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清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5121发布日期:2019-10-19 03:56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清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清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动化搬送系统中,其保养等工事都是通过人工进行,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进行清洁和保养,对设备的可稼动时间影响较长,无法最大化利用设备的有效价值,及无法准确的确认设备最大化利用时的稼动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轨道清洁机,解决现有的清洁的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轨道清洁机,包括车体、顶面清洁单元、侧面清洁单元、安全防撞单元、驱动轮和电源;所述驱动轮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电源设置在车体的内底面的尾部,所述电源用于为驱动轮、顶面清洁单元和安全防撞单元提供电能,所述安全防撞单元用于在轨道清洁机达到清扫的轨道的目的地时,控制轨道清洁机返回继续清扫或停止运行;所述顶面清洁单元包括第一清扫机构、第二清扫机构和吸尘器,所述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并排设置在车体的底面上,且位于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处的车体底面上设置有导尘口,吸尘器设置在车体的内,且吸尘器的入口与导尘口相连通设置,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用于对轨道的顶面进行清扫洁净;所述侧面清洁单元包括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侧面或顶面上,且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位于驱动轮的一侧上,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用于对轨道的两侧面进行清扫洁净。

进一步地,所述吸尘器包括集尘仓、抽气仓、风机和过滤器,所述集尘仓位于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的上方并设置在车体的内底面的前部上,集尘仓的入口与导尘口相连通设置,集尘仓的出口与抽气仓相连通设置,风机设置在抽气仓的顶面上,过滤器设置在集尘仓与抽气仓之间的连接管口上,风机与电源电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安全防撞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器、第二检测器和PLC,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前部,第二检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尾部,第一检测器与PLC电连接设置,第二检测器PLC电连接设置,PLC与驱动轮的电动机电连接,PLC与电源电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报警器,报警器设置在车体上,且报警器与PLC电连接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清扫机构包括传动件、驱动电机和清扫轮,驱动电机设置在车体内底面的中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车体的侧壁设置,传动件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清扫轮的轮轴之间,传动件用于将驱动电机的动能传递至清扫轮上;所述第二清扫机构与第一清扫机构结构相同设置,第二清扫机构的传动件与第一清扫机构的传动件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侧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板和清洁布,清洁布设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位于清扫轮的一侧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引导轮,固定杆设置在车体的底面,且固定杆位于固定板与清扫轮之间或固定板与车体末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扫机构包括连接杆和清扫刷,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车体的侧面或顶面上,清扫刷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上,第二侧扫机构与第一侧扫机构相同结构设置。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车体通过驱动轮带动其移动,继而在车体的底面上的顶面清洁单元对轨道的顶面进行清洁,而轨道的两侧则通过车体上的侧面清洁单元进行清洁,当行至一条轨道的终点或岔路口时,通过安全防撞单元进行检测,并控制轨道清洁机返回清理或停止运行,避免轨道清洁机从轨道上掉落或发生碰撞,而整个轨道清洁机的电能则通过电源进行提供。具体的,顶面清洁单元使用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将轨道上的粉尘进行清扫,继而使用吸尘器将清扫的粉尘抽吸至车体内的集尘仓内。而轨道的两侧则通过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进行清洁,保持轨道的洁净度,并提高清洁的效率,保证了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轨道清洁机的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轨道清洁机的示意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轨道清洁机的侧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轨道清洁机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轨道清洁机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体;11、固定板;12、清洁布;

20、顶面清洁单元;21、第一清扫机构;22、第二清扫机构;

23、吸尘器;231、集尘仓;232、抽气仓;233、风机;

234、过滤器;211、传动件;212、驱动电机;213、清扫轮;

30、侧面清洁单元;31、第一侧扫机构;32、第二侧扫机构;

311、连接杆;312、清扫刷;

40、安全防撞单元;41、第一检测器;42、第二检测器;43、PLC;

50、驱动轮;60、电源;70、报警器;

