梯形,所述第一电极板和所述第二电极板均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板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与所述电解反应池内壁存在间距,第二电极板远离进水管的一侧与所述电解反应池内壁存在间距。

所述布水管道包括主管道和数个辅助管,所述主管道一端伸出所述电解反应池,并与进水管相接,另一端密封,所述主管道两侧间隔设置有数个水平的辅助管,每个所述辅助管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通孔。

所述沉淀腔上表面覆盖有隔板,所述隔板采用金属网。

所述隔板的网孔孔径为5-10mm。

所述絮凝脱色池内竖直设置有阻挡板,所述阻挡板底边与所述絮凝脱色池内底面存在间距,顶边高于所述絮凝脱色池和所述mvr蒸发器之间的管道。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恶草灵废水的处理难题,利用电解反应-生化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度处理,达到企业的排放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布水管道将废水均匀分布在电解反应池表面,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形成类静置环境,有助于废水杂质沉淀。

3.本实用新型采用隔板覆盖沉淀腔,不仅能够保证整体的沉淀物沉积,而且能够防止水流冲击沉淀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布水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和图2,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不对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做任何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深度处理恶草灵生产废水的装置,包括电解反应池1、絮凝脱色池2、mvr蒸发器3、a/o生化池4和电催化氧化池5,所述电解反应池1与所述絮凝脱色池2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絮凝脱色池2与所述mvr蒸发器3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mvr蒸发器3与所述a/o生化池4通过管道相连通,所述a/o生化池4与所述电催化氧化池5通过管道相连通。

所述电解反应池1内设置有布水管道6,所述布水管道6一端伸出所述电解反应池1,并与进水管相接,所述电解反应池1于所述布水管道6下方设置有沉淀腔1-1,于所述布水管道6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极板1-3和第二电极板1-4,所述沉淀腔1-1的纵向剖面呈倒置梯形,所述第一电极板1-3和所述第二电极板1-4均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极板1-3靠近进水管的一侧与所述电解反应池1内壁存在间距,所述第二电极板1-4远离进水管的一侧与所述电解反应池1内壁存在间距。

所述布水管道6包括主管道6-1和数个辅助管6-2,所述主管道6-1一端伸出所述电解反应池1,并与进水管相接,另一端密封,所述主管道6-1两侧间隔设置有数个水平的辅助管6-2,每个所述辅助管6-2的侧壁上开设有数个通孔。

所述沉淀腔1-1上表面覆盖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采用金属网。

所述隔板1-2的网孔孔径为5-10mm。

所述絮凝脱色池2内竖直设置有阻挡板2-1,所述阻挡板2-1底边与所述絮凝脱色池2内底面存在间距,顶边高于所述絮凝脱色池2和所述mvr蒸发器3之间的管道。

电解反应池在电解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物质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能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废水中原有的基团、使得长链条物质发生断链,最终达到降低毒害,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效果,同时随着反应的进行,会将废水中部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废水cod得以降低。

絮凝脱色池:在电解过程中生成的fe3+、fe2+经水解、聚合而形成以胶体形式存在的fe(oh)3、fe(oh)2,这两种物质具有沉淀、絮凝和吸附作用,与废水中的污染物一起絮凝产生沉淀;随着脱色絮凝剂的加入和臭氧的曝气反应,能够将沉淀物沉淀在底部,同时废水中的大部分的有色有机物被气浮分离,没有分离的部分在一定程度上被臭氧氧化降解。

mvr蒸发器:将处理后的废水排入mvr系统进行蒸发,分离出废液内的盐分。

a/o生化池:经过蒸发处理后二段废水进行生化处理,将废水内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降低废水的cod以及氨氮含量;a段工艺主要起着脱除氮元素的作用,而o段工艺则主要用于降解水中的有机物。

电催化氧化池:将经过生化处理的废水排入电催化氧化池,通电后电极表面产生强氧化物质,将残余的cod进一步降解,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无需添加额外的化学试剂,减轻了运行成本的同时也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交错式电极板作为电解反应,能够形成长路径的液体流径,有效的促进了电解反应的进行,达到cod降解的效果;布水管道的设置能够在电解反应池内形成均匀加水,降低因流水带来的液流的局部波动,有效的降低第一电极板底部的液流速度,类似静置的环境能将废水中的沉淀物沉降,并下落至沉淀腔内,在沉淀腔上表面设置有隔板,不仅能够确保沉淀物下落至沉淀腔内,而且隔板能起到阻隔效果,防止进水时产生的局部乱流会对沉淀腔形成冲击,造成对沉淀物的冲击。

布水管道通过主管道与数个辅助管组合,能够将废水均匀分布在整个水平面,具有良好的均匀分布性,防止局部水量过大的问题,同时采用辅助管的侧面通孔作为进水口,形成多孔进水,且每个进水孔压力一致,起到水压分解效果。

絮凝脱色池内设置有阻挡板,能够将絮凝脱色池分割成两部分,形成u型结构,形成类似溢流排液结构,确保整个絮凝沉积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恶草灵废水的处理难题,利用电解反应-生化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深度处理,达到企业的排放要求。

2.本实用新型采用布水管道将废水均匀分布在电解反应池表面,能够降低水流速度,形成类静置环境,有助于废水杂质沉淀。

3.本实用新型采用隔板覆盖沉淀腔,不仅能够保证整体的沉淀物沉积,而且能够防止水流冲击沉淀腔。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