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0078发布日期:2019-07-19 22:56阅读:5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通的污泥脱水机,由于采用滚筒式压榨,其压力低且压榨面小,因此污泥内的含固率低,污泥干度不好,一般污泥含水率高于80%,并且因污泥脱水过程中受到压力不一致导致最终污泥含水率层次不齐,达不到国家填埋标准,增加运输成本,并且压榨效率低,此外,现有污泥脱水机脱水时,通常直接对滤布带进行加压,从而实现污泥的脱水,此种脱水方式因滤布带直接受压很容易损耗,滤布带更换频繁,增加污泥脱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水效率高且使脱水后污泥含水率稳定的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左右两侧的固定侧板、设于机架和固定侧板上的污泥脱水装置、传动机构,所述污泥脱水装置的前端设有污泥搅拌桶,所述污泥脱水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两组压泥组件之间形成污泥通道,两组压泥组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同速移动,位于污泥通道中的污泥随着两组压泥组件由前向后移动并被脱水,沿污泥的输送方向,所述污泥通道前部的横截面宽度逐渐减小形成楔形脱水区,所述机架后部设有用于调整污泥通道中污泥受压恒定的衡压机构,污泥通道的后部形成恒压脱水区。

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传动链板、缓冲胶垫和滤布带,传动链板表面设置缓冲胶垫,滤布带覆盖于缓冲胶垫表面,所述传动链板、缓冲胶垫和滤布带形成三层式的带式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胶垫包括胶垫本体,所述胶垫本体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水通道,所述胶垫本体边沿向上延伸设有台阶,所述台阶高度高于凸起高度,所述胶垫本体上还设有排水通孔,所述排水通孔沿着左右两侧的台阶内侧均匀设置,所述滤布带覆盖于缓冲胶垫上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均匀排列设于胶垫本体表面,相邻两排的凸起错位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泥组件还包括左右设置的两个排水槽,所述排水槽分别对应设于两侧排水通孔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衡压机构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座、设于活动座上方的第一固定座,所述活动座和第一固定座之间设有一环形压板,所述压板中部设有与之密封配合的密封胶垫,所述密封胶垫、压板和第一固定座形成一个储油腔,所述储油腔通过输油管道与一液压控制回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座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导向轴,所述导向轴上端固设于第一固定座并设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轴承。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油箱、过滤器、油泵、电磁阀、单向阀和压力开关,所述油泵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过滤器与所述油箱连接,所述油泵的输出端与单向阀通过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单向阀连接至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连接至衡压机构储油腔,所述油泵连接有一第一溢流阀,所述压力开关连接有一第二溢流阀,所述液压控制回路还包括给整个回路提供电能的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油泵还连接有一第一压力表,所述压力开关还连接有一第二压力表,所述第一压力表和第二压力表均连接有截止阀。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后端设有用于收集脱水后污泥的污泥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由于采用钢质链板做橡胶垫固定板,同时做为滤布带受力托板,压榨面大,且滤布带可受高压。因此污泥内的含固率高,污泥干度好,一般污泥含水率小于50%;增设衡压机构,使得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稳定;缓冲胶垫发生形变具有缓冲作用,可有效降低滤布带的损耗,从而进一步降低污泥脱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污泥脱水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胶垫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胶垫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衡压机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压板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座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液压控制回路示意图。