80、固定杆;81、引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清洁机,包括车体10、顶面清洁单元20、侧面清洁单元30、安全防撞单元40、驱动轮50和电源60;所述驱动轮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两侧,电源设置在车体的内底面的尾部,所述电源用于为驱动轮、顶面清洁单元和安全防撞单元提供电能,所述安全防撞单元用于在轨道清洁机达到清扫的轨道的目的地时,控制轨道清洁机返回继续清扫或停止运行;所述顶面清洁单元包括第一清扫机构21、第二清扫机构22和吸尘器23,所述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并排设置在车体的底面上,且位于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处的车体底面上设置有导尘口,吸尘器设置在车体的内,且吸尘器的入口与导尘口相连通设置,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用于对轨道的顶面进行清扫洁净;所述侧面清洁单元包括第一侧扫机构31和第二侧扫机构32,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侧面或顶面上,且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位于驱动轮的一侧上,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用于对轨道的两侧面进行清扫洁净。

本实施例中驱动轮通过电动机带动车轮转动,进而推动车体在轨道上移动,使得在车体的底面上的顶面清洁单元对轨道的顶面进行清洁,而轨道的两侧则通过车体上的侧面清洁单元进行清洁,当行至一条轨道的终点或岔路口时,通过安全防撞单元进行检测,并控制轨道清洁机返回清理或停止运行,避免轨道清洁机从轨道上掉落或发生碰撞,而整个轨道清洁机的电能则通过电源进行提供,电源可以为锂电池、锌锰电池或蓄电池。

具体的,顶面清洁单元使用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将轨道上的粉尘进行清扫或者对油污进行擦拭,而清扫的粉尘可以使用吸尘器进行抽吸,并存储至车体内的集尘仓内。而轨道两侧的粉尘或油污则通过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进行清洁,保持轨道的洁净度,并提高清洁的效率,保证了生产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器包括集尘仓231、抽气仓232、风机233和过滤器234,过滤器可以为过滤网或粉尘过滤滤芯,所述集尘仓位于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的上方并设置在车体的内底面的前部上,集尘仓的入口与导尘口相连通设置,集尘仓的出口与抽气仓相连通设置,集尘仓的出口设置在集尘仓的顶部,抽气仓可以位于集尘仓的顶部或侧面,风机设置在抽气仓的顶面上,过滤器设置在集尘仓与抽气仓之间的连接管口上,风机与电源电连接设置。

在进行抽吸时,通过电源提供的电能开启风机,而该风机可以为离心风机,因此可以对集尘仓和抽气仓进行抽真空处理,即使得位于车体上的导尘口处的大气压大于集尘仓和抽气仓的大气压,达到将位于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处清扫的粉尘抽吸至集尘仓内,而在集尘仓与抽气仓之间的连通通道上安装一个过滤器,避免集尘仓内的粉尘被抽吸至抽气仓内,吸附于风机上,造成风机的使用寿命减少。使用集尘仓进行集尘,在进行清理粉尘时,可以通过直接更换集尘仓的方式进行清理,因此不会影响轨道清洁机对轨道的清洁,同时可以对集尘仓进行单独清理,提高了其便利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安全防撞单元包括第一检测器41、第二检测器42和PLC43,所述第一检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前部,第二检测器设置在车体的尾部,第一检测器与PLC电连接设置,第二检测器PLC电连接设置,PLC与驱动轮的电动机电连接,PLC与电源电连接。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可以为位置传感器或红外传感器,PLC则可以为西门子PLC,其型号可以为西门子S7-200PLC、S7-300PLC、S7-400PLC或S7-1200PLC。通过第一检测器可以检测车体前部是否具有轨道,例如:设置第一检测器可以检测在车体前方50cm处是否具有轨道,当检测到车体前方没有轨道时,第一检测器发送反馈信号至PLC内,PLC接受到该反馈信号时,发送停止或返回的命令至驱动轮的电动机上,驱动轮的电动机可以为伺服电机,因此控制电机停止运行,或反向转动,对轨道进行二次清洁。同理当轨道清洁机反向运行时,第二检测器检测车体尾部的前方50cm处是否具有轨道,当不具有轨道时,则通过PLC控制轨道清洁机停止运行或再次返回,达到对轨道的反复清洁,保持轨道的洁净度,提高清洁的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报警器70,报警器设置在车体上,且报警器与PLC电连接设置。报警器可以为报警灯或蜂鸣器,当车体内的电源不足时,通过报警器的警示,可以第一时间对车体进行更换电源,提高了轨道清洁机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清扫机构包括传动件211、驱动电机212和清扫轮213,驱动电机可以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设置在车体内底面的中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车体的侧壁设置,传动件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清扫轮的轮轴之间,传动件用于将驱动电机的动能传递至清扫轮上;所述第二清扫机构与第一清扫机构结构相同设置,第二清扫机构的传动件与第一清扫机构的传动件对称设置在车体的侧面上。

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的清扫轮在进行清扫时,两个清扫轮反向转动,且清扫轮上的毛刷可以为波浪型,因此便于将粉尘扫起,例如:第一清扫机构靠近车体前方,其清扫轮朝向第二清扫机构的清扫轮转动,而第二清扫机构的清扫轮则朝向第一清扫机构的清扫轮转动,使得清扫起来的粉尘集中在第一清扫机构和第二清扫机构的清扫轮处,进而通过吸尘器抽吸,提高清理的洁净度。具体的,通过驱动电机提供动力,并使用传动件将动能传递至清扫轮上,进而带动清扫轮转动进行清扫。传动将可以为齿轮、皮带或链条,齿轮则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清扫轮的轮轴上分别安装一个齿轮,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皮带则通过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清扫轮的轮轴上安装皮带轮,将皮带套在两个皮带轮上,从而带动清扫轮转动;链条则在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清扫轮的轮轴上安装轮齿,进而在两侧轮齿上放置链条,从而带动清扫轮转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车体的底面设置有固定板11和清洁布12,清洁布设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位于清扫轮的一侧上。在车体移动并通过清扫轮清扫吸尘后,位于清扫轮后方的固定板,会通过其清洁布对轨道的顶面进行擦拭,而清洁布可以为无尘布,并在无尘布上添加酒精,进而可以对轨道上油污进行擦拭清洁,提高轨道的洁净度。而且清洁布可以通过魔术贴粘贴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板上,或者将清洁布包覆在固定板上,并通过锁固的方式固定,使得固定板或清洁布可以进行拆卸更换,提高轨道清洁机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扫机构包括连接杆311和清扫刷312,连接杆的一端铰接设置在车体的侧面或顶面上,清扫刷设置在连接杆的另一端上,第二侧扫机构与第一侧扫机构相同结构设置。而第一侧扫机构和第二侧扫机构,主要是用于清理轨道顶面渗流下的油渍。具体的,在将轨道清洁机放置于轨道上时,通过人工掰动连接杆,使得清扫刷限位卡合在轨道侧面上,而连接杆与车体的侧面可以通过螺栓螺母的方式铰接在车体的外侧上,即在车体外设置一个凸起,并在该凸起上设置一个横向通孔,横向通孔的中轴线与车体侧面平行,且横向通孔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进而通过螺栓螺母将连接杆铰接在通孔内;或者通过合页将连接杆铰接在车体的顶面上,因此可以将连接杆由车体顶面朝向车体的顶面的方向转动放置于轨道侧面。进行清洁时,清扫刷会沿着轨道清扫,清扫刷可以为添加了酒精的洁净布,因此从轨道正面上渗流或溢流下的油渍进行擦拭清除,从而避免油渍滴落在其它设备上,造成不必要的污染。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固定杆80,固定杆的两端设置有引导轮81,固定杆设置在车体的底面,且固定杆位于固定板与清扫轮之间或固定板与车体末端之间。为了便于将轨道清洁机固定在轨道上,在车体的底面安装固定杆,固定杆为U字型形状,且可以安装两个以上的固定杆,并在固定杆的两端安装引导轮,通过两个引导轮分别与轨道的两侧面进行接触,使得车体被卡夹在轨道上,因此车体在行走过程中不会发生偏移,可以保持在轨道上直行或转弯,提高了轨道清洁机的行走速度,并提高了轨道清洁机的清洁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