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电絮凝气浮撬装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0501发布日期:2020-01-07 08:4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电絮凝气浮撬装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裂返排液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应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电絮凝气浮撬装化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非常规油气资源具有低孔低渗的地质特征,水力压裂技术已成为高效开发此类油气藏的重要手段。水力压裂是油气生产中的一种增产增注工艺措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植物胶压裂液,然而,压裂作业施工作业规模剧增,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压裂返排液废水处理问题;由于压返液中含有大量的化学添加剂和地层物质无法直接排放,一旦进入自然环境中,势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应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电絮凝气浮撬装化设备。

具体的,应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电絮凝气浮撬装化设备,包括多个电絮凝器和溶气气浮装置,多个电絮凝器通过管道均与溶气气浮装置连接,溶气气浮装置的气浮池顶部设置有用于刮除浮渣的刮渣机,且该设备的安装方式为撬装。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絮凝器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的溶气气浮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对称设置有分隔板形成气浮池和排渣槽。

进一步地,所述的溶气气浮装置包括挂装于箱体外侧的溶气罐和设置于气浮池内的释放器,溶气罐与释放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刮渣机包括主动滚轮、从动滚轮和传送皮带,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通过支架固定于箱体,主动滚轮两端均设置有传送皮带与从动滚轮相连,且两个传动皮带之间设置有刮渣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传送皮带为齿形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的主动滚轮和从动滚轮为与齿形皮带相配合的齿轮状滚轮。

进一步地,该设备包括底座,多个电絮凝器和溶气气浮装置均固定在底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上设置有排渣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以将浑浊甚至发黑的压裂返排液处理至澄清透明的可回用水,整个净化过程基本不引入新的化学添加剂,浊度、色度去除率高,除悬浮物和除色效果佳;且整个设备通过撬装的安装方式,在不能使用大型安装设备的区域也能够移动整个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溶气气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溶气气浮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电絮凝器、2-溶气气浮装置、3-箱体、4-分隔板、5-气浮池、6-排渣槽、7-主动滚轮、8-从动滚轮、9-传送皮带、10-支架、11-刮渣板、12-排渣口、13-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应用于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的电絮凝气浮撬装化设备,包括电絮凝器1和溶气气浮装置2,电絮凝器1可设置有多个,呈阵列分布,各个电絮凝器1均通过管道与溶气气浮装置2连接,所述的各个电絮凝器1和溶气气浮装置2均固定在底座上,通过底座将整个设备撬装,便于整个设备的移动。

电絮凝器1的外壳为圆柱形,内部由23块方形极板组成,采用并联方式联接电极,极板与外壳的轴向平行;电絮凝反应器材质:ppr塑料;电极板材质:纯铝;电絮凝电极板距离桶内壁优化为1cm,减少无效水流,提高处理效率;

如图2、3所示,所述的溶气气浮装置2包括箱体3,箱体3内部对称设置有分隔板4形成气浮池5和排渣槽6,分隔板4的顶部呈尖角状。气浮池5通过管道与电絮凝器1连通,优选地,各个电絮凝器1的出口均连接支管,各个支管与一个集合总管连通,集合总管再与气浮池5的进水口连通,集合总管上设置有进水泵;排渣槽6处的箱体3上设置有用于排除浮渣的排渣口12,且排渣槽6的底部固定有倾斜设置的底板13,使浮渣能够快速通过排渣口12排出装置。所述的气浮池5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处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所述的溶气气浮装置2还包括挂装于箱体3外侧的溶气罐和设置于气浮池5内的释放器,溶气罐通过管道与释放器连接,管道上设置有溶气泵。由空气压缩机送到空气罐中的空气通过射流装置被带入溶气罐,在0.35mpa压力下被强制溶解在水中,形成溶气水,通过释放器送入气浮池5中。释放器可采用tv、ts型溶气释放器。

如图2、3所示,所述的刮渣机包括主动滚轮7、从动滚轮8和传送皮带9,主动滚轮7和从动滚轮8通过支架10固定于溶气气浮装置2的箱体3,主动滚轮7两端均设置有传送皮带9与从动滚轮8相连,形成上传送带和下传送带,且两个传送皮带9之间设置有刮渣板11,具体的,刮渣板11为方形板件,刮渣板11的两端与两个传送皮带9的下传送带固定,刮渣板11与传送皮带9垂直设置,主动滚动7与电机连接,使刮渣板11作直线反复运动,将浮渣移至两侧的排渣槽6。电机采用步进电机。所述的传送皮带9为齿形皮带。所述的主动滚轮7和从动滚轮8为与齿形皮带相配合的齿轮状滚轮。所述支架10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竖直段固定在水平段的中部呈“丄”形,水平段上开有安装孔,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支架10固定在箱体3上。主动滚轮7和从动滚轮8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架10的竖直段上。通过支架10使安装、运输更加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植物胶返排液通入到电絮凝器1中,通过电絮凝法将压裂返排液中的有机物、胶体和固相悬浮物形成絮团,接着,电絮凝器1中返排液通过管道进入溶气气浮装置2的气浮池5中,同时,释放器释放溶气水到气浮池5中,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形成大量的微气泡群,与返排液中有机物、胶体和固相悬浮物形成絮团接触,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电机带动主动滚轮7转动,使刮渣板11沿着气浮池5表面移动,将气浮池5表面的浮渣层刮至排渣槽6内,浮渣落在底板13上后,经排渣口12出整个装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