图中:10-机架,11-固定侧板,12-搅拌桶,13-污泥斗,20-污泥通道,21-传动链板,22-滤布带,23-上固定座,24-支撑轮组,25-受力轮组,26-下固定座,27-排水槽,28-吹风管,30-缓冲胶垫,31-胶垫本体,32-凸起,33-台阶,34-排水通孔,40-驱动链板轮,41-驱动滤带轮,42-调整轮,43-驱动电机,50-衡压机构,51-活动座,52-第一固定座,53-导向轴,54-轴承,55-压板,56-密封胶垫,57-储油腔,58-输油管道,60-油箱,61-过滤器,62-油泵,63-电磁阀,64-单向阀,65-压力开关,66a-第一溢流阀,66b-第二溢流阀,67-电机,68a-第一压力表,68b-第二压力表,69-截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带式污泥脱水机,包括机架10、设于机架10左右两侧的固定侧板11、设于机架10和固定侧板11上的污泥脱水装置、传动机构,所述污泥脱水装置的前端设有污泥搅拌桶12,所述机架10后端设有用于收集脱水后污泥的污泥斗13,所述污泥脱水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两组压泥组件之间形成污泥通道20,两组压泥组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同速移动,位于污泥通道20中的污泥随着两组压泥组件由前向后移动并被脱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结构相同,其分别包括传动链板21、缓冲胶垫30和滤布带22,传动链板21表面设置缓冲胶垫30,滤布带22覆盖于缓冲胶垫30表面,所述传动链板21、缓冲胶垫30和滤布带22形成三层式的带式结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驱动链板轮40、驱动滤带轮41和调整轮42,所述传动链板21和缓冲胶垫30环绕于驱动链板轮40和调整轮42上,所述滤布带22环绕于驱动滤带轮41和调整轮42上,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给驱动链板轮40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43。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压泥组件和下压泥组件分别设有上支撑组件和下支撑组件,所述上支撑组件包括设于固定侧板11上的上固定座23,上固定座23上方设有支撑轮组24,下方设有受力轮组25,所述下支撑组件包括下固定座26,下固定座26上方设有受力轮组25,机架10上设有下压泥组件的支撑轮组24,沿污泥的输送方向,所述污泥通道20前部的横截面宽度逐渐减小形成楔形脱水区,所述机架10后部设有用于调整污泥通道20中污泥受压恒定的衡压机构50,所述衡压机构50设于上受力轮组25的上方,污泥通道20的后部形成恒压脱水区。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缓冲胶垫30包括胶垫本体31,所述胶垫本体31上表面设有若干凸起32,所述凸起32均匀排列设于胶垫本体31表面,相邻两排的凸起32错位设置,所述凸起32之间的间隙形成排水通道,所述胶垫本体31边沿向上延伸设有台阶33,所述台阶33高度高于凸起32高度,所述胶垫本体31上还设有排水通孔34,所述排水通孔34沿着左右两侧的台阶33内侧均匀设置,所述滤布带22覆盖于缓冲胶垫30上表面,所述下固定座26上方设有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排水槽27,所述排水槽27分别对应设于两侧排水通孔34的下方,对于上压泥组件的缓冲胶垫30,其中部上方增设吹风管28,以使缓冲胶垫30内的水能较快速流向两侧排水通孔34,并最终落入排水槽27,两个排水槽27在几家前端汇集并通过输水管道(图中未示出)排出。

请参阅图5至图7,所述衡压机构50包括可上下移动的活动座51、设于活动座51上方的第一固定座52,所述活动座51四个角落分别设有一导向轴53,所述导向轴53上端固设于第一固定座52并设有与之配合使用的轴承54,导向轴53的设置使活动座51做上下平行移动,所述活动座51和第一固定座52之间设有一环形压板55,所述压板55中部设有与之密封配合的密封胶垫56,所述密封胶垫56为圆形,所述密封胶垫56、压板55和第一固定座52形成一个储油腔57,所述储油腔57通过输油管道58与一液压控制回路相连通。

请参阅图8,所述液压控制回路包括油箱60、过滤器61、油泵62、电磁阀63、单向阀64和压力开关65,所述油泵62的输入端通过所述过滤器61与所述油箱60连接,所述油泵62的输出端与单向阀64通过所述电磁阀63连接,所述单向阀64连接至压力开关65,所述压力开关65连接至衡压机构50储油腔57(图中A处与衡压机构50储油腔57连接),所述油泵62连接有一第一溢流阀66a,所述压力开关65连接有一第二溢流阀,所述液压控制回路还包括给整个回路提供电能的电机67。

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观察衡压回路内压力大小,所述油泵62还连接有一第一压力表68a,所述压力开关65还连接有一第二压力表68b,所述第一压力表68a和第二压力表68b均连接有截止阀69。

具体的,将待脱水的污泥置于搅拌桶12搅拌后进入污泥通道20的楔形脱水区,在此区域,污泥中大量的水被挤出,其中大部分的水拖过滤布带22进入下压泥组件的缓冲胶垫30,该部分水通过缓冲胶垫30上凸起32间隙形成的排水通道流向位于缓冲胶垫30两侧的排水通孔34,并通过排水通孔34落入下方的排水槽27,被挤出的少部分水进入上压泥组件的缓冲胶垫30,该部分水在吹风管28的作用下,能较快速流向两侧排水通孔34,并最终落入排水槽27。在此脱水区,脱水一段时间后,污泥体积减小,发生形变的橡胶垫产生回复力,该回复力一定程度上增加对污泥的挤压,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效率。

经过楔形脱水区脱水后的污泥以相同厚度不同含水率进入恒压脱水区,当含水率高的污泥进入恒压脱水区时,污泥中的水压榨出后,位于污泥通道20中的污泥厚度变得比较薄,上活动座51往下活动,储油腔57空间变大,储油腔57内的油压变小(小于设定值),液压控制回路压力开关6525打开,油泵62电机67启动,压力油(第一溢流阀66a控制油压压力)通过电磁阀63控制液压油补充进储油腔57内,保持储油腔57内的油压压力达到设定值。当含水率低的污泥进入恒压脱水区时,污泥中的水压榨出后,位于污泥通道20中的污泥厚度变得比上次厚,上活动座51往上活动,储油腔57内的空间变小,储油腔57内的油压变大(大于设定值),储油腔57内的压力油通过第二溢流阀溢流,从而保持储油腔57内的油压压力达到设定